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寒束表型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7019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风寒束表型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寒束表型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感冒是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中医认为感冒分两种类型:一种是风寒束表型感冒,另一种是风热犯肺型感冒。由于两种感冒的病因、机理和症状均有区别,因此,治疗风寒束表型感冒和风热犯肺型感冒的药物也有很大区别。西药治疗风寒束表型感冒主要针对感冒的症状进行治疗,虽然见效快,但副作用大且治标不治本。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疗风寒束表型感冒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风寒束表型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倒赤伞、见风消、热痱草、壮筋草、见血飞、铁杆地柏枝、顺江木、白茅根、臭樟、紫苏叶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倒赤伞30-50份、见风消20-40份、热痱草20-40份、壮筋草20-40份、见血飞15-25份、铁杆地柏枝15-25份、顺江木15-25份、白茅根9-15份、臭樟9-15份、紫苏叶9-15份。
[000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倒赤伞40份、见风消30份、热痱草30份、壮筋草30份、见血飞20份、铁杆地柏枝20份、顺江木20份、白茅根12份、臭樟12份、紫苏叶12份。
[0007]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0008]倒赤伞:辛、微苦,温。祛风散寒,活血消肿。主治风寒感冒,头痛,腰痛,肠炎,痢疾,跌打瘀肿,外伤出血,中耳炎,乳腺炎。
[0009]见风消:辛,温。祛风,除湿,行气散寒,解毒消肿。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痢疾,肠炎,跌打损伤,疮疡肿毒,荨麻瘆,淋巴结结核。
[0010]热痱草:辛、苦,微温。发表祛暑,利湿和中,散风止痒。主治风寒感冒,阴暑头痛,恶心脘痛,痢疾,水肿,衄血,痔血,疮疖痱毒,阴痒湿瘆,外伤出血,蛇虫咬伤。
[0011]壮筋草:苦、微辛,平。发汗解表,活血通络。主治风寒感冒,痧症,肾炎水肿,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0012]见血飞:辛、微苦,温。祛风散寒,散瘀定痛,止血生肌。主治风寒湿痹,风寒咳嗽,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
[0013]铁杆地柏枝:甘、微辛,平。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血。主治感冒咳嗽,肺结核,痢疾,腹泻,热痹,肿毒,疮痈,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0014]顺江木:辛,温。祛风散寒,温中,活络。主治风寒感冒,胃脘寒痛,腹痛腹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疖肿毒。
[0015]白茅根:甘,寒。归心、肺、胃、膀胱经。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利尿通淋。主治热病烦渴,肺热喘咳,胃热呕逆,血热出血,小」L淋沥涩痛,水肿,黄疸。
[0016]臭樟:辛、温。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咳嗽,风湿痹痛,脘腹胀痛,腹泻。
[0017]紫苏叶:辛,温。归肺、脾、胃经。散寒解表,行气化痰,安胎,解鱼蟹毒。主治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胸脘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阻,食鱼蟹中毒。
[0018]中医认为,风寒束表型感冒是指由于风寒袭表,肺气不宣而致的感冒。本发明中倒赤伞祛风散寒、活血消肿,为君药;见风消祛风、除湿、行气散寒、解毒消肿,热痱草发表祛暑、利湿和中,壮筋草发汗解表、活血通络,为臣药;见血飞祛风散寒,铁杆地柏枝化痰止咳、清热解毒,顺江木祛风散寒、温中活络,白茅根利尿通淋,臭樟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风寒束表型感冒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祛风散寒、解毒消肿、发表祛暑、化痰止咳、发汗解表、利尿通淋之功效,达到治疗风寒束表型感冒的目的。
[0019]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06年至2013年临床观察风寒束表型感冒158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0020]1、一般资料
[0021]158例患者中,年龄16-62岁,病程多在2天到4周,平均年龄36.5岁。
[0022]2、诊断标准
[0023]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24]①鼻寒流清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0025]②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四肢酸楚;
[0026]③以秋冬季节为多见;
[0027]④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0028]并有如下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寒流清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0029]3、治疗方法:
[0030]3.1处方:倒赤伞40g、见风消30g、热痱草30g、壮筋草30g、见血飞20g、铁杆地柏枝20g、顺江木20g、白茅根12g、臭樟12g、紫苏叶12go
[0031]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于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3天为I疗程。
[0032]4、治疗结果:
[0033]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指定:
[0034]治愈:症状消失;
[0035]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
[0036]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0037]4.2结果:158例患者中,治愈119例(75.3% ),好转27例(17.1%),未愈12例(7.6% ),总有效率为92.4%o
[0038]5、典型病例
[0039]5.1蒋某,男,22岁。患者于3日前因天气变化受凉后引发怕冷、鼻塞、流涕、咳嗽、咽痛、不出汗症状。时测T:38.5°C,次日又感头痛,骨节酸痛,未做系统检查及治疗。后来我院就诊。门诊拟以“感冒”收入我科住院治疗。现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寒、流清涕、咳嗽、咽痛、骨节酸痛,口不渴,饮食及二便正常。舌苔薄白,脉浮紧。诊断为风寒束表型感冒。月艮用本发明药物,治疗I个疗程,鼻塞及流清涕症状消失,继续服用2个疗程,全部症状消失,痊愈,I后随访无复发。
[0040]5.2杨某,女,32岁。患者鼻塞、流清涕、咳嗽、头痛5天,自服阿莫西林,症状未减轻,近2天咳嗽加剧,咽喉肿疼,头痛身轻,打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缓。诊断为风寒束表型感冒。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I个疗程后,咳嗽、头痛症状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全部症状消失,痊愈,I年后随访无复发。
[0041]5.3尤某,男,49岁。患者冬季受风寒后,次日晨起出现怕冷、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咽喉肿痛、全身肌肉酸痛症状,体温38.7°C,头痛身疼,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诊断为风寒束表型感冒。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I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I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0043]实施例1,一种治疗风寒束表型感冒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倒赤伞30g、见风消20g、热痱草20g、壮筋草20g、见血飞15g、铁杆地柏枝15g、顺江木15g、白茅根9g、臭樟9g、紫苏叶9g制成。
[0044]实施例2,一种治疗风寒束表型感冒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倒赤伞40g、见风消30g、热痱草30g、壮筋草30g、见血飞20g、铁杆地柏枝20g、顺江木20g、白茅根12g、臭樟12g、紫苏叶12g制成。
[0045]实施例3,一种治疗风寒束表型感冒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倒赤伞50g、见风消40g、热痱草40g、壮筋草40g、见血飞25g、铁杆地柏枝25g、顺江木25g、白茅根15g、臭樟15g、紫苏叶15g制成。
【主权项】
1.一种治疗风寒束表型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倒赤伞30-50份、见风消20-40份、热痱草20-40份、壮筋草20-40份、见血飞15-25份、铁杆地柏枝15-25份、顺江木15-25份、白茅根9_15份、臭樟9_15份、紫苏叶9_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倒赤伞40份、见风消30份、热痱草30份、壮筋草30份、见血飞20份、铁杆地柏枝20份、顺江木20份、白茅根12份、臭樟12份、紫苏叶12份。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风寒束表型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倒赤伞、见风消、热痱草、壮筋草、见血飞、铁杆地柏枝、顺江木、白茅根、臭樟、紫苏叶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风寒束表型感冒。
【IPC分类】A61K36/899, A61P11/00
【公开号】CN104984125
【申请号】CN201510406246
【发明人】闫花英
【申请人】闫花英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