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反复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6141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反复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反复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咳嗽往往是由感冒引起的,通常分为热咳和凉咳,不管是哪种咳嗽,如果不尽早根治,很有可能引起肺炎、肺痨等严重疾病,中药的特点是治标治本,在止咳的同时既可以治疗感冒,又起到清热、润肺的作用,使患者能够从根本上治愈咳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方简单、制备方便、高效实用、无任何副作用、安全可靠的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反复咳嗽均有显著治疗效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4]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反复咳嗽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川贝,琵琶叶,柴胡,野菊花,毛草龙,橙皮,桂枝,白芍,灸甘草,生姜,红枣,葛根,薏苡仁,杏仁,厚朴,薄荷,生麦芽组成。
[0005]进一步地,各原料按如下重量份组成:川贝I?10份,琵琶叶I?10份,柴胡I?10份,野菊花I?10份,毛草龙I?10份,橙皮I?10份,桂枝I?20份,白芍I?20份,灸甘草I?20份,生姜I?20份,红率I?20份,葛根2?30份,薏该仁2?30份,杏仁2?30份,厚朴2?30份,薄荷I?20份,生麦芽2?30份。
[0006]进一步地,各原料按如下重量份组成:川贝5?8份,琵琶叶5?8份,柴胡5?8份,野菊花5?8份,毛草龙5?8份,橙皮5?8份,桂枝4?10份,白苟4?10份,灸甘草4?10份,生姜4?10份,红率4?10份,葛根6?15份,薏该仁6?15份,杏仁6?15份,厚朴6?15份,薄荷4?10份,生麦芽6?15份。
[0007]最优选地,各原料按如下重量份组成:川贝6份,琵琶叶6份,柴胡6份,野菊花6份,毛草龙6份,橙皮6份,桂枝8份,白芍8份,灸甘草8份,生姜8份,红枣8份,葛根10份,薏苡仁10份,杏仁10份,厚朴10份,薄荷8份,生麦芽10份。
[0008]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09]I)按中药组合物,等重量份准确称取各原料,用清水浸泡、清洗干净;
[0010]2)将杏仁打碎,与川贝,琵琶叶,柴胡,野菊花,毛草龙,橙皮,桂枝,白苟,灸甘草,生姜,红枣,葛根,薏苡仁,厚朴,生麦芽一起放入煎药容器中,加水煮沸后,小火再煎30?50分钟;煎药容器优选为砂锅;
[0011]3)之后加入薄荷,小火煮沸5?10分钟即可起锅。
[0012]进一步地,步骤2)中,小火煎40分钟。
[0013]进一步地,步骤3)中,小火煮沸8分钟。
[0014]用法:早中晚饱腹饮用,任何温度都可以,加温后饮用效果最佳,每次饮用50?80ml,饮后及时休息。按本发明制备的中药,连续服药3天,咳嗽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服用半个月,咳嗽疾病基本能治愈。有的患者不习惯中药的苦涩味,可以在热的药液中加入一些冰糖,搅拌使冰糖溶解后,再服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下,针对反复咳嗽的病理、病因,精选出各原料药及其配比和制备方法,配方配伍合理,利用其配方药材的特性和它们相互间的协同作用,促进药效成分的吸收,增强了药效和治疗作用,改善了口感,此方共用,有助各种单品的功效最大限度的发挥,并且配方简单、制备方便、高效实用、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反复咳嗽均有显著治疗效果。
[0017]2.由于该中药组合物简单,用药原材料种类少、来源广,从而获得原材料容易取得的有益效果。
[0018]3.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有益效果,从而获得了根除现有用于治疗反复咳嗽的药物的诸多弊端的有益效果。
[0019]4.由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从而获得了易于掌握、便于推广应用的有益效果。
[0020]本发明中各原料的相关特性如下:
[0021]川贝,性微寒,味苦、甘。归肺经、心经。功效与作用: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属化痰止咳平喘药清化热痰药。
[0022]琵琶叶,苦,微寒。归肺经、胃经。清热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内服:6?9g,水煎服。
[0023]柴胡,性微寒,味苦。归肝经、胆经。功效与作用:和解表里、疏肝、升阳。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0024]野菊花,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肺经、肝经。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消肿、凉肝明目。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0025]毛草龙,性凉,味微苦。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0026]橙皮,苦、辛,温。归肺经、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0027]桂枝,味辛、甘,性温;归膀胱经,心经,肺经。功效与作用:发表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属辛温解表药。实验表明,桂皮醛还有抗惊厥、抗菌、抗病毒、扩张血管和抗炎作用。用治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0028]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经、脾经。功效与作用: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0029]灸甘草,性平,味甘;归心经、胃经、脾经、肺经。功效与作用:补脾益气、止咳祛痰、缓急定痛、调和药性。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0030]生姜,性微温,味辛;归肺经、脾经、胃经。功效与作用: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0031]红枣,性温,味甘;归脾经、胃经、心经。功效与作用: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0032]葛根,性凉,味甘、辛;归脾经、胃经。功效与作用: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0033]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经、胃经、肺经。功效与作用: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0034]杏仁,性微温,味苦;归肺经、大肠经。功效与作用: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0035]厚朴,性温,味苦、辛;归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功效与作用: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属化湿药。
[0036]薄荷,性凉,味辛。归肺经、肝经;功效与作用: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0037]生麦芽,性平,味甘。归脾经、胃经、肝经;功效与作用: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属消食药。
【【具体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