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难产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35925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肩难产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肩难产床。
【背景技术】
[0002]仰卧位分娩是国内普遍采取的一种分娩方式,产床是配合仰卧位生产的必要器械。
[0003]现有的产床的两侧设置搁脚板,产妇在生产时,双脚可以搭在搁脚板上,但是,现有的产床在给产妇接生时,产床的主要功能在于为产妇提供支撑,产妇仅能凭借自身用力生产,无法借助产床用力,且双脚搭在搁脚板上,容易滑动,而且时间长会脚麻,而且现有的产床长度太长,当孕妇难产时会妨碍操作。而且肩难产时,现有的产床很难操作。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肩难产床,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孕妇可容易用力,而且可应付肩难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肩难产床,其中,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床体,所述的床体两侧设有扶手,扶手的端部设有脚蹬,所述的支架侧部设有调节扶手位置的调节机构,扶手与调节机构连接。
[0006]本发明中,由于设置了脚蹬,使得孕妇在生产时可用手握紧扶手,同时将脚踩踏在脚蹬上,手和脚同时用力,克服了现有的产床只能双脚搭在搁脚板上,容易滑动且时间长会脚麻的缺陷,手和脚可同时用力使得分娩的过程更加的顺利,而且孕妇的脚可搭在扶手上,不容易脚麻。
[0007]另一方面,由于设置了调节机构,使得扶手可整体绕支架转动,使得扶手及脚蹬可调整到适合孕妇肩难产的位置,使得难产时容易分娩。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床体包括上部床体、中部床体、下部床体,所述的调节机构设于中部床体下的支架处。
[0009]本发明中,上部床体相当于靠背的作用,其可以通过电动控制调节,使其平躺或调整到与中部床体形成一定的角度。而下部床体长度为40 — 45cm。现有的下部床体长度一般为70cm左右,下部床体长度为40 - 45cm缩短了,使得分娩是医生和护士容易操作,不用把下部床体拆卸下来也可对孕妇进行接生或其他检查,更加的方便,可广泛使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下部床体的边缘处设有凹槽。凹槽可以装载孕妇分娩时产生的羊水,使得羊水不会流出,保证了地面的卫生。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架侧部的导轨、可沿导轨延长方向移动的滑动部,还包括设于滑动部上使扶手绕滑动部转动的转动部。
[0012]本发明中,导轨横向设于支架侧部,滑动部可沿导轨横向移动,这样可调节扶手和脚蹬的横向位置,使其符合不同高度的孕妇。而转动部可绕滑动部转动,使得扶手可整体绕支架转动,使得扶手可从正常位置转动至肩难产时的位置,方便操作。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动部包括设于滑动部一侧的扶手插接部,设于滑动部另一侧的转动轮,扶手插接部与转动轮连接且可绕滑动部转动,所述的扶手下部固定于扶手插接部内;
所述的滑动部内侧还设有卡接杆,转动轮上设有多个卡接位,卡接杆的上部与卡接位卡接,卡接杆与滑动部之间还设有弹簧。
[0014]本发明中,当需要调节扶手的位置时,用手捉紧扶手,然后推动扶手,由于扶手下部固定于扶手插接部内,扶手插接部与转动轮连接,转动轮绕滑动部转动,当到达需要的位置时,松开扶手,由于卡接杆与滑动部之间还设有弹簧,弹簧伸展,使卡接杆的上部与卡接位卡接,这样,扶手定位,孕妇可在此位置上使用。
[0015]需要再调节扶手位置时,用手作用于卡接杆,克服弹簧弹力,使卡接杆的上部解除与卡接位的卡接作用,再用力作用于扶手即可转动到其他位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扶手插接部上还设有松紧杆。当需要调节扶手的竖向位置时,可通过松紧杆控制,使扶手在扶手插接部内上下或转动,调节扶手的位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部床体侧部设有防护结构。设置了上述防护结构,可防止孕妇滚下产床,而且防护结构可与上部床体平行或垂直。
[0018]进一步的,现有的产床一般都在床体的侧面中间接产小孩,本发明中,由于下部床体长度为40 - 45cm,不用把下部床体拆卸下来也可对孕妇进行接生或其他检查,而且上述长度与人体前臂的长度类似,护士可在床体的后部伸出前臂接住刚刚出生的小孩,下部床体可作为接产台使用,上述设置更加的方便接生,可广泛使用。
[0019]所述的扶手可作为腿靠部。孕妇的腿可搭在扶手上,不容易脚麻。
[0020]本发明中,当产床处于肩难产位置时,孕妇的屁股会自然抬高,护士分娩时可拉住婴儿的头部,其操作方便,可广泛使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置了脚蹬,使得孕妇在生产时可用手握紧扶手,同时将脚踩踏在脚蹬上,手和脚同时用力,克服了现有的产床只能双脚搭在搁脚板上,容易滑动且时间长会脚麻的缺陷,手和脚可同时用力使得分娩的过程更加的顺利,而且孕妇的脚可搭在扶手上,不容易脚麻。
[0022]另一方面,由于设置了调节机构,使得扶手可整体绕支架转动,使得扶手及脚蹬可调整到适合孕妇肩难产的位置,使得肩难产时容易分娩。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发明整体正常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发明整体肩难产时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发明调节机构第一示意图。
[0026]图4是本发明调节机构第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8]如图1、2所示,一种肩难产床,其中,包括支架1、设于支架I上的床体2,床体2两侧设有扶手3,扶手3的端部设有脚蹬4,支架I侧部设有调节扶手3位置的调节机构6,扶手3与调节机构6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脚蹬4,使得孕妇在生产时可用手握紧扶手3,同时将脚踩踏在脚蹬4上,手和脚同时用力,克服了现有的产床只能双脚搭在搁脚板上,容易滑动且时间长会脚麻的缺陷,手和脚可同时用力使得分娩的过程更加的顺利,而且孕妇的脚可搭在扶手上,不容易脚麻。
[0030]另一方面,由于设置了调节机构6,使得扶手3可整体绕支架I转动,如图2中转到至肩难产时的状态,使得扶手及脚蹬可调整到适合孕妇肩难产的位置,使得肩难产时容易分娩。另一方面,现有的产床因不能调节,需要产床的两侧一侧一个人压腿,而本发明中,可使得扶手及脚蹬可调整到适合孕妇难产的位置,节省了两个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