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排毒减肥的夏枯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461260阅读:来源:国知局
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本品性味甘寒,入肾、膀胱、肝、肺经, 功能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为常用药材。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 目,祛痰。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车前子种子含多量黏 液、车前子酸(Planterolicacid)、车前子戒(Plantaginin)、车前稀醇酸(Plantenolic acid)、琥泊酸(Succinicacid)、腺噪呤(Adenine或 6-Aminopurine)、胆喊(Choline)、梓 醇(Catalpol)、蛋白质及各种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黏液中含酸性黏多糖车前聚糖(Plantasan).尚含维生素A、B1.
[0059]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 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茯苓性味甘淡平, 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 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 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 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 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0060] 冬瓜皮,中药名。为萌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hispida(Thunb. )Cogn.的干燥 外层果皮。食用冬瓜时,洗净,削取外层果皮,晒干。归脾、小肠经。利尿消肿。主治用于水 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本草纲目》:冬瓜皮(折伤,烧研、酒服)治血滞腰 酸痛。[《本草再新》:走皮肤,去湿追风,补脾泻火。
[0061] 薏仁味甘、淡,性微寒。其中以蕲春四流山村为原产地的最为出名,有健脾利湿、清 热排脓、美容养颜功能。薏苡种仁是中国传统的食品资源之一,可做成粥、饭、各种面食供人 们食用。尤其对老弱病者更为适宜。薏苡仁: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主水肿;脚 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滇南本草》:清 利小便。治热淋疼痛,尿血,止血淋、玉茎疼痛,消水肿。《本草蒙筌》:治肺痈。《纲目》:捣汁 和酒服,治黄疸。《草木便方》:能消积聚症瘕,通利二便,行气血。治胸痞满,劳力内伤。
[0062]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 呕吐,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本经》: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 便。《别录》: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久服利人。
[0063] 天花粉为萌芦科植物栝蒌的根,是一种中药,为清热泻火类药物,其具体功效是清 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主治: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痿。对于治 疗糖尿病,常用它与滋阴药配合使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本草汇言》:天花粉,退五脏 郁热,如心火盛而舌干口燥,肺火盛而咽肿喉痹,脾火盛而口舌齿肿,痰火盛而咳嗽不宁。若 肝火之胁胀走注,肾火之骨蒸烦热,或痈疽已溃未溃,而热毒不散,或五疸身目倶黄,而小水 若淋若涩,是皆火热郁结所致,惟此剂能开郁结,降痰火,并能治之。又其性甘寒,善能治渴, 从补药而治虚渴,从凉药而治火渴,从气药而治郁渴,从血药而治烦渴,乃治渴之要药也。贯 众
[0064] 佛手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 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 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 健益寿的作用。佛手的果实即佛手瓜,是一种萌芦科蔬菜品种。佛手瓜清脆多汁,味美可口, 营养价值较高,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也是一种健胃、理气的中药。用佛手的叶、花、果 泡茶浸酒饮用,有理气健脾、化痰止咳、舒筋活血之功效。
[0065] 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 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对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能降低瘤细胞 的增殖率,减低瘤组织的侵袭性,提高机体抗肿瘤反应的能力。白术挥发油对小鼠艾氏腹水 癌、淋巴肉瘤腹水型、食管癌(Ecal09)、肉瘤180等有抑制作用。白术内酯B腹腔注射对小 鼠肉瘤民。也有显著抑制作用。《药性论》载其:君,味甘,辛,无毒。能主大风痹,多年气痢, 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黑。治水肿胀满,吐 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0066] 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 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 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0067] 连翘苦,凉。归经入心、肝、胆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 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癭瘤,结热。《别 录》:去白虫。《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 治疮疖,止痛,通月经。
[0068] 板蓝根(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其性寒,味先微甜 后苦涩,具有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利咽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烂喉丹 痧等疾病。研究表明,板蓝根的根茎提取物通过限制病毒分裂而起到对甲型禽流感病毒,乙 型禽流感病毒的抑制杀灭作用,其提取物的水溶液对普通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对流行性 乙型脑膜炎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菘蓝根对多种细菌也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志贺、弗氏)杆菌、 肠炎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 (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A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对流感病毒 PR8株和京科68-1株有明显抑制作用.在试管内板蓝根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0069] 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 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故陈皮有三大类作用,一是导胸中 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这三大作用中,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脾胃主运化水湿,故 脾胃之气行则能去湿、健脾、化痰,故又可以说,陈皮温能养脾,辛能醒脾,苦能健脾。由于 陈皮主行脾胃之气,脾胃地处中焦,中焦之气通行,使三焦之气也随之涌动。三焦为决渎之 官,通行水液,与湿相伴;又为藏府之外府,上及心、肺,下及肝、肾。所以陈皮的作用可宽及 所有藏府,遍及全身之湿。从肺而言,则辛散肺气,苦泄肺气,温化寒气,能治痰多咳喘,气壅 食停;从心而言,则辛开心气,苦泄心火,温化湿浊,能治胸中烦热,口气哕臭;从肝而言,则 辛散肝郁,苦降肝火,温化寒湿,所以它能治肝郁有热,饮停食滞;从肾而言,则辛润肾燥,苦 泄肾湿,温和肾气,所以它能治命火不足,饮食不化。当然,种种解释都与湿和脾有关,所以 它的药性作用发挥余地比较大,一般理气化痰方中均可使用。如李时珍说:"橘皮苦能泄能 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 同降药则降。"如和白术同用,则有补脾胃的作用,与人参、甘草同用则有补肺气的作用,与 杏仁同用则有通降大肠气秘的作用,与桃仁同用则有通润大肠血秘的作用,与半夏同用则 有燥湿的作用,与茯苓同用则有祛湿的作用,与陈皮同用则有降气止呕的作用,与干姜同用 能温化寒痰,与黄连同用能清除热痰或者直接服用胃肠饮治疗胃肠疾病疗效更好。
[0070] 芦根中药名,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归经:归肺 经、胃经。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主治: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 痈吐脓、热淋涩痛。芦根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 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芦根清中兼透风热,治风热咳嗽可用,常配桑叶、菊花、桔梗等 药,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如《温病条辨》桑菊饮。芦根用于热病烦渴。
[0071] 小米草学名:EuphrasiapectinataTen,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具药用价值。味 苦;性微寒。归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主热病口渴;头痛;肺热咳嗽;咽喉肿 痛;热淋;小便不利;口疮;痈肿。
[0072] 泽泻性味:甘,寒。归经:入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 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 力,肥健。《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 《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直通水道。《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 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
[0073] 白花蛇舌草(学名:Hedyotisdiffusa)为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5_50cm。根细长, 分枝,白花。茎略带方形或扁圆柱形,光滑无毛,从基部发出多分枝。花期春季。种子棕黄 色,细小,且3个棱角。其成药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 尤善治疗各种类型炎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白花蛇舌草若配伍得当,可治疗多种疾病。主 治: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痛;伟肿疮瘍;毒蛇B父伤;热淋湿痛;7}C肿;病疾;肠炎;湿热黄 疸;擅长治疗多种癌肿。
[0074] 淫羊藿是一种中国常用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滋阴补阳,壮阳强身。味苦涩, 适宜失眠者使用。弘景曰:服之使人好为阴阳。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 致,故名淫羊藿。时珍曰:豆叶曰藿,此叶似之,故亦名藿。淫羊藿、千两金、放杖、刚前,皆言 其功力也。鸡筋、黄连祖,皆因其根形也。柳子厚文作仙灵毗,入脐曰毗,此物补下,于理尤 通。
[0075] 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心、肾经;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 调经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 减少症。治疗风湿所致的腰膝关节疼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常与红花桃仁、赤芍、地龙、黄 芪、当归、丹参等配伍。可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与香附、益母草同用。
[0076] 荷叶食疗作用:荷叶味苦辛微涩、性凉性味寒凉,伤脾胃,务必加少许寒必温缓和 寒凉之性。,归心、肝、脾经,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暑热 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脱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产后恶露 不净,损伤瘀血。1.清热解暑宜生用,散瘀止血宜炒炭用。新鲜者善清夏季之暑邪,临床常 与鲜藿香、鲜佩兰、西瓜翠衣等配伍应用。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升发脾阳,对治疗暑热泄泻有 良效,常与扁豆等配伍应用。此外,对脾虚气陷,大便泄泻者,也可加入补脾胃药中同用。
[0077] 具体实施例1:
[0078] 6-8月中旬夏枯草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将其泡入乙醇提取 或萃取。
[0079] 再将其余原料连翘,佛手,冬瓜皮,板蓝根,车前子,陈皮,薏仁,芦根,白茅根,天花 粉,小米草,白术,黄芩,泽泻,白花蛇舌草,淫羊藿,鸡血藤,荷叶,粉碎,萃取或提取制成提 取液。
[0080] 两种提取物混合,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瓶。
[0081] 具体实施例2:
[0082] 6-8月中旬夏枯草果穗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