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腔疱疹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3046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口腔疱疹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口腔疱疹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0002]口腔疱疹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口腔单纯疱疹90%以上为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因发热、感冒、消化不良、疲劳、日晒等因素诱使机体抵抗力降低而发病。临床表现一般为急性病程,有明显前驱症状,如发热、头痛、疲乏不适、拒食、烦躁不安等。口腔黏膜出现充血,表面出现丛集成簇的针头至米粒大小的透明小水疱,水疱破裂后融合成较大表浅糜烂或溃疡面,表面覆有伪膜,疼痛明显。患儿全口牙龈充血红肿,呈紫红色,轻触时易出血。
[0003]目前,治疗口腔疱疹主要方法是口服病毒灵、抗病毒口服液等。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口腔疱疹的中药配方,通过中药调理,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收湿敛疮、拔毒生肌,制成含漱剂漱口,治疗口腔疱疹具有较好的效果。
[0005]本发明的治疗口腔疱疹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
[0006]地膏药3-5份、黒石珠2-3份、黄柏2-5份、苦参3-5份、苦树皮2-3份、槐枝3-5份、单根木3-5份、刺黄连3-5份、地不容3-6份、铁筷子2-3份、线叶蓟3_5份和离根香2_3份。
[0007]作为优选,按如下重量份数配制:
[0008]地膏药3份、黒石珠2份、黄柏3份、苦参4份、苦树皮2份、槐枝4份、单根木3份、刺黄连4份、地不容5份、铁筷子2份、线叶蓟3份和离根香2份。
[0009]本发明的中药,按下述步骤制备:
[0010]放入砂锅中,加入饮用水超出药材3-4cm,浸泡I小时,武火煮开,文火煎煮2-2.5小时,过滤药渣,取药液。用法:每日4次含漱。
[0011]药理分析:
[0012]地膏药:清热解毒。治痢疾,小儿惊风,口疮,疮毒,外伤出血。
[0013]黒石珠:味苦;性寒;肝;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泄泻;痢疾;黄疸;目赤肿痛;外伤感染。
[0014]黄柏:苦,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0015]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挤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0016]苦树皮:苦,平。有小毒。清热利湿,杀虫。用于黄水疮,头癣,骨折肿痛,阴痒。
[0017]槐枝:苦,平,无毒。洗皮肤疥癞,去皮肤瘙痒之风。
[0018]单根木:苦、辛,凉。有小毒。清热解毒,止痛,降血压。用于高血压病,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胃痛,痢疾;外用治乳腺炎,疖肿,毒蛇咬伤。
[0019]刺黄连:苦,寒。清热消炎,消肿止痛。治肝炎,口舌生疮,小便淋痛,烫伤。
[0020]地不容:苦,寒。有小毒。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胃痛,腹痛,急性肠胃炎,风湿性关节炎,疟疾;外用治痈疖肿毒,湿疹。
[0021]铁筷子:苦,凉。有小毒。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膀胱炎,尿道炎,疮疡肿毒,跌打损伤。
[0022]线叶蓟:酸,温。活血散瘀,消肿解毒。
[0023]离根香:辛,温。活血散瘀,止痛,解毒。用于跌打损伤,蛇咬伤。
[0024]本发明的中药配方,白苣、巴巴花、单根木和地不容清热解毒;铁筷子、线叶蓟、离根香活血散瘀;牛尾泡、地榆、毛薯、麻柳叶和角果木收湿敛疮、拔毒生肌;诸药配伍,制成含漱剂,治疗口腔疱疹,作用于病灶处,作用快,无毒副作用,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0025]疗效判断:
[0026]口腔疱疹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口腔疱疹包括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带状疱疹、手足口病。口腔单纯性疱疹是由单纯性疱疹病毒引起,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好发于嘴唇和口周皮肤上,如唇红皮肤交界、口角、鼻翼、鼻唇沟和颏部等处。开始皮肤发红、发痒、有烧灼感,随即出现水疱,疱小成簇,疱液清亮,以后浑浊,最后结成黄色痂皮,不久痂皮脱落而愈合,局部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
[0027]痊愈:诸症消失。
[0028]好转:诸症改善。
[0029]无效:诸症无改善。
[0030]治疗结果:口腔疱疹患者50例,使用本发明的药物制成的含漱剂,痊愈42例,占84%,好转3例,占6%,有效率为90%。
[0031 ]附几例病例作进一步说明:
[0032](I)谭某,女,2岁,2014年10月就诊。口腔咽部起疱疹伴有发烧症状,后五天舌面上长泡,舌胎黄,口腔有异味,精神好,不吃东西,睡眠浅,小便少黄。诊为口腔疱疹,给予本发明中药含漱剂漱口,每次4次,使用3天后水泡溃破逐渐结痂,继续使用一周,诸症消失痊愈。
[0033](2)江某,女,3岁,于2014年11月就诊,患者家长代诉,几日来,焦躁不安,高烧,流涎水,吃饭时哭闹,甚或者不愿吃,口腔黏膜出现疱疹,绕以红晕,破溃后形成溃疡,局部涂2%利多卡因止痛,好转又反复,继之出现暗黄红斑片或斑丘疹,平时喜吃肥肉和甜食,使用本发明中药含漱剂漱口一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未再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实施例1
[0035]地膏药3份、黒石珠2份、黄柏3份、苦参4份、苦树皮2份、槐枝4份、单根木3份、刺黄连4份、地不容5份、铁筷子2份、线叶蓟3份和离根香2份。
[0036]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按下述方法制备和使用:
[0037]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中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饮用水超出药材3cm,浸泡I小时,武火煮开,文火煎煮2小时,过滤药渣,取药液。用法:每日4次含漱。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口腔疱疹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地膏药3-5份、黒石珠2-3份、黄柏2-5份、苦参3-5份、苦树皮2_3份、槐枝3_5份、单根木3_5份、刺黄连3-5份、地不容3-6份、铁筷子2-3份、线叶蓟3-5份和离根香2-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口腔疱疹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地膏药3份、黒石珠2份、黄柏3份、苦参4份、苦树皮2份、槐枝4份、单根木3份、刺黄连4份、地不容5份、铁筷子2份、线叶蓟3份和离根香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口腔疱疹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地膏药5份、黒石珠2份、黄柏3份、苦参4份、苦树皮2份、槐枝4份、单根5份、刺黄连4份、地不容5份、铁筷子2份、线叶蓟3份和离根香3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口腔疱疹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地膏药3-5份、黒石珠2-3份、黄柏2-5份、苦参3-5份、苦树皮2-3份、槐枝3-5份、单根木3-5份、刺黄连3-5份、地不容3-6份、铁筷子2-3份、线叶蓟3-5份和离根香2-3份,本发明通过中药的调理,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收湿敛疮、拔毒生肌,制成含漱剂漱口,治疗口腔疱疹具有较好的效果。
【IPC分类】A61P31/22, A61K36/756, A61P1/02
【公开号】CN105535206
【申请号】CN201511019419
【发明人】王秀珍
【申请人】青岛蓝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南分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