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痰喉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36736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可吸痰喉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通气喉罩,尤其是一种可吸痰喉罩,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通气喉罩是目前常用的通气耗材之一,具有许多优点:(I)使用简单,可迅速建立人工气道;(2)放置成功率高,未经训练的医护人员的成功率为87%,总成功率99.81%; (3)通气可靠;(4)避免咽喉及气管粘膜损伤;(5)刺激小,心血管反应小;(6)可用于急救时的气道建立。
[0003]但目前临床所用的喉罩并不完善,共有的缺点是:患者清醒后需要拔出喉罩前不能对口腔的痰液进行清理,喉罩拔出后增加了患者误吸的风险,可能导致患者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
[0004]LMA双管喉罩虽然设置了胃减压腔,能通过胃减压腔置入胃管或对胃液进行清理,但却不能对口腔内分泌物清理,不能减少口腔分泌物导致的并发生和风险。
[0005]临床虽然通过使用抗胆碱药物来减少口腔分泌物产生,但抗胆碱药物效果有限,且可能增加苏醒期患者躁动的风险,使患者痰液过于粘稠不能排除,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0006]临床需要一种能在麻醉期及结束呼吸支持前能对口腔及喉罩通气腔液体进行有效清理的喉罩。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吸痰喉罩,在喉罩通气通道旁设置了吸引通道,能对口腔内的痰液进行有效清理;包纳吸引通道设置减压通道能对吸引通道有效减压,避免吸引通道吸引负压对口腔黏膜造成损伤,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吸痰喉罩,包括和呼吸管路及患者声门口连通用于通气的呼吸通道、用于抽吸痰液或返流胃液的吸引通道及用于对吸引通道负压压力进行调节的减压通道。所述呼吸通道包括依次密闭连通的喉罩罩体、通气管及呼吸机接口。所述喉罩罩体最前端设置用于对胃腔减压的减压管,所述吸引通道的头端吸引口设置在临近减压管出口处,与减压管出口不连通。所述吸引通道的尾端吸引接口设置于口腔外。所述吸引通道或吸引通道的头端容纳于减压通道的减压腔内。所述减压通道的减压腔在远离喉罩壁罩体底部的对侧腔壁设置若干减压孔。
[0008]减压通道内腔横断面为类扁圆形,所述吸引通道内腔为类圆形,所述吸引通道设置在减压通道内腔中。
[0009]吸引通道与减压通道的前后壁正中线连接,所述减压通道的减压腔横断面被吸引通道分割成两个对称的类月牙形减压腔。
[0010]吸引通道与减压通道临近喉罩罩体一侧的侧壁正中线连接,所述减压通道的减压腔横断面被吸引通道缩减为一个对称的类月牙形的减压腔。
[0011]吸引通道包纳设置在减压通道的减压腔中,与减压通道的内侧腔壁不连接。
[0012]吸引通道的吸引腔与减压管的内腔的横断面包括类圆形,所述吸引通道的吸引腔与减压管的内腔的中心轴线圆滑相连,沿吸引通道的吸引腔置入胃管时,胃管能顺利进入减压管的内腔。
[0013]吸引通道的吸引腔与减压管的内腔连接为一体腔道,但在所述减压管和吸引通道的衔接处设置侧开孔形成所述吸引通道的头端吸引口。
[0014]减压腔的若干减压孔面积均大于吸引通道的吸引腔横断面积。
[0015]吸引通道及减压通道与口腔内上腭黏膜接触部位设置为和口腔内上腭匹配的表面凹凸不平的弧度曲面。
[0016]本发明的优点:在麻醉机械通气时通过吸引通道对口腔内痰液及返流胃液进行清理,清理时通过减压通道对吸引压力减压,避免负压对娇嫩的口腔黏膜损伤。手术结束前能对口腔痰液及返流胃液清理,避免喉罩拔出时误吸发生导致的风险,该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的侧面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面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切面横断图;
图4为本发明B切面横断图;
图5为本发明C切面横断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案的B切面横断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案的C切面横断图。
[0018]标记说明:1-呼吸通道、11-喉罩罩体、12-通气管、13-呼吸机接口、2_吸引通道、21-减压管、22-头端吸引口、23_尾端吸引接口、3-减压通道、31-减压腔及32-减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一种可吸痰喉罩,包括和呼吸管路及患者声门口连通用于通气的呼吸通道1、用于抽吸痰液或返流胃液的吸引通道2及用于对吸引通道2负压压力进行调节的减压通道3。所述呼吸通道I包括依次密闭连通的喉罩罩体11、通气管12及呼吸机接口 13。所述喉罩罩体11最前端设置用于对胃腔减压的减压管21,所述吸引通道2的头端吸引口 22设置在临近减压管21出口处,与减压管21出口不连通。所述吸引通道2的尾端吸引接口23设置于口腔外。所述吸引通道2或吸引通道2的头端容纳于减压通道3的减压腔31内。所述减压通道3的减压腔31在远离喉罩壁罩体11底部的对侧腔壁设置若干减压孔32。
[0021 ]呼吸通道I为目前喉罩的共有结构,喉罩通过呼吸通道I的喉罩罩体11罩置在患者声门外侧,通过通气管12及呼吸机接口 13与麻醉机或呼吸机连通,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此处不再对呼吸通道I做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0022]本发明中在所述喉罩罩体11最头端设置减压管21,与LMA喉罩的胃管置入管头端在使用时位置相同,均是置入患者食道开口部。不同的是,LMA的胃管置入管为一密闭管道开口于患者口腔外的呼吸通道I上部,通过胃管置入管只能置入胃管或置入吸痰管对胃腔减压,别无他用。而本发明中减压管21长度较短,仅为5mm-20mm,即形成减压管21的出口。在使用时,所述减压管21大部分或全部置入患者食道开口部。当胃腔内压力较高时,液体或气体能经过食道通过减压管21排出。
[0023]吸引通道2的头端吸引口 22设置在临近减压管21出口处,尾端吸引接口 23设置于呼吸通道2位于口腔外的通气管12部位。胃腔排除的液体或气体经过食道及减压管21排出后,能通过吸引通道2的头端吸引口 22进入吸引通道2内腔,最终通过尾端吸引接口 23排出体外。当然,具体排出时的操作为:将吸痰管通过尾端吸引接口 23置入吸引通道2内腔伸出头端吸引口 22,在吸引器负压的作用下将液体经吸痰管排出。
[0024]吸引通道2容纳于减压通道3的减压腔31内,而减压通道3远离呼吸通道I与口腔内上腭黏膜充分接触的背侧壁设置若干减压孔32。使用时,所述可吸痰喉罩置入患者口腔,所述吸引通道2的头端吸引口 22位于减压腔31内的最低处,减压腔31竖直,口腔内腺体分泌的痰液在重力作用下能经过减压通道3的若干减压孔32进入减压腔31,并集聚在减压腔31的最低处,即吸引通道2的头端吸引口 22的位置。需要清理时,直接在吸引通道2的尾端吸引接口 23接吸引器连接管即可,或通过吸引通道2的尾端吸引接口 23置入吸痰管清理。
[0025]此时,所述减压通道3的设置意义在于使喉罩罩体11的背侧与口腔上腭的黏膜形成一定的缝隙,使口腔内得液体能经过缝隙、若干减压孔32及减压通道3的内腔积聚到吸引通道2的头端吸引口 22。当吸引通道2的尾端吸引接口 23连接负压吸引管路时,负压经吸引通道2传导至头端吸引口 22,进一步经减压通道3的减压腔31传导到各个减压孔32。在负压作用下,口腔内各处的痰液经各个减压孔32进入减压腔31,加速传导到头端吸引口 22,进而经吸引通道2由尾端吸引接口 23排出。
[0026]但减压通道3设置的意义绝不限于便于痰液集聚清理,更重要的作用是调节吸引通道2头端吸引口 22在清理痰液时负压压力的强度,避免负压压力过大对娇嫩的口腔上腭黏月吴造成损害。
[0027]其调节负压压力强度的原理为:当口腔内的痰液或返流胃液较多尚没有被清理时,液体留滞在减压通道3的减压腔31内、减压通道3底部腔内、减压管21内、或吸引通道2的头端吸引口22处,当对吸引通道2直接吸引或通过吸痰管吸引清理液体时,液体分泌物在负压作用下排出。同时,部分留滞在减压腔31内的痰液被清理,减压通道3的减压腔31变的通畅,喉罩外的气体经各个减压孔32进入减压腔31内,进而经头端吸引口 22进入吸引通道2内。此时,虽然吸引通道2的头端吸引口 22并无痰液,但由于减压通道3的减压腔31畅通无阻,大量空气经减压通道3的减压腔31进入吸引通道2,吸引通道2的头端吸引口 22的负压减小,不会紧紧的吸附于口腔上腭的粘膜,即使在吸引通道2尾端吸引接口 23连接负压吸引管路的状况下拔出所述可吸痰喉罩也不会对口腔上腭的粘膜造成损害。
[0028]如上所述,通过对吸引通道2头端包纳设置有若干减压孔32的减压通道3达到:当口腔内由较多分泌物时,减压通道3的减压孔32因分泌物流入使减压腔31被堵塞,吸引通道2的负压不能通过空气流入而减小,吸引通道2的负压可达到负压吸引通路的最大值,在此负压下,液体分泌物迅速经吸引通道2排出;当分泌物部分排出时,由于减压通道3的部分减压孔32的分泌物被清除,使减压腔31堵塞情况有所好转,空气以适当速度经部分减压孔32进入减压通道3,吸引通道2的负压有所减小,但仍然能对减压通道3内残留的分泌物进行清理;当分泌物排尽后,所有减压孔32的分泌物均被清除,减压通道3的减压腔31畅通无阻,大量空气经减压通道3的减压腔31进入吸引通道2,吸引通道2的头端吸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