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护理机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7724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支撑腿下侧设有水平转 轴,水平转轴下侧设有可移动万向轮,所述护理主机包括激光装置、消毒装置、查询装置、智 能护理装置、防护装置、电源装置、电加热箱、壳体和隔层板,所述激光装置安装在所述消毒 装置的上部位置;所述隔层板设置在防护装置和消毒装置的中间位置;所述查询装置设置 在电源装置的壳内上部位置;所述电加热箱安装在防护装置的右下部位置;所述壳体设置 在智能护理装置的外部位置;所述激光装置包括激光晶体,陶瓷基板,旋转环,透镜,折叠 镜,激光二极管和激光忍片,所述折叠镜设置在激光晶体和透镜的中间位置,所述激光二极 管设置在透镜的上部位置; 所述智能护理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显示屏、操作面板、GPS定位模块、报警模块、无线通 信模块、传感器模块和电池,所述微处理器上安装有信号输入接口,所述微处理器上安装有 所述显示屏、所述操作面板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显示屏包括旋转支架、角度调节轴,所述 无线通信模块包括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和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内安装有无线 发射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所述微处理器内安装的报警装置和所述传感器模块内安装的 报警按钮两部分; 所述陶瓷基板设置在透镜的上部位置,所述陶瓷基板具体采用铜层或者铜鹤层;所述 旋转环设置在透镜的外部上侧位置,所述旋转环具体采用多个轴承组成的可360度旋转的 旋转环;所述激光忍片设置在激光二极管的上部位置; 所述传感器模块至少含有一种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至少包括血氧饱和度检测 传感器模块、脉搏检测传感器模块和血压检测传感器模块中的一种; 所述传感器模块上内置有GPS定位模块,W便对患者位置进行定位;所述传感器模块上 安装的无线发射模块为GSM通信模块、CDMA通信模块、3G无线通信模块或WiFi通信模块;所 述该显示屏具体包含显示面板、单元层、粘接层,所述单元层设置在所述显示板的外侧,所 述粘接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单元层之间,其中,所述粘接层的粘接于所述显示面 板的粘接面的第一边缘和所述粘接层的粘接于所述单元的粘接面的第二边缘沿粘接面方 向相互移位; 所述报警装置包括震动片、报警闪烁灯和报警语音卿趴;所述震动片通过电性连接设 置在报警闪烁灯的上部,所述震动片具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震动片;所述报警闪烁灯通 过电性连接设置在报警语音卿趴的左侧,所述报警闪烁灯具体采用L邸闪烁灯,所述报警闪 烁灯具体采用红色和绿色的两个闪烁灯;所述报警语音卿趴通过电性连接设置在报警闪烁 灯的右侧,所述报警语音卿趴具体采用小型扩音报警卿趴; 所述万向轮包括调节螺母、轮胎和滚动滑轮,所述调节螺母设置在滚动滑轮的上部位 置;所述轮胎设置在滚动滑轮的外部焊接位置;所述轮胎具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圆形轮 胎,所述轮胎具体采用2个; 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灯管、导液管、消毒液瓶和喷雾罩,所述消毒液瓶焊接在导液管 的下部出口位置;所述喷雾罩设置在导液管的入口位置;所述消毒灯管具体安装在导液管 的上部,所述消毒灯管具体采用1个或者多个紫外线消毒灯管; 所述查询装置包括1C装置,所述1C装置包括1C卡插槽、1C卡读写控制模块W及1C卡,所 述查询装置通过通信接口与所述智能护理装置相连接,所述1C卡为非接触式1C卡;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盗锁,拉口,固定螺母和控制面板,所述防盗锁安装在控制面板的 前面中间外部位置;所述固定螺母安装在拉口的两侧位置; 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源连接装置、蓄电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所述电源连接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连接外部电源的电源输入电路和至少一个连接负载的负载输出电路;所述蓄电装 置包括连接蓄电池的蓄电池充放电电路。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主显示单元、图像信 号发送模块、视频信号发送模块、控制命令发送模块、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 图像信号解码模块、视频信号解码模块、显示播放模块; 图像信号发送模块,用于产生图像信号,并对所产生的图像信号进行输出; 视频信号发送模块,用于产生视频信号,并对所产生的视频信号进行输出; 控制命令发送模块,用于产生控制命令,并对所产生的控制命令进行输出; 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与所述图像信号发送模块、视频信号发送模块及控制命令发送模 块相连接,接收所述图像信号发送模块产生的图像信号、视频信号发送模块产生的视频信 号及控制命令发送模块产生的控制命令,并对所述图像信号、视频信号及控制命令进行无 线发射; 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模块进行无线通讯,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信号 发射模块无线发射出的图像信号、视频信号及控制命令,并对所述图像信号、视频信号及控 制命令进行输出; 图像信号解码模块,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 块输出的图像信号,对所述图像信号进行解码处理,并对解码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进行输出; 视频信号解码模块,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 块输出的视频信号,对所述视频信号进行解码处理,并对解码处理后的视频信号进行输出; 控制命令解码模块,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 块输出的控制命令,对所述控制命令进行解码处理,并对解码处理后的控制命令进行输出; 显示播放模块,与所述图像信号解码模块、视频信号解码模块及控制命令解码模块相 连接,用于接收解码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视频信号及控制命令,并根据所接收的图像倍号、 视频信号及控制命令进行显示播放。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蓄电装置包括:USB线、USB充 电器、USB插槽;USB充电器通过USB线与USB插槽相连接; USB充电器包括:电源输入滤波器、整流器、初级RCD吸收回路、主控1C单元、电感变压 器、次级肖特基吸收回路、直流滤波器、输出低压整流器;电源输入滤波器与整流器相连接, 整流器与初级RCD吸收回路相连接,初级RCD吸收回路及主控1C单元分别与电感变压器相连 接,电感变压器与次级肖特基吸收回路相连接,次级肖特基吸收回路与直流滤波器相连接, 直流滤波器与输出低压整流器相连接; 所述继电保护装置包括:电压互感器、AD转换模块、按键、控制器模块、显示屏模块、继 电输出单元; 电压互感器,用于将被保护高压设备线路的电压参数提供给AD转换模块进行模数转 换; AD转换模块,与电压互感器连接,用于电压互感器采集的电压参数信号转换为数字信 号并送入控制器模块处理; 按键,与控制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参数信息,并送至控制器模块进行处 理; 控制器模块,用于把AD转换模块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运算,分析 出高压设备线路的运行情况,一方面把高压设备线路状态实时的显示在显示屏上,另一方 面及时控制继电输出单元及时断开故障线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显示屏模块,与控制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模块的信号,并实时显示设备运 行情况; 继电输出单元与,与控制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模块的故障处理信号,及时 开断继电器,保证设备系统发热安全运行。4. 一种智能护理机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将多输入多输出 技术与ΜΙΜΟ技术相结合,利用赌分复用算法从赌域进行多路信号的分离,包括发射η路源信 号、接收端接收混叠信号、分离系统分离多路混叠信号; 所述的发射η路源信号是指η路源信号经信道混合后,混合系统称为Α,在发送端由η根 天线在空间发射; 所述的接收端接收混叠信号是指接收端利用m(m^n>l)根天线把混叠信号接收下来, 接收信号被称为观测信号,接收端先进行观测信号的预处理,预处理包含两部分,即中屯、化 处理和球面化处理; 所述的分离系统分离多路混叠信号是指分离系统W会根据各路源信号信息赌值的不同 在赌域分离该多路混叠信号,其中信息赌值的判据采用负赌; 其中,负赌近似计算的表达式如下:其中,kj为一些正常数,Μ为具有零均值、单位方差的高斯变量,函数h为非二次函数; 当所有的Gj = G时,近似式成为: Jg(x)-C[E{G(x)}-E{G(M)}]2 (式2) 其中,G是任意非二次函数,C是一个常数; 然后采用上述公式进行负赌的计算,根据各路信号负赌值的差异即把各路信号提取出 来,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系统分离多路混叠信号 由于采用多路天线发射和多路天线接收的多输入多输出技术(ΜΙΜΟ), MIM0-EDM无线通信系 统随着收发天线数目的增加,极限信道容量也会随之线性地增加,MIM0-EDM无线通信系统 极限容量的计算过程如下: 利用Laguerre多项式计算得到:其中,m=min(Nt,Nr) n=max(Nt,Nr) 巧"m为次数为k的Laguerre多项式: 如果令λ = η/πι,推导出如下归一化后的信道容量表示式;在快速瑞利衰落的情况下,令m=n = Nt = Nr,贝iJvi = 0,V2 = 4; 渐进信道容量为:利用不等式: l〇g2(l+X) > l〇g2(X)(式6) 式巧)简化为:式巧)表明,随着收发天线数目的增加,极限信道的容量会随之线性地增加。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护理机,该护理机包括移动支架和护理主机,所述移动支架下侧设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下侧设有移动支撑腿,所述移动支撑腿下侧设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下侧设有可移动万向轮,所述护理主机包括激光装置、消毒装置、查询装置、智能护理装置、防护装置、电源装置、电加热箱、壳体和隔层板,所述的激光装置安装在所述消毒装置的上部位置;所述的隔层板设置在防护装置和消毒装置的中间位置。本发明的激光装置和智能护理装置的设置,有利于操作方便,精确可靠,安全实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进而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智能化程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IPC分类】A61B5/00, A61B5/021, A61B5/145, A61B50/13
【公开号】CN105534508
【申请号】CN201510938644
【发明人】季婷婷
【申请人】季婷婷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7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