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内外疗法治疗湿疹的方法

文档序号:9676060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内外疗法治疗湿疹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中药药物搭配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内外疗法治疗湿疹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0003]湿疹病因复杂,治疗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难根治。现在都是采用这两种西医疗法,1、内用疗法:选用抗组胺药止痒,必要时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泛发性湿疹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使用。2、外用疗法: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急性湿疹局部生理盐水、3%硼酸或1:2000?1:10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湿敷,炉甘石洗剂收敛、保护。亚急性、慢性湿疹应用合适的糖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膏。继发感染者加抗生素制剂。
[0004]湿疹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本病病因复杂多难以确定。自觉症状瘙痒剧烈。病情易反复,现有技术对此类病症没有很特效的药物治疗,很多大医院都比较刺手。所用的2种疗法都是西药,副作用大,疗效很有限,并且都是治标不治本,很容易又复发。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副作用小,即经济实惠又安全有效的治疗湿疹的方法。
[0006]—种采用内外疗法治疗湿疹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同时内服药物和外敷药物的方法;所述内服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地15-20份、首乌15-20份、蒺藜15-20份、丹皮10-15份、地丁 10-15份、蒲公英8-12份、土茯苓8-12份、薄荷5-10份;
所述外敷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0-15份、虎杖10-15份、苦参10-15份、荆芥10-20份、防风10-15份、黄柏10-20份、黄芩10-15份、地肤子8-12份、蒲公英8-12份、青黛10-20份、和冰片8-12份。
[0007]制备及使用方法:将内服药水煎煮,分两次早晚服用;将外敷药研成过8号筛的细粉,加入凡士林和液体石蜡调膏,使用时摊敷疮面,每日I次。7天为I个疗程。一般
3-5个疗程治愈。
[0008]本发明中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生地:性味:味甘;苦;性寒。归经:心经;肝经;肾经。功效:清热凉血;生津润燥。主治: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
[0009]首乌:性味:苦;甘;涩;性微温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
[0010]蒺藜:苦、辛,平,入肝经。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
[0011]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0012]地丁:地丁味苦辛,性寒,地丁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外科常用于治疗疔毒、痈肿、无名肿毒、恶疮。
[0013]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蒲公英外科多用,取其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能散滞气,通乳汁。
[0014]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归肝经;胃经;脾经。解毒,除湿,利关节。主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0015]薄荷:薄荷:辛,凉。入肺、肝经。疏风,散热,辟秽,解毒O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0016]金银花::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外用可消炎散痈、清热解毒。治痈疽、肿毒、疮癣、痈肿疔疮、肠痈肺痈。
[0017]虎杖::苦,寒,归肝、肺、胆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湿退黄,止咳平喘。本品苦寒降泄,功擅清利肝胆湿热,又能活血通经止痛。
[0018]苦参:苦,寒。入肝、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杀虫。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外用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0019]荆芥:辛,温。入肺、肝经。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噤,吐血,衂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
[0020]防风:性味与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0021]黄柏:苦,寒。入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药理研究表明,现代研究认为,黄柏含小蘖碱,及黄柏酮、黄柏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细菌有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0022]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0023]地肤子:性寒,味辛、苦。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0024]青黛:清热,凉血,解毒。治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青黛外用具有清热除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可治湿热邪毒浸淫肌肤引发的病症。
[0025]冰片:辛苦,凉。入心、肺经。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0026]本发明有益效果:利用中医中药采用内服加外敷的方法同时治疗湿疹,其中内服药物具有滋阴养血、补脾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活血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