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中使用的有效提高止血效率的止血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41543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中使用的有效提高止血效率的止血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中使用的有效提高止血效率的止血钳。
【背景技术】
[0002]抢救出血病人时,应用止血药物后,用止血钳夹住血管,以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原理就是和夹子一样,不过是无菌的,而握持止血钳也有着正规的办法,使用正规的握持法能够有利于医务人员的操作,减轻医务人员的手术压力。而现有的止血钳操作复杂,使用不方便,严重影响了医生的正常使用。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手术中使用的有效提高止血效率的止血钳。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手术中使用的有效提高止血效率的止血钳,所述手术中使用的有效提高止血效率的止血钳包括第一夹持杆、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杆左侧的第二夹持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杆上的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杆上的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上的夹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杆上的第一握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杆上的第二握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上的定位结构及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杆与第二夹持杆之间的弹簧,所述第一夹持杆包括第一竖直部、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左侧的第一水平部、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左侧的第二竖直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上的顶靠装置、位于左侧的第一矩形块及位于所述第一矩形块左侧的凸块,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固定板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止血板,所述第二夹持杆包括第三竖直部、位于所述第三竖直部右侧的第二水平部及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部上方的第四竖直部及位于右侧的第二矩形块,所述第一连接杆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握持结构包括位于上下两侧的第一斜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之间的弯曲杆,所述第二握持结构包括框体及位于所述框体右侧的第二斜杆,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竖杆、位于右侧的第二竖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上的横杆,所述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0007]所述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杆及位于所述顶靠杆下方的旋转部,所述顶靠杆呈圆柱体,所述顶靠杆贯穿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上下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
[0008]所述旋转部呈圆柱体,所述顶靠杆的下表面与所述旋转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9]所述第一矩形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矩形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夹持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凸块呈长方体,所述凸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矩形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10]所述第二矩形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矩形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夹持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矩形块的右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凸块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0011]所述第二连接杆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二连接杆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2]所述第一斜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0013]所述弯曲杆呈半圆环状,所述弯曲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斜杆固定连接。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5]本发明手术中使用的有效提高止血效率的止血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夹持患者的伤口,防止其出血过多,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并且其操作简单,夹持稳固,止血效果好,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手术中使用的有效提高止血效率的止血钳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手术中使用的有效提高止血效率的止血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本发明手术中使用的有效提高止血效率的止血钳包括第一夹持杆1、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杆I左侧的第二夹持杆2、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杆I上的第一连接杆3、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杆2上的第二连接杆4、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与第二连接杆4上的夹持结构5、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杆I上的第一握持结构6、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杆2上的第二握持结构7、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与第二连接杆4上的定位结构8及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杆I与第二夹持杆2之间的弹簧9。
[0019]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夹持杆I包括第一竖直部13、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13左侧的第一水平部12、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12左侧的第二竖直部11、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部12上的顶靠装置14、位于左侧的第一矩形块15及位于所述第一矩形块15左侧的凸块16。所述第一竖直部13、第一水平部12及第二竖直部11 一体成型。所述顶靠装置14包括顶靠杆141及位于所述顶靠杆141下方的旋转部142,所述顶靠杆141呈圆柱体,所述顶靠杆141竖直放置,所述顶靠杆141贯穿所述第一水平部1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使得所述顶靠杆141可以上下移动。所述旋转部142呈圆柱体,所述顶靠杆141的下表面与所述旋转部1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块1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矩形块15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夹持杆I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凸块16呈长方体,所述凸块16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矩形块15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20]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夹持杆2包括第三竖直部21、位于所述第三竖直部21右侧的第二水平部22及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部22上方的第四竖直部23及位于右侧的第二矩形块24。所述第三竖直部21、第二水平部22及第四竖直部23—体成型。所述第二水平部22贯穿所述第一竖直部13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顶靠杆141可以顶靠在所述第二水平部22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矩形块2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矩形块24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夹持杆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矩形块24的右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呈长方体状,所述凸块16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0021]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杆3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杆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二连接杆4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22]如图1所示,所述夹持结构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夹持结构5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及第二连接杆4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结构5包括固定板51及设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