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解表健脾颗粒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73729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儿解表健脾颗粒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儿解表健脾颗粒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小儿胃肠型感冒是由柯萨奇病毒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引起,又称为"呕吐性 上感"。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感冒症状,伴胃胀、呕吐、腹痛、腹泻、舌苔黄厚腻等。病情严重时 可导致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属中医"小儿感冒"脾虚湿滞型。
[0003] 此外,由于儿童的肠胃功能差或平时饮食饥饱无度,过多食入油腻食物后,一旦感 受风寒,就特别容易存食化火,引起胃肠道反应。造成了胃肠感冒。其除了感冒的常见症状 以外,儿童还会出现腹部胀气、不思饮食等不适,有的儿童嘴里还可闻到一种酸臭气味,严 重时呕吐酸腐的不消化食物。同时,儿童排出的大便也有酸臭味,并伴腹痛、腹泻、尿少色 黄、舌苔又黄又厚等症状。
[0004] 关于小儿胃肠型感冒的病因、病机近代医家多有论述,不外乎"感受外邪""肺脾虚 弱"。发病原因有内、外两方面,外因为邪毒入侵,侵犯肺卫,直中脾胃;内因为小儿脏腑娇 嫩,形气未充。本病属本虚标实,以肺脾亏虚为发病之本,外邪袭表为发病之标,发病时虚实 互见,寒热错杂。中医学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 "稚阴稚阳",况且小儿有"脏腑娇嫩,形气未 充"的生理特点,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为突出,感冒之后,病邪直中脾胃,加之小儿饮食不 规律,致脾胃运化功能异常,滞于中脘,则出现纳呆、脘腹胀满、呕吐、腹痛、腹泻等小儿脾虚 湿滞之证,即小儿胃肠型感冒。
[0005] 小儿胃肠型感冒的诊断比较明确,临床表现有:(1)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2)胃胀、不思饮食、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口气酸臭、舌苔黄厚腻;(3)患儿体质虚弱、易 感冒,有挑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小儿最易感邪,邪正交争,病情变化迅速,易寒易热,易虚易 实,但是小儿脏气清灵,易趋康复,故治疗时应做到及时果断准确。
[0006] 西医治疗本病往往以抗生素、抗病毒药为主,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效 果往往不佳,或患儿愈后出现不思饮食等药伤脾胃的症状,导致一病新解、复加一病的情 况。中医治疗临床上常以藿香正气水为主配以临时组方中药煎制为主,藿香正气水,中成药 名,为祛暑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 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然效果不佳,并且能发生药症、紫癜等 副作用,藿香正气水口感效果差,小孩难喝。
[0007] 目前无针对小儿胃肠型感冒的特色中药成药,只有临时性组方和西医止泻药治 疗,临时组方中药煎制,时间较长,费事费力,且不能一次性大批量生产,携带不便。西药治 疗疗效差,费用昂贵,且不能保证预后良好。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解外感表邪、健脾化湿、恢复 小儿脾胃功能、疗效显著、费用低廉的治疗小儿胃肠型感冒的小儿解表健脾颗粒。
[0009]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小儿解表健脾颗粒的制备方法。
[001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儿解表健脾颗粒,包括以下按 重量份计的组份:紫苏叶2-5重量份、荆芥2-5重量份、防风6-8重量份、党参2-5重量份、茯苳 2_5重量份、炒白术6_8重量份、陈皮6_8重量份、炒山药8_10重量份、意该仁8-10重量份、桔 梗2-5重量份、生姜2-5重量份、焦山楂2-5份、麸神曲2-5重量份、炒麦芽2-5重量份、大腹皮 6_8重量份、霍香2_5重量份、甘草1_2重量份。
[0011] -种小儿解表健脾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按照处方称取各药,取荆芥、防风、藿香、紫苏叶加入6-8倍重量份水,浸泡2-3小时, 蒸馏提取1.5-2小时,收集挥发油,加入β-环糊精做成包合物,药渣备用; 2、 另取党参、桔梗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加入5倍量75%乙醇 作溶剂,浸渍4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滤过,滤液及药渣备用; 3、 取步骤1、步骤2的药渣与茯苳、炒白术、陈皮、份炒山药、薏苡仁、生姜、焦山楂、麸神 曲、炒麦芽、大腹皮、甘草合并,加入6-8倍重量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与 步骤2滤液合并,加入95%乙醇调至乙醇浓度为45%-55%,放置24小时,过滤得醇沉淀,减压回 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5(60°C)的稠膏,稠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加入步骤1 的包合物,再加入适量蔗糖和糊精混匀,制成软材过一号筛,制颗粒,60°C烘干,整粒,得 1000克。经环氧已烷灭菌后,放置7-10天,检验合格后分装入袋(IOg/包),即得。
[0012] 有益效果:本发明标本兼治,对症治疗性强,制作简单,可一次性大批量生产,成药 制剂携带服用方便。
[0013] 以表里双解为大法,疏风解表以治其表,"消食导滞、健脾化湿"以解其里。总结治 疗小儿胃肠型感冒的自拟方组成为紫苏叶、荆芥、防风、党参、茯苓、炒白术、陈皮、炒山药、 薏苡仁、桔梗、生姜、焦三仙、大腹皮、藿香、甘草。其中以紫苏叶、荆芥、防风、藿香解表祛邪, 并辅以党参、茯苓、炒山药、薏苡仁、大腹皮补气健脾、化湿和中,陈皮调畅气机,兼以健脾, 桔梗宣肺理气,焦三仙、炒白术和中生发胃气,且抑制他药过伐之弊,使邪去正安,生姜既可 解表祛邪,又能和胃止呕。全方共奏疏风解表、消食导滞、健脾化湿之效,故治疗小儿胃肠型 感冒疗效显著。
[0014] 药物原理 紫苏叶:性微温,味辛,无毒。归脾、肺二经。功能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 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喘,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并能解 鱼蟹毒。,痈疮蛇毒辣。
[0015] 荆芥:味辛,微苦。入肺、肝经。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 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0016]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0017]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 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懒言短气、四肢无力、食 欲不佳、气虚、气津两虚、气血双亏以及血虚萎黄等症。
[0018]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肺、肾经。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P区 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0019] 炒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 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
[0020] 陈皮:性温,味辛、苦。凡脾胃气滞湿阻及痰湿壅盛之症,本品为要药。具有行气健 脾、燥湿化痰、降气止呕等功效。
[0021] 炒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功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 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 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0022] 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归脾、肺、胃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 热排脓。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脾虚泄泻,风湿痹痛,筋脉挛急,肺痈,肠痈。
[0023] 桔梗:性平,味苦、辛。归肺经。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咽痛, 失音,肺痈吐脓。
[0024] 生姜:性微温,味辛。归肺、脾经。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吐,温肺止咳。用于风寒表 证,胃寒呕吐,风寒咳嗽。
[0025] 焦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能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焦山楂不仅酸味 减弱,且可增加苦味,长于消食止泻。
[0026] 麸神曲:性温,味甘、辛。归脾、胃经。功效:消食和胃,止泻解表。主治:宿食不化、脘 腹胀满及因感冒引起的胃肠道症状。麸炒神曲是中药神曲的一种泡制的特殊方法,主要治 疗脾胃。一般适用于食积或者腹胀。
[0027] 炒麦芽: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功能健脾养胃、行气消食、退乳消胀。治脘腹胀痛、 食积不消、脾虚食少、乳房胀痛、乳汁郁积、妇女断乳等病症。
[0028] 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功效:行气宽中,行水消肿。主治:用 于湿阻气滞,脘腹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