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2709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汤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发炎症状,是耳鼻喉科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临床表现为经常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痒,刺激性咳嗽,口臭等症状。儿童及青少年发病较多,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如风湿热、心脏病、急性肾炎,心肌炎等,常被视为全身感染的“病灶”之一,对人体健康存在极大的危害。西药治疗扁桃体炎见效快,但易复发,过多的使用抗生素会产生依赖性,中医治疗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但有些中药配方见效慢,疗程长,不被患者所青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缓解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汤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金银花8-12、淡竹叶10-15、九爪龙7-9、板蓝根6-8、黄芩5-7、生地4-6、玄参5-7、桑椹子6-8、白芍5-7、白术4-6、大青叶5-7、贯众3-5、川贝4-6、紫花地丁3-5、芦根4-6、桔梗5-7、槐花6-8、山枇杷叶5-7、千金藤4-6、冰片2-4、蜂斗菜3-5、红头翁2-4、地柏叶1-3。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金银花10、淡竹叶12、九爪龙8、板蓝根7、黄芩6、生地5、玄参6、桑椹子7、白芍6、白术5、大青叶6、贯众4、川贝5、紫花地丁4、芦根5、桔梗6、槐花7、山枇杷叶6、千金藤5、冰片3、蜂斗菜4、红头翁3、地柏叶2。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一般4-7天即可治愈。

本方中金银花、淡竹叶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疏肝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板蓝根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黄芩、生地、玄参、桑椹子、白术联用共奏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益阴生津、滋阴降火、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功效;白芍可平肝止痛,养血调经;大青叶、贯众、紫花地丁、芦根、槐花、千金藤合用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消肿,祛风止痛,止血,生津;川贝、山枇杷叶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之功效;冰片可开窍醒神,清热止痛;蜂斗菜性味苦、辛,凉,可消肿,解毒,散瘀;诸药合用,能够彻底治愈扁桃体炎,适宜于临床验证推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各中草药配伍严谨,药效相辅相成,诸药合用,具有泻火解毒,凉血利咽,益阴生津,利湿消肿,清热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扁桃体炎,见效快,疗效好,且成本低廉,服用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适宜于临床验证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g)为:金银花10、淡竹叶12、九爪龙8、板蓝根7、黄芩6、生地5、玄参6、桑椹子7、白芍6、白术5、大青叶6、贯众4、川贝5、紫花地丁4、芦根5、桔梗6、槐花7、山枇杷叶6、千金藤5、冰片3、蜂斗菜4、红头翁3、地柏叶2。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一般4-7天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病例1、陶某某,14岁,男,口咽部黏膜明显充血,疼痛,发干,发痒,刺激性咳嗽,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连续服用5天,咽部不适感消失,治愈。

病例2、思某某,5岁,女,受凉感冒咳嗽,引起扁桃体炎,咽部不适,咽痛,异物感,吞咽疼痛加剧,扁桃体肿大,呼吸不畅,夜间更是哭闹不安。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服用2天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2天,到医院复查,痊愈。

病例3、项某某,57岁,男,患慢性扁桃体炎半年,扁桃体慢性充血,表面不平,咽部异物感,咳嗽,咽痒,伴有头痛、四肢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期间服用其它中西药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治愈后反复。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服用3天后,症状得到缓解,继续服用3天,诸症全消,随访半年,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