一种药食同源的25味益肺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42069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食同源的25味益肺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成药,尤其是一种药食同源的25味益肺丸剂。
【背景技术】
:
[0002]对于虚痨咳喘,久咳不愈,反复发作,如肺痨,哮喘,久咳等医学上尚无特效药彻底根治,大多此类患者暂时控制病情,而最终由于内因或外因再次发作,反反复复迀延不愈。而由于治疗此病多需长期用药,产生药物依赖或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为药食同源的中药,可按疗程用药,相对要比同类治疗此病药物无依赖性,无毒副作用,而且见效快,非同类药所比,其配方为:沙棘、太子参、猪苓、桔梗、炒山药、乳蒸茯苓、龙眼肉、北黄芪、炒紫苏子、炒来服子、炒白芥子、北沙参、紫丹参、酸枣仁、蛤蚧尾、冬虫夏草、杏仁、北五味子、椴树蜂蜜、盐泽湾、麸炒白术、全当归、乳蒸黄精、麦冬、炒山药、生百合共25味药食同源中药材。除蜂蜜外经精选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工成9g蜜丸,即成本发明一种药食同源的25味益肺丸。
[0004]本病症状繁多,分型亦杂,夫喘咳者,皆因痰饮而生,痰因风而生者,病在肝……痰因热而生者,病在心......。痰因湿而生者,病在脾......痰因气而生者,病在肺......。痰因寒而生者,病在肾……。痰因惊而生者,病在心胆……。痰因酒食而生者,病在脾胃……。《医阶辩证》清,汪必昌。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胃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脚则痹,变化百端。
[0005]本发明一种药食同源的25味益肺丸,肺、脾、肾兼顾,其中太子参、蛤蚁、冬虫夏草培元固本,可长期服用以固疗效。沙棘在本方中为君药,止咳化痰,健脾补胃,起着一石击二鸟之功效,北沙参,生百合,麦冬,黄精养阴润肺,补肺,因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之说,由于久咳虚喘之病人呈慢支伴感染,阻塞性肺气肿等,症见咳喘不能平卧,痰多呈泡沫样,不易咳出,多以水气凌心迫肺,痰瘀交结,阻塞气道,肺心脾,肾四脏功能失调,故本发明祛瘀化痰宣肺宁心,纳气平喘,固本培元。其针对此类病人严重的微循环障碍。痰症越重瘀证越深,痰瘀交结,咳喘症状越明显,病情越重。用化痰活瘀法可以解除毛细血管痉挛,改善肺毛细血管血流灌注,有利于保证肺泡的正常通气,减轻机体缺氧状态。由于改善了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气体交换,改善了咳喘痰的症状,故症状得以缓解。虚喘久咳之人一般都上有血液流变的异常,痰瘀同治即可解决痰之标实,可解决瘀之实体;既可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痰液的排出,又可减轻红细胞的凝聚力,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虚喘久咳的病人高粘血症得以改善,使病人的心肺功能得以提高,从而对此类病人的治疗起到很好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
[0006]本方明确的组方配伍为沙棘30g、太子参15g、猪苓10g、桔梗10g、炒山药15g、乳蒸茯苓15g、龙眼肉10g、北黄芪15g、炒紫苏子10g、炒来服子10g、炒白芥子10g、北沙参15g、紫丹参15g、酸率仁10g、杏仁10g、蛤蚁尾5g、冬虫夏草3g、北五味子10g、椴树蜂蜜350g、盐泽泻10g、麸炒白术15g、全当归15g、乳蒸黄精25g、麦冬20g、生百合1g共25味药食同源中药材。
[0007]1、对于其中药材的炮制:
[0008]乳蒸黄精的炮制:取净黄精片100kg,以牛乳15kg拌勾后入蒸笼内蒸至黑棕色,辦开后内呈红棕色为佳,凉后备用。
[0009]乳蒸茯苳的炮制:取IcmX Icm正方体块状茯苳10kg以牛乳15kg拌勾后,入蒸笼内熟后晒干备用。
[0010]盐泽泻的炮制:取建泽泻切片后晒干,入铁锅内炒至微黄并以盐水喷洒,边洒边翻炒至微黄凉后备用,每10kg建泽泻片用25%,盐水20kg。
[0011]紫苏子、白芥子、来服子的炮制:以上三种药材分别入铁锅炒至微黄,取出凉后备用。
[0012]2、一种药食同源的25味益肺丸的制备:
[0013](I)除椴树蜂蜜外,包括已炮制的中药材均经精选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0014](2)以椴树蜂蜜按配方比例炼蜜为丸,每丸重9g。
[0015](3)服用方法:对虚喘久咳之人每服I丸,早晚分服,温开水送下,对于慢性病急性发作者每日加服I丸。
[0016](4)禁忌:辛辣、烟酒、过劳、熬夜。
[0017]典型病例:
[0018]吴某某,男,57岁,农民,反复喘咳16年,心慌不能平卧2年,症状加重伴尿少浮肿2周,在此前5月曾因类似情况住院治疗,经心电图、胸片、心肺、功能测定等项检查,出院诊断为肺源性心脏病,慢支伴感染,阻塞性肺气肿等症见咳喘不得平卧,痰多呈泡沫样不易咳出,口唇青紫,张口抬肩,呼吸急迫,面目,两下肢凹陷性浮肿,尿少便疡,食欲不佳,舌质紫暗,苔白微腻,脉沉细滑。中医诊断:水气凌心迫肺,痰瘀交结,阻塞气道,肺心脾肾四脏功能失调,治宜祛瘀化痰,宣肺宁心,纳气平喘,培元固本。给予本发明一种药食同源25味益肺丸三个月后追访病情稳定,未见发作。
[0019]孙某,男,57岁,干部,1995年5月30日来诊,病起5年,咳嗽频繁,痰薄或稠,色白量多,有时气喘,精神疲乏,面色不荣,纳食,二便,睡眠尚可,无高血压史,脉缓,苔薄,肺X线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宗气不足明显,肺为华盖,肺气久虚,咳喘痰多,治以益气益中,养肺化痰,培土生金,益肺并举,给予本发明丸剂3个月,药后当年冬季病未发,从此咳嗽气喘痰多均消失,每年常陪病人来诊病,迄今安好,1997年体检肺透,肺气肿消失。
[0020]张某,男,17岁,学生,1996年12月15日来诊,哮喘病起3年,初冬即发,春夏则安,近来病发已多大,喘促不安。纳食、二便尚可,脉细,舌苔薄,脉细与冬发夏安均属虚,而为肺肾气阳均不足所致。养正益肺脾肾,上中下三脏同治,给予本发明丸剂一个月后,哮喘渐休止,而告愈。历4年,虽隆冬季节并未发病。
[0021]本发明一种药食同源的25味益肺丸,共临床观察660例各类虚喘久咳病人,其中男性患者400人,女性患者260人,总有效率为98%,治愈率为79.4%。
【主权项】
1.一种药食同源的25味益肺丸,其特征在于组方配伍和各中药重量为:沙棘30g、太子参15g、猪苓10g、桔梗10g、炒山药15g、乳蒸茯苓15g、龙眼肉10g、北黄芪15g、炒紫苏子10g、炒来服子10g、炒白芥子10g、北沙参15g、紫丹参15g、酸枣仁10g、杏仁10g、蛤蚧尾5g、冬虫夏草3g、北五味子10g、椴树蜂蜜350g、盐泽湾10g、麸炒白术15g、全当归15g、乳蒸黄精25g、麦冬20g、生百合10g。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食同源的25味益肺丸,其组方为沙棘、太子参、猪苓、桔梗、炒山药、乳蒸茯苓、龙眼肉、北黄芪、炒紫苏子、炒来服子、炒白芥子、北沙参、紫丹参、酸枣仁、蛤蚧尾、冬虫夏草、杏仁、北五味子、椴树蜂蜜、盐泽泻、麸炒白术、全当归、乳蒸黄精、麦冬、炒山药、生百合等,本发明有利于保证肺泡的正常通气,减轻机体缺氧状态。由于改善了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气体交换,改善了咳喘痰的症状,故症状得以缓解。虚喘久咳之人一般都上有血液流变的异常,痰瘀同治即可解决痰之标实,变可解决瘀之实体;既可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痰液的排出,又可减轻红细胞的凝聚力,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虚喘久咳的病人高粘血症得以改善,使病人的心肺功能得以提高,从而对此类病人的治疗起到很好的作用。
【IPC分类】A61K9/20, A61P11/00, A61P11/06, A61K35/583, A61K36/8969, A61K35/644, A61P11/14
【公开号】CN104958539
【申请号】CN201510368463
【发明人】刘水平
【申请人】刘水平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