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刀伤的中药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605654阅读:来源:国知局
11份和适量的水分再次用武火煎煮15分钟后过滤出药液,将两次煎煮制得的药液充分混 合,制得混合药液,备用; 5) 将步骤4)制得的混合药液放凉后加入步骤3)制得的汁液和步骤2)制得的混合粉 末,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低温蒸发机中蒸发至含水量为35%左右,制得浓缩药液,备用; 6) 将蜂胶24份倒入到烧锅中加热至60°C使其熔化成为粘稠流体,然后加入步骤5)制 得的浓缩药液充分搅拌均匀,制得泥状物,备用; 7) 将步骤6)制得的泥状物用水浴加热至45°C,然后倒入到搅拌锅中,加入檀香精油3 份和步骤1)制得的混合油液充分搅拌均匀,即得中药软膏剂。
[0029] 实施例3 : 一种治疗刀伤的中药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枣树皮11 份、羊角纽花8份、五齿剑7份、翠羽草10份、鸭脚木皮7份、紫花鱼灯草13份、金钩如意草 5份、灰叶南蛇藤9份、金刚散16份、凤仙子4份、人中白11份、丁香寥根10份、海螵蛸17 份、木蜡树叶6份、紫茉莉叶11份、斩龙剑5份、薰衣草15份、天竺葵11份、迷迭香13份、 檀香精油2份和蜂胶23份。
[0030] -种治疗刀伤的中药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薰衣草15份、天竺葵11份和迷迭香13份置于阴凉通风的环境中阴干至含水量为 80%左右,然后置于超临界萃取设备中并通入液体二氧化碳,进行加压处理并静置30分钟 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液体二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制得混合油液,备用; 2) 将金刚散16份、凤仙子4份和人中白11份一起倒入到无菌器皿中,加入浓度为75% 的酒精溶液浸泡3分钟,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取出并置于80°C的烤箱中进行干燥处理后倒 入到中药超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制得混合粉末,备用; 3) 将羊角纽花8份、紫花鱼灯草13份、金钩如意草5份、灰叶南蛇藤9份、木蜡树叶6 份和紫茉莉叶11份洗干净并抹干表面水分后倒入到捣药罐中捣烂,然后倒入到过滤网中 过滤出汁液,制得汁液,备用; 4) 将枣树皮11份、五齿剑7份、鸭脚木皮7份、丁香寥根10份、海螵蛸17份和斩龙剑 5份倒入到中药煲中,加入适量的水分并用武火煎煮20分钟,过滤出药液,然后加入翠羽草 10份和适量的水分再次用武火煎煮15分钟后过滤出药液,将两次煎煮制得的药液充分混 合,制得混合药液,备用; 5) 将步骤4)制得的混合药液放凉后加入步骤3)制得的汁液和步骤2)制得的混合粉 末,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低温蒸发机中蒸发至含水量为35%左右,制得浓缩药液,备用; 6) 将蜂胶23份倒入到烧锅中加热至60°C使其熔化成为粘稠流体,然后加入步骤5)制 得的浓缩药液充分搅拌均匀,制得泥状物,备用; 7)将步骤6)制得的泥状物用水浴加热至45°C,然后倒入到搅拌锅中,加入檀香精油2 份和步骤1)制得的混合油液充分搅拌均匀,即得中药软膏剂。
[0031] 实验例: 实验对象:120名刀伤病患者,随机法分为3组:对照组一、对照组二和实验组,每组40 人。
[0032] 试验方法:对照组一使用市面上高端的创伤膏,对照组二使用市面上一般的创伤 膏,使用时间为两周,实验组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刀伤的中药软膏剂,使用时间为两周。
[0033] 判断标准: 效果显著:涂抹后伤口迅速止血,痛楚得到有效的舒缓,而且伤口愈合速度快,伤口留 下的疤痕较淡。
[0034] 效果一般:涂抹后伤口流血速度得到抑制,但是痛楚没有得到任何舒缓,伤害愈合 速度提升不明显。
[0035] 效果甚微:涂抹后伤口流血速度抑制效果差,伤害愈合速度没有得到任何的变化。
[0036]
通过对3组实验进行检查,实验组未出现使用副作用,使用效果好,对照组二有2人出 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003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添加有枣树皮、羊角纽花、五齿剑和翠羽草,具有良好 的止血效果,蜂胶、斩龙剑和海螵蛸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而且蜂胶配合丁香寥根、金刚散、 薰衣草和檀香精油,具有杀菌消炎的功效和极佳的修复功效,恢复皮肤自我修护机能,可以 淡化疤痕,促进细胞再生。
[0038] 典型案例: 周某,是某大酒店的一名厨师,周某是一名典型的北漂,由于北京人生活节奏快而且吃 饭时间饭店会涌入大量的顾客就餐,即使周某刀工和厨艺了得,但是由于工作量巨大所以 周某常常会切伤手指,周某平时在口袋里都放有创伤药膏,但是周某尝试过大多数的创伤 药膏,发现创伤药膏效果平平,难以满足周某的需求,但是周某自从使用了本发明的治疗刀 伤的中药软膏剂后发现止血效果十分好,可以舒缓痛楚而且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得到有效的 提升,于是周某便常常带在身上,并推荐给其他的厨师使用。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刀伤的中药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 原料:率树皮1〇 _12份、羊角纽花7-9份、五齿剑6-8份、翠羽草9-11份、鸭脚木皮6-8份、 紫花鱼灯草12-14份、金钩如意草4-6份、灰叶南蛇藤7-10份、金刚散15-17份、凤仙子3-5 份、人中白10-12份、丁香寥根9-11份、海螵蛸16-18份、木蜡树叶5-7份、紫茉莉叶10-12 份、斩龙剑4-6份、薰衣草14-16份、天竺葵9-12份、迷迭香12-14份、檀香精油1-3份和蜂 胶22-24份。2.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刀伤的中药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枣树皮10份、羊角纽花7份、五齿剑6份、翠羽草9份、鸭脚木皮 6份、紫花鱼灯草12份、金钩如意草4份、灰叶南蛇藤7份、金刚散15份、凤仙子3份、人中 白10份、丁香寥根9份、海螵蛸16份、木蜡树叶5份、紫茉莉叶10份、斩龙剑4份、薰衣草 14份、天竺葵9份、迷迭香12份、檀香精油1份和蜂胶22份。3.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刀伤的中药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枣树皮12份、羊角纽花9份、五齿剑8份、翠羽草11份、鸭脚木 皮8份、紫花鱼灯草14份、金钩如意草6份、灰叶南蛇藤10份、金刚散17份、凤仙子5份、 人中白12份、丁香寥根11份、海螵蛸18份、木蜡树叶7份、紫茉莉叶12份、斩龙剑6份、薰 衣草16份、天竺葵12份、迷迭香14份、檀香精油3份和蜂胶24份。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刀伤的中药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枣树皮11份、羊角纽花8份、五齿剑7份、翠羽草10份、鸭脚木 皮7份、紫花鱼灯草13份、金钩如意草5份、灰叶南蛇藤9份、金刚散16份、凤仙子4份、人 中白11份、丁香寥根10份、海螵蛸17份、木蜡树叶6份、紫茉莉叶11份、斩龙剑5份、薰衣 草15份、天竺葵11份、迷迭香13份、檀香精油2份和蜂胶23份。5. -种治疗刀伤的中药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薰衣草14-16份、天竺葵9-12份和迷迭香12-14份置于阴凉通风的环境中阴干至含 水量为80%左右,然后置于超临界萃取设备中并通入液体二氧化碳,进行加压处理并静置 30分钟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液体二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制得混合油液,备 用; 2) 将金刚散15-17份、凤仙子3-5份和人中白10-12份一起倒入到无菌器皿中,加入浓 度为75%的酒精溶液浸泡3分钟,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取出并置于80°C的烤箱中进行干燥处 理后倒入到中药超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制得混合粉末,备用; 3) 将羊角纽花7-9份、紫花鱼灯草12-14份、金钩如意草4-6份、灰叶南蛇藤7-10份、 木蜡树叶5-7份和紫茉莉叶10-12份洗干净并抹干表面水分后倒入到捣药罐中捣烂,然后 倒入到过滤网中过滤出汁液,制得汁液,备用; 4) 将枣树皮10-12份、五齿剑6-8份、鸭脚木皮6-8份、丁香寥根9-11份、海螵蛸16-18 份和斩龙剑4-6份倒入到中药煲中,加入适量的水分并用武火煎煮20分钟,过滤出药液,然 后加入翠羽草9-11份和适量的水分再次用武火煎煮15分钟后过滤出药液,将两次煎煮制 得的药液充分混合,制得混合药液,备用; 5) 将步骤4)制得的混合药液放凉后加入步骤3)制得的汁液和步骤2)制得的混合粉 末,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低温蒸发机中蒸发至含水量为35%左右,制得浓缩药液,备用; 6) 将蜂胶22-24份倒入到烧锅中加热至60°C使其熔化成为粘稠流体,然后加入步骤5) 制得的浓缩药液充分搅拌均匀,制得泥状物,备用; 7)将步骤6)制得的泥状物用水浴加热至45°C,然后倒入到搅拌锅中,加入檀香精油 1-3份和步骤1)制得的混合油液充分搅拌均匀,即得中药软膏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刀伤的中药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枣树皮10-12份、羊角纽花7-9份、五齿剑6-8份、翠羽草9-11份、鸭脚木皮6-8份、紫花鱼灯草12-14份、金钩如意草4-6份、灰叶南蛇藤7-10份、金刚散15-17份、凤仙子3-5份、人中白10-12份、丁香蓼根9-11份、海螵蛸16-18份、木蜡树叶5-7份、紫茉莉叶10-12份、斩龙剑4-6份、薰衣草14-16份、天竺葵9-12份、迷迭香12-14份、檀香精油1-3份和蜂胶22-24份,该治疗刀伤的中药软膏剂具有杀菌、止痛和消炎之效,而且止血效果好,可以加快伤口愈合速度和淡化疤痕。
【IPC分类】A61K35/644, A61P17/02, A61K35/22, A61K36/87, A61K35/618, A61K9/06
【公开号】CN105362490
【申请号】CN201510758482
【发明人】张霞
【申请人】张霞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