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口眼歪斜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94950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口眼歪斜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口眼歪斜的中药,属于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口眼歪斜即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吊线风”,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0003]从中医的诊断的角度认为,发生面瘫的原因,多数是脉络空虚,感受风寒。其次是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再次是七情过极,还有内囊受损、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感染、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诸多因素。
[0004]由肝郁气滞所致的口眼歪斜,治疗基本以疏肝为主,以通络理气为辅,常用药物为疏肝通络汤和逍遥散。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份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由肝郁气滞所致的口眼歪斜症的治疗药物。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口眼歪斜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
生黄芪28-33份,全蝎5-7份,僵蚕5-7份,生地5-7份,丹皮5-7份,钩藤5-7份,白附子5-7份,天麻5-7份,防风7-10份,当归7-10份。
[0007]作为优选的治疗肝郁气滞型口眼歪斜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生黄芪30份,全蝎6份,僵蚕6份,生地,丹皮,钩藤,白附子,天麻各6份;防风,当归各9份。
[0008]服用方法:白酒为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患病不久的,3-6天即可痊愈;患病日久的,可以轻用搜剔祛风之药,服用3-5天,依病情缓解程度,再适当增加搜剔祛风之药。
[0009]本发明所用药物药理如下:
生黄芪,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全蝎,咸辛,平,有毒,足厥阴经,祛风,止痉,通络,
僵蚕,咸、辛,平;归肝、肺、胃经,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丹皮,辛苦,凉;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和血,消瘀;
钩藤,甘苦;微寒;肝;心经;清热平肝;熄风止痉;
白附子,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胃;肝经;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
[0010]天麻,甘,平;归肝经;功能与主治:平肝息风止痉。
[0011]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
[0012]本发明配伍解析如下:
以生黄芪补气固表为君;以全蝎、僵蚕搜剔经络、祛风定痉为臣;以生地、丹皮、钩藤、白附子、天麻养血敛阴、平肝通络为佐,以防风、当归活血化瘀、理气祛风为使,诸药合用,以白酒通脉行药为引,共奏理气扶正、疏肝解郁、祛风解表、活血通络之功效。
[0013]本发明重用生黄芪,以理气扶正为根,臣药搜剔经络时,随着通络祛风的推进,及时补益精气,缓解损伤,磨刀不误砍柴工,使得疏肝解郁的过程更为顺利,治疗过程对患者的负面作用更小,病后恢复速度更快。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口眼歪斜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
生黄芪28份,全蝎5份,僵蚕7份,生地6份,丹皮6份,钩藤6份,白附子6份,天麻5份,防风8份,当归8份。
[0016]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口眼歪斜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
生黄芪33份,全蝎6份,僵蚕5份,生地5份,丹皮5份,钩藤5份,白附子5份,天麻6份,防风7份,当归7份。
[0017]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口眼歪斜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
生黄芪31份,全蝎7份,僵蚕6份,生地7份,丹皮7份,钩藤7份,白附子7份,天麻7份,防风10份,当归10份。
[0018]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口眼歪斜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
生黄芪30份,全蝎6份,僵蚕6份,生地,丹皮,钩藤,白附子,天麻各6份;防风,当归各9份。
[0019]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变化,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口眼歪斜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 生黄芪28-33份,全蝎5-7份,僵蚕5-7份,生地5-7份,丹皮5-7份,钩藤5-7份,白附子5-7份,天麻5-7份,防风7-10份,当归7-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口眼歪斜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生黄芪30份,全蝎6份,僵蚕6份,生地,丹皮,钩藤,白附子,天麻各6份;防风,当归各9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口眼歪斜的中药,属于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份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由肝郁气滞所致的口眼歪斜症的治疗药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口眼歪斜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生黄芪28-33份,全蝎5-7份,僵蚕5-7份,生地5-7份,丹皮5-7份,钩藤5-7份,白附子5-7份,天麻5-7份,防风7-10份,当归7-10份;本发明重用生黄芪,以理气扶正为根,臣药搜剔经络时,随着通络祛风的推进,及时补益精气,缓解损伤,磨刀不误砍柴工,使得疏肝解郁的过程更为顺利,治疗过程对患者的负面作用更小,病后恢复速度更快。
【IPC分类】A61P25/02, A61K35/64, A61K36/8988, A61K35/646
【公开号】CN105012717
【申请号】CN201510406870
【发明人】文跃芳
【申请人】文跃芳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