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汁不下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2649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乳汁不下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乳汁不下的中药汤剂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乳汁不下的中药汤剂,属于中药领域。
[0003]
【背景技术】
[0004]产后乳汁缺少,或全无,称为“缺乳”,亦称“乳汁不足”,或“乳汁不行”。乳汁缺少多因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因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所致,临床上治疗产后乳汁缺少较为棘手;目前市场上通乳下乳的药品效果不是很理想,大都存在效果慢、治愈率低及副作用大等缺陷,很少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目前国内将近40%-50%左右的婴儿处于缺乳或无乳的状况。
[0005]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乳汁不下的中药汤剂。
[0007]治疗乳汁不下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猪蹄25-30、鲫鱼肉15-20、黄芪6.5-8.5、当归2-4、阿胶10-12、路路通5-7、蒲公英2-4、白术6-8、炙甘草11-13、芡实4-6、瞿麦2-4、竹茹6-8、肉桂10-12、延胡索5_8、泽泻3_4、通草2_4、川芎1_3、尖槐藤2_4、青荚叶茎髓1-3。
[0008]治疗乳汁不下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猪蹄28、鲫鱼肉18、黄芪7.5、当归3、阿胶11、路路通6、蒲公英3、白术7、炙甘草12、芡实5、瞿麦3、竹茹7、肉桂11、延胡索6、泽泻3.5、通草3、川芎2、尖槐藤3、青荚叶茎髓2。
[0009]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一般5-10剂即可治愈。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汤剂采用纯天然中草药为原料,诸药合用,具有理气解郁,补血敛阴,生化气血,祛风通络,平肝疏肝,补气生血等功效,本发明治疗产妇乳汁不通快速有效,治愈率尚达98%。
[00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治疗乳汁不下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猪蹄28、鲫鱼肉18、黄芪7.5、当归3、阿胶11、路路通6、蒲公英3、白术7、炙甘草12、芡实5、瞿麦3、竹茹7、肉桂11、延胡索6、泽泻3.5、通草3、川芎2、尖槐藤3、青荚叶茎髓2。
[0013]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一般5-10剂即可治愈。
[0014]典型病例:
病例1:周某某,29岁,去年三月剖腹产一女婴,产后乳汁量少,质稀,产后身体较虚弱,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连服三剂后,自述乳汁量增多,食欲改善,后继续服用一周,患者乳汁充足。
[0015]病例2:胡某某,24岁,顺产一男婴,产后乳汁不足,量少,质稀,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连服五剂后,乳汁明显增加,后继续服用一周,乳汁正常,一月后回访,患者乳汁充足。
[0016]病例3:章某某,31岁,剖腹产一男婴,产后虚弱,生产一周后未下乳,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连服两剂后,自述乳汁分泌增多,质稠,后继续服用十余剂,患者乳汁分泌充足。
【主权项】
1.一种治疗乳汁不下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猪蹄25-30、鲫鱼肉15-20、黄芪6.5-8.5、当归2-4、阿胶10-12、路路通5-7、蒲公英2-4、白术6-8、炙甘草11-13、芡实4-6、瞿麦2-4、竹茹6-8、肉桂10-12、延胡索5_8、泽泻3_4、通草2_4、川芎1_3、尖槐藤2-4、青荚叶茎髓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乳汁不下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猪蹄28、鲫鱼肉18、黄芪7.5、当归3、阿胶11、路路通6、蒲公英3、白术7、炙甘草12、芡实5、瞿麦3、竹茹7、肉桂11、延胡索6、泽泻3.5、通草3、川芎2、尖槐藤3、青荚叶茎髓2。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乳汁不下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猪蹄28、鲫鱼肉18、黄芪7.5、当归3、阿胶11、路路通6、蒲公英3、白术7、炙甘草12、芡实5、瞿麦3、竹茹7、肉桂11、延胡索6、泽泻3.5、通草3、川芎2、尖槐藤3、青荚叶茎髓2;本发明的中药汤剂采用纯天然中草药为原料,诸药合用,具有理气解郁,补血敛阴,生化气血,祛风通络,平肝疏肝,补气生血等功效,本发明治疗产妇乳汁不通快速有效,治愈率高达98%。
【IPC分类】A61K35/12, A61K35/60, A61P15/14, A61K36/899, A61K35/36
【公开号】CN105148047
【申请号】CN201510432628
【发明人】董良清
【申请人】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