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及制法

文档序号:9254304阅读:9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及制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及制法。
【背景技术】
[0002] 脚气俗称"烂脚丫","香港脚",医学上称之为足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足部 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趾闯、足缘,足底出现水泡或糜烂、瘙痒、疼痛等症,现代医学认为发病 原因为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或足趾毛癣菌侵犯,加之脚掌趾皮肤角质层厚,足部多汗,皮 质缺乏,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而起。祖国医学认为此症因湿热下注而生,《医宗金鉴》中曾以 "臭田螺疮缠绵,脚丫搔痒起白斑,搓破皮腥水臭,治宜清热渗湿痊。"来论述脚气,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为:真菌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1、真菌型脚气:好发于 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干涸脱肩后,剥去皮肩为湿润、潮 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 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脚癣、丹 毒、淋巴管炎等。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由于真菌型脚气没治好,多种病菌复合感染成脚 癣造成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肩、瘙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 不愈。4、糜烂型:由于随意用脚气药产生抗药性后,脚表皮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 继发感染。
[0003] 申请公布号CN103735652A(申请号201410000161. 0)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 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连10-20、苦参10-15、防风5-10、黄 芩5-15、五加皮4-10、川穹3-8。申请公布号CN103860856A(申请号201210531232. 0)的中 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脚气的贴膏: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花椒15克,肉 果10克,柳叶10克,百合15克,竹黄5克,灯草10克,龙葵15克。申请公布号CN104069410A (申请号201410314173. 0)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 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由以下重 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百部40-60g、地肤子10-30g、生南星30-50g、蛇床子30-50g、土荆皮 40-60g、蛇不过20-40g、花椒30-50g、山蚂蝗20-40g、苦楝根皮20-40g、狼毒30-50g、火把果 3〇-40g、木蓝2〇-40g、石赫2〇-40g、苍耳2〇-40g。
[0004]目前治疗脚气的西药,虽然作用迅速,但停药后复发率高,治标不治本,且长期使 用易产生耐药性,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中药在治疗脚气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标本兼治, 一般不会有停药反应。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采用地 方上较为多见的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本发明可以将药物直达病患部位,有效保证疗 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而且愈后也不易复发,具有治疗效果好,无副作用,治疗成本低的 优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丁癸草根10-15 ;丢了棒 8-14 妓姜6-16 ;牵牛子9-13 ;铁马鞭7-15 ;倒扣草10-16 ;水寥8-12 ;胡桃壳6-14 ;茯 神木9-15 ;甘松8-16 ;营实6-12 ;牛蒡子9-14 ;天罗水10-13 ;牡荆叶12-16。
[0007] 优选的方案中,丁癸草根11. 5-13. 5 ;丢了棒10-12 ;豆豉姜9-13 ;牵牛子10-12 ; 铁马鞭9-13 ;倒扣草12-14 ;水寥9-11 ;胡桃壳8-12 ;茯神木11-13 ;甘松10-14 ;营实8-10 ; 牛蒡子10. 5-12. 5 ;天罗水11-12 ;牡荆叶13-15。
[0008] 更加优选的,丁癸草根12. 5 ;丢了棒11 ;豆豉姜11 ;牵牛子11 ;铁马鞭11 ;倒扣草 13 ;水寥10 ;胡桃壳10 ;茯神木12 ;甘松12 ;营实9 ;牛蒡子11. 5 ;天罗水11. 5 ;牡荆叶14。
[0009] -种治疗脚气的软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胡桃壳置于无烟武火上烧至至外部焦黑,里面焦黄为度(须存性),放凉,研成细粉, 备用;营实置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炒至干燥为止,取出放凉,捣碎成细粉,备用; (2) 牵牛子、牛蒡子和牡荆叶置于中药烘干器中,干燥,取出趁热粉碎成细粉,与步骤 (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筛,备用; (3) 取水寥鲜品洗净,沥干水分,捣汁,取汁液与天罗水混匀,备用; (4) 将丁葵草根、丢了棒、豆豉姜、铁马鞭、倒扣草、茯神木和甘松置于药锅中,加清水于 室温下浸泡1. 2-3. 6小时(优选加清水于室温下浸泡1. 8-3. 0小时),然后武火加热煮沸,转 文火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36-52分钟(优选第一次煎煮40-48分钟),第二次煎煮22-38分 钟(优选第二次煎煮26-34分钟),第三次煎煮15-25分钟(优选第三次煎煮18-22分钟),过 滤,合并三次煎液,减压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13-1. 15的清膏,备用; (5) 将步骤(2)所得混合药粉以及步骤(3)所得汁液加入到上述清膏中,机械搅拌,加 入乳剂基质及防腐剂,混匀,制成软膏剂,即得。
[0010] 上述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2)中干燥的温度为 80-98°C (优选的干燥的温度为85-93°C,更加优选的干燥的温度为89°C )。
[0011] 上述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2)中干燥的时间为 32-56分钟(优选的干燥的时间为38-50分钟,更加优选的干燥的时间为44分钟)。
[0012] 上述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2)中过115-155目筛 (优选的过125-145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35目筛)。
[0013] 上述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4)中清水的量为原料 药量的7. 5-10. 5倍(优选的清水的量为原料药量的8. 5-9. 5倍,更加优选的清水的量为原 料药量的9倍)。
[0014] 上述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5)中所述乳剂基质为 硬脂酸和单甘脂。
[0015] 上述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5)中所述防腐剂为尼 泊金乙酯、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中的一种(优选的防腐剂为尼泊金乙酯和苯甲酸钠中的一种, 更加优选的防腐剂为尼泊金乙酯)。
[0016] 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丁癸草根:基原:为豆科植物丁癸草的全草。性味:味甘;性凉。归经:脾经。功能主 治:清热解毒。主痛痕;疗疮;脚气浮肿;療病;蛇伤。
[0017]丢了棒:基原:为大戟科植物白桐树的根、叶。性味:味苦;辛;微温;小毒。归经: 脾;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脚气水肿;烧、烫伤及外 伤出血。
[0018] 豆豉姜:基原: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根。化学成份:根皮含挥发油0. 2%,内含柠檬 醛约10%,香茅醛约8%_12%,以及芳樟醇及其酯类等。近又从根中挥发性部分分得异胡薄荷 醇。根还含胡萝卜甙,山鸡椒醇。树皮含生物碱,已分离得到右旋六驳碱,N-甲基六驳碱,异 紫堇定碱,木兰箭毒碱。近又从木部分得山鸡椒杷明碱。药理作用:抗血栓及对微循环的影 响给兔静注山鸡椒根(豆豉姜)注射液2g/kg,能显着抑制血栓形成,抑制率为57. 56%。性 味:辛;温;苦。归经:肝;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理气止痛。主感冒;心胃冷痛;腹 痛吐泻;脚气;孕妇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脑血栓形成。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