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眩晕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587293阅读:来源:国知局
,晒惊,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片,干燥; 15、 牡丹皮:炼去杂质,除去木屯、,洗净,润透,切片,惊干; 16、 全蜗:清水漂去盐质,晒干,或微火赔用; 17、 甘草:炼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拱出,润透,切片,惊干; 18、 夏枯草:取原药材,除去枝梗、叶片及杂质,筛去灰屑; 19、 川牛膝:炼去杂质,惊干; 20、 野菊花: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21、 生地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22、 构杞子:鑛净杂质,摘去残留的梗和蒂; 23、 山药:炼净杂质,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屯、部软化为度,拱出稍惊,切片晒干或烘干; 24、 寃丝子:过萝去净杂质,洗净,晒干; 25、 肉巧蓉:炼净杂质,清水浸泡,每天换水1-2次,如系咸巧蓉,泡尽盐分,润透,纵向 切片,晒干; 26、 山英肉:洗净,除去果核及杂质,晒干; 27、 杜仲: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方块或丝条,晒干; 28、 石决明:洗净惊干,敲成碎块; 29、 柴胡:炼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泥沙,拱出,润透后及时切片,晒干; 30远志:炼去杂质,切段,筛去灰屑; 31、 干姜:炼去杂质,洗净泥±,用时切片; 32、 大要:炼净杂质,晒干; 33、 胆星:炼净杂质,按量提取;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半夏,白术,泽泻,代髓石,巧等,陈皮,钩藤,当归,川号,黄琴,丹 参,白僵蚕,竹茹,白巧,牡丹皮,全蜗,甘草,夏枯草,川牛膝,野菊花,生地黄,构杞子,山 药,寃丝子,肉巧蓉,山英肉,杜仲,石决明,柴胡,远志,干姜,大要,胆星加水煎煮二次,第 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150分钟后,武火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 煮液,将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内。
[0010] 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将第二次 煎煮液倒入容器内。
[0011] 3、将两次煎煮液混合揽拌均匀即得,分成4剂服用。
[0012] 组方中半夏降逆止呕,消瘡散结,治疲厥头痛,头晕不眠为君药;巧等渗湿利水,益 脾和胃,宁屯、安神,钩藤清热平肝,焰风定惊,治头晕、目眩二者为臣药,=味药共同发挥清 热平肝宁屯、安神、清热定惊的作用;且W宁屯、安神,焰风定惊为主可治本;川号行气开郁, 桂风燥湿为佐药;白术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能,与下余诸药是治标。
[0013] 本发明药物具有宁屯、安神、焰风定惊、清热燥湿的功能,用于治疗眩晕症,疗程短、 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无毒副作用。
[0014]
【具体实施方式】: W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运些试验例包括本发明药 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和临床疗效观察资料。
[0015][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体重2. 0-2.化g,分两组,每组15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 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服用混合液超常量组为20ml/kg,正常量为lOml/kg,给药方 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两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 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0016][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I、一般资料 收治眩晕症口诊患者共42例。
[0017] 2、诊断标准 眩晕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眩是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 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并发,常伴W客观的平衡障 碍,如姿势不稳或躯体向一侧倾斜。
[001引 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给患者服用,每次服用1剂,每天早、晚各服1次,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 服用2个疗程。
[0019]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眩晕症症状消失,痊愈; 好转:头晕减轻,视力逐步恢复正常,眩晕症症状明显好转;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0020] 5、治疗结果(见下表)
在上述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眩晕症患者42例,结果显效38例,显效率为90. 48%, 好转3例,好转率为7. 14%,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62%。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眩晕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用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半夏 8-16克,白术10-20克,泽泻10-20克,代赭石10-20克,茯苓8-12克,陈皮10-15克、钩 藤10-15克、当归10-15克、川考10-15克,黄芩10-15克,丹参10-15克,白僵蚕10-15 克,竹茹8-12克,白芍8-12克,牡丹皮8-12克,全蝎4-6克,甘草4-6克,夏枯草8-12 克,川牛膝8-12克,野菊花8-12克,生地黄8-12克,枸杞子8-12克,山药8-10克,菟丝子 8-12克,肉苁蓉8-12克,山萸肉10-15克,杜仲10-15克,石决明15-20克,柴胡5-8克, 远志5-8克,干姜5-8克,大枣3-15克,胆星5-10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半夏9克,白术15克,泽泻15克,代赭石15克,茯苓12克,陈皮12克、钩藤12克、当 归12克、川考12克,黄芩12克,丹参12克,白僵蚕12克,竹茹9克,白芍9克,牡丹 皮9克,全蝎6克,甘草6克,夏枯草10克,川牛膝10克,野菊花10克,生地黄10克、枸杞 子10克、山药10克、菟丝子10克、肉苁蓉10克、山萸肉12克、杜仲12克,石决明20克, 柴胡6克,远志6克,干姜6克,大枣10克,胆星8克。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1) 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肩; (2) 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3) 泽泻: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凉,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片,晒干; (4) 代赭石:除去杂质,砸碎,过筛; (5) 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6) 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变黑的果皮,抢水洗净,润软,切丝,晒干或低温干燥, 筛去灰肩; (7) 钩藤:拣去老梗、杂质,洗净,晒干; (8) 当归:拣去杂质,洗净,闷润,稍晾,切片晒干; (9) 川芎: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晒晾,闷润后切片,干燥; (10) 黄芩: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捞出,切片,晒干; (11) 丹参:拣净杂质,除去根茎,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晾干; (12) 白僵蚕:拣去丝毛,洗净灰土,晒干; (13) 竹茹:除去硬竹签、杂质,抖掉灰肩,揉成小团或切段 (14) 白芍: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片,干燥; (15) 牡丹皮:拣去杂质,除去木心,洗净,润透,切片,晾干; (16) 全蝎:清水漂去盐质,晒干,或微火焙用; (17) 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晾干; (18) 夏枯草:取原药材,除去枝梗、叶片及杂质,筛去灰肩; (19) 川牛膝:拣去杂质,晾干; (20) 野菊花: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21) 生地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厚片,干燥,筛去碎肩; (22) 枸杞子:簸净杂质,摘去残留的梗和蒂; (23) 山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心部软化为度,捞出稍晾,切片晒干或烘干; (24) 菟丝子:过箩去净杂质,洗净,晒干; (25) 肉苁蓉:拣净杂质,清水浸泡,每天换水1一2次,如系咸苁蓉,泡尽盐分,润透,纵 向切片,晒干; (26) 山萸肉:洗净,除去果核及杂质,晒干; (27) 杜仲: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方块或丝条,晒干; (28) 石决明:洗净晾干,敲成碎块; (29) 柴胡: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泥沙,捞出,润透后及时切片,晒干; (30) 远志:拣去杂质,切段,筛去灰肩; (31) 干姜:拣去杂质,洗净泥土,用时切片; (32) 大枣:拣净杂质,晒干; (33) 胆星:拣净杂质,按量提取; (二)制备 (1) 将所述重量的半夏,白术,泽泻,代赭石,茯苓,陈皮,钩藤,当归,川芎,黄芩,丹 参,白僵蚕,竹茹,白芍,牡丹皮,全蝎,甘草,夏枯草,川牛膝,野菊花,生地黄,枸杞子,山 药,菟丝子,肉苁蓉,山萸肉,杜仲,石决明,柴胡,远志,干姜,大枣,胆星加水煎煮二次,第 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150分钟后,武火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 煮液,将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内; (2) 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将第二次煎 煮液倒入容器内; (3) 将两次煎煮液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分成4剂服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眩晕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是由半夏,白术,泽泻,代赭石,茯苓,陈皮,钩藤,当归,川芎,黄芩,丹参,白僵蚕等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宁心安神、熄风定惊、清热燥湿的功能,用于治疗眩晕症见效快,疗效好,无副作用。
【IPC分类】A61P1/08, A61K36/9068, A61K35/64, A61K33/26, A61K35/646, A61K35/618
【公开号】CN105343859
【申请号】CN201510931427
【发明人】徐士魁
【申请人】徐士魁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