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536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乳腺囊性增生病也称慢性囊性乳腺病,是妇女多发病,常见于中年女性。该病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其病理形态复杂,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或腺管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也有发生于小叶实质,主要为乳管及腺泡上皮增生,属中医“乳癖”范畴。
[0003]西医学认为本病系内分泌障碍性增生病,一是体内女性激素代谢障碍,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二是部分乳腺实质成分中女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使乳房各部分的增生程度参差不齐。其临床表现为:①发病年龄主要为中年,青年女性和绝经期妇女少见;②可能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多为乳房胀痛和肿块,且乳房胀痛经前期更明显两侧乳房同时或相继出现多个结节,大小不一,质韧而不硬,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和深层组织不粘连,腋窝淋巴结不肿大,有时乳头有溢液,多为浆液性或浆液血性;④病程长,发展缓慢?’⑤B型超声、针吸细胞学检查对该病诊断有较大价值。
[0004]目前西医临床上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多用秋水仙碱、非留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不宜根除,经常反复发作。
[0005]本发明所涉及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华本草》。
[0006]白芥子【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化学成份】白芥子含白芥子甙、芥子碱、芥子酶、脂肪、蛋白质及粘液质。白芥子甙经芥子酶水解,产生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白芥子油),酸性硫酸芥子碱及葡萄糖。酸性硫酸芥子碱经碱性水解可生成芥子酸和胆碱。【性味】辛,温。【归经】入肺、胃经。【功能主治】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0007]白芍【来源】本品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1.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性味】苦、酸,微寒。【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用法用量】6?15g。【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0008]草泽泻【来源】药材基源:为泽泻科植物草泽泻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isma gramineum Lej.【性味】味甘;淡;性寒【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淋沥涩痛冰肿;泄泻。【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
[0009]常春藤【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中华常春藤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era Nepalensis k.koch var.Sinensis (Tobl.)Rehd.[H.sinensis Tobl.]【化学成份】茎含鞣质(12.01%)、树脂。叶含常春藤甙、肌醇、胡萝卜素、糖类;还含鞣质29.4%。【性味】味辛;苦;性平【归经】归肝;脾;肺经【功能主治】祛风;利湿;平肝;解毒。主风湿痹痛;瘫痪;口眼呐斜;衄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疔疖痈肿;肝炎;蛇虫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研末;或浸酒,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0010]合欢皮【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干燥树皮。夏、秋二季剥取,晒干。【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或块,干燥。【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肝、肺经。【功能主治】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扑伤痛。【用法用量】6?12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0011]苦石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喙荚云实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esalpinia minax Hance【性味】苦;凉寒;无毒【归经】心;脾;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化湿,散瘀止痛。主风热感冒,痢疾淋浊,哕逆,痈肿,疮癣,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月艮:煎汤,6-9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0012]山茱萸【来源】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性味】酸、湿,微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用法用量】6?12g0
[0013]黄苳【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苳Scutellaria baicai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性味】苦,寒。【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用法用量】3?9g。

【发明内容】

[0014]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药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目的。
[001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6]—种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白芥子10份、白芍8份、草泽泻9份、常春藤8份、合欢皮9份、苦石莲8份、山茱萸6份、黄芩6份。
[0017]《外科正宗.卷之七》载:“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伏怒伤肝,郁结而成。”因而发明人认为本病的治疗应以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活血通络为主,化痰祛瘀,调补冲任为要。
[0018]本发明方中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草泽泻泄热通淋;常春藤平肝利湿;合欢皮解郁安神;苦石莲清热化湿,散瘀止痛;山茱萸补益肝肾;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诸药合用,以达到疏肝理气、活血通络、软坚散结的目的。有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
[0019]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0]1、一般资料
[0021]发明人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共收集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80例,年龄27?56岁,病程3月?7年,单侧乳腺增生47例,双侧乳腺增生33例;轻度22例,中度17例,重度21例。。
[0022]诊断标准:①乳房胀痛,呈周期性,多于月经前加重,一侧或双侧,严重者不可触碰或向同侧腋窝肩背放射;②乳房触诊可按及大小不一的肿块,呈片状、结节状、条索状,边界不明显,按压疼痛,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皮色不变,多随喜怒而消长,肿块发于一侧或双侦牝多于月经后期稍缩小,腋窝淋巴结不肿大;③红外乳腺诊断仪检查或B超检查均提示乳腺小叶增生或乳腺囊性增生;④排除乳腺纤维瘤等其他乳腺疾病。
[0023]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
[0024]2、试验方法
[0025]所有患者口服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制得的煎剂,每日3次。疗程8周。
[0026]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0027]3.1疗效标准
[0028]治愈:肿块消失,乳房疼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
[0029]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乳房疼痛消失。
[0030]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乳房疼痛减轻;或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但乳房疼痛减轻不明显。
[0031]无效:肿块不缩小或增大变硬;或单纯乳房疼痛缓解。
[0032]3.2治疗结果
[0033]80例患者痊愈51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7%。治疗期间2例出现轻度腹泻,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可见本发明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安全有效,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35]实施例1
[0036]称取:白芥子10克、白芍8克、草泽泻9克、常春藤8克、合欢皮9克、苦石莲8克、山茱萸6克、黄芩6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
[0037]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38]实施例2
[0039]称取:白芥子10克、白芍8克、草泽泻9克、常春藤8克、合欢皮9克、苦石莲8克、山茱萸6克、黄芩6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0040]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口服,每日服用一次。
[0041]实施例3
[0042]称取:白芥子10克、白芍8克、草泽泻9克、常春藤8克、合欢皮9克、苦石莲8克、山茱萸6克、黄芩6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I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0043]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白芥子10份、白芍8份、草泽泻9份、常春藤8份、合欢皮9份、苦石莲8份、山茱萸6份、黄芩6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白芥子10份、白芍8份、草泽泻9份、常春藤8份、合欢皮9份、苦石莲8份、山茱萸6份、黄芩6份;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白芥子10份、白芍8份、草泽泻9份、常春藤8份、合欢皮9份、苦石莲8份、山茱萸6份、黄芩6份;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散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白芥子10份、白芍8份、草泽泻9份、常春藤8份、合欢皮9份、苦石莲8份、山茱萸6份、黄芩6份;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I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胶囊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白芥子10份、白芍8份、草泽泻9份、常春藤8份、合欢皮9份、苦石莲8份、山茱萸6份、黄芩6份。本发明方中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草泽泻泄热通淋;常春藤平肝利湿;合欢皮解郁安神;苦石莲清热化湿,散瘀止痛;山茱萸补益肝肾;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诸药合用,以达到疏肝理气、活血通络、软坚散结的目的。有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
【IPC分类】A61K36/884, A61P15/14
【公开号】CN105125775
【申请号】CN201510644415
【发明人】刘海强
【申请人】刘海强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