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足癣的外用膏剂及其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242186阅读:来源:国知局
解毒。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腹痛;暑湿泻痢;脚气肿胀;风瘆瘙 痒;脚癣;乳痈肿痛;蛇虫咬伤。
[0050] 佩兰:基原:为菊科植物兰草的茎叶。化学成分:兰草全草含挥发油1. 5~2%,油 中含:对-聚伞花素乙酸橙花醇酯和5-甲基麝香草醚,前两者对流感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叶含香豆精,邻-香豆酸及麝香草氢醌。药性:辛,平。入脾、胃经。功用主治:清暑,辟秽, 化湿,调经。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脘痞不饥,口甘苔腻,月经不调。
[0051] 丢了棒:基原:为大戟科植物白桐树的根、叶。药性:味苦;辛;微温;小毒。归脾、 肾经。功用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脚气水肿;烧、烫伤及外伤 出血。
[0052] 牛蒡子:基原: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药性: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用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瘆,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瘆,风瘆,咽喉肿痛, 痒腮丹毒,痈肿疮毒。
[0053] 丁癸草根:基原:为豆科植物丁癸草的全草。药性:味甘;性凉。归脾经。功用主 治:清热解毒。主痛痕;疗疮;脚气浮肿;療病;蛇伤。
[0054] 倒扣草:基原:为苋科植物粗毛牛膝的全草。药性:苦;酸;性微寒。归肝、肺、膀胱 经。功用主治:活血化瘀;利尿通淋;清热解表。主经闭;痛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风湿 关节痛;淋病;水肿;湿热带下,外感发热;疟疾;咽痛;疔疮痈肿。
[0055] 芭蕉叶:基原: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叶。药性:味甘;淡;性寒。归心、肝经。功用 主治:清热;利尿;解毒。主热病;中暑;水肿;脚气;痈肿;烫伤。
[0056] 试验例1本发明所得治疗足癣的外用膏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2007年7 月-2009年10月,在3所医院筛选292例足癣患者,其中男性156例,女性136例,年龄17-65 岁,平均年龄42.6岁。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46例)。两组患者间性别、年 龄、病情及病程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〇. 05),具有可比性。
[0057] 治疗方法:实验组使用本发明所得治疗足癣的外用膏剂,使用方法为:外用,取本 发明所得产品涂于患处,每日早晚两次,5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足癣的药物 (如派瑞松乳膏、珊瑚癣净、硝酸咪康唑软膏等),5天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两个疗程 后进行疗效比较。
[0058] 疗效情况判断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皮损痊愈;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 轻,皮损恢复;无效:症状及皮损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包括痊愈和好转,结果如表1所示。
[0059] 表1 :本发明所得治疗足癣的外用膏剂效果验证
疗效分析:两组病例治疗两个疗程后,实验组疫愈124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 效率98. 63% ;对照组痊愈74例,好转46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82. 19%。实验组的痊愈率 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表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0060] 本发明以黄柏、红果楠、蓖麻子和赶风柴等为主要原料药,制成治疗足癣的外用膏 剂。方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红果楠清热消肿;降逆止呕。蓖麻子消肿拔 毒;泻下导滞;通络利窍。赶风柴散瘀止血,解毒消肿。酒药花祛风散寒;活血止痛;解毒杀 虫。筠酱叶疏风散寒,行气化痰,解毒消肿,燥湿止痒。白杨树皮祛风活血,清热利湿,驱虫。 霸王鞭祛风解毒;杀虫止痒。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牡荆叶解表化湿,祛痰平喘;解毒。 佩兰清暑,辟秽,化湿,调经。丢了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瘆,解毒 利咽。丁癸草根清热解毒。倒扣草活血化瘀;利尿通淋;清热解表。芭蕉叶清热;利尿;解 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燥湿止痒、杀虫止痒、祛风除湿、泻火除蒸、消肿止 痛之功效,最终达到治愈足癣的目的。
[0061]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治疗足癣的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黄 柏10-16,红果楠8-13,蓖麻子11-14,赶风柴9-13,酒药花10-15,筠酱叶8-16,白杨树皮 6-14,霸王鞭7-12,百部9-14,牡荆叶11-16,佩兰8-14,丢了棒6-15,牛蒡子9-12, 丁癸草 根11-15,倒扣草10-14,芭蕉叶8-17。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足癣的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 料药制备而成:黄柏12-15,红果楠9-12,蓖麻子12-13,赶风柴10-12,酒药花11-14,筠酱 叶10-14,白杨树皮8-13,霸王鞭9-11,百部10-13,牡荆叶12-15,佩兰9-12,丢了棒8-13, 牛蒡子10-11,丁癸草根12-14,倒扣草11-13,芭蕉叶12-15。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足癣的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 料药制备而成:黄柏14,红果楠10,蓖麻子12. 5,赶风柴11,酒药花13,筠酱叶12,白杨树 皮10,霸王鞭10,百部12,牡荆叶14,佩兰11,丢了棒10,牛蒡子10. 5, 丁癸草根13,倒扣草 12,芭蕉叶14。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足癣的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 下: (1) 将酒药花放入沸水中,加盖,浸泡3-5小时后捞出沥干; (2) 将筠酱叶、牡荆叶和芭蕉叶放入锅中,加入5-7倍量水,先用武火煮至沸腾,后转文 火煮25-40分钟,滤出药液; (3) 将步骤(1)所得与除酒药花、筠酱叶、牡荆叶和芭蕉叶外的其余12味原料药一同放 入锅中,加水,加水量为12味原料药总重量的6. 8-9. 6倍,先用武火煮至沸腾,后转文火煮 40-60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混合,放入蒸发锅中,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 L 33-1. 37的药霄,即得。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足癣的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浸泡 3. 5-4. 5小时后捞出沥干(优选浸泡4小时后捞出沥干)。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足癣的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 5. 5-6. 5倍量水(优选加入6倍量水)。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足癣的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后转 文火煮30-37分钟(优选后转文火煮35分钟)。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足癣的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水 量为12味原料药总重量的7. 4-9倍(优选加水量为12味原料药总重量的8倍)。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足癣的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后转 文火煮45-55分钟(优选后转文火煮50分钟)。10.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足癣的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浓 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 34-1. 36的药膏(优选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 35的药膏)。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足癣的外用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黄柏10-16,红果楠8-13,蓖麻子11-14,赶风柴9-13,酒药花10-15,蒟酱叶8-16,白杨树皮6-14,霸王鞭7-12,百部9-14,牡荆叶11-16,佩兰8-14,丢了棒6-15,牛蒡子9-12,丁癸草根11-15,倒扣草10-14,芭蕉叶8-17。本发明无创伤、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治愈率高,愈后不易复发,治疗费用低廉。
【IPC分类】A61K36/904, A61P17/00, A61P31/10, A61K9/06
【公开号】CN104958656
【申请号】CN201510435976
【发明人】郝莉
【申请人】郝莉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