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冻疮的蛇油膏剂及制法_2

文档序号:97985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成细粉,过200目筛, (4) 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所得充分混匀,加入到蛇油中,调匀成膏状,装入无 菌瓶中,密封即得。
[0027] 本发明所得防治冻疮的蛇油膏剂的使用方法是:外用,对于未溃破的冻伤部位先 用温水(水温不宜过高,以38-42Γ为宜)泡洗后,擦干,取本发明所得防治冻疮的蛇油膏剂 均匀涂于患处,轻揉2-3分钟,每日3次;对于已经溃烂的冻伤部位需用双氧水冲洗患处,用 消毒棉球擦洗干净后,用消毒棉签将本发明所得防治冻疮的蛇油膏剂涂于患处,并予包扎, 1天换药1次。
[0028] 实施例2防治冻疮的蛇油膏剂,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为 160g):侧柏叶13份,地梢瓜12份,绞股蓝13份,干姜7份,倒生根12份,红天葵8份,白冷草13 份,斑鸠木9份,胡桃油12份,半边旗13份,杧果叶11份,冻绿刺10份,沙冬青11份,羊角拗7 份,百脉根10份,蛇油115份。
[0029] 上述防治冻疮的蛇油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胡桃油置于锅中烧热,将干姜切碎,放入锅中,炸至黄香,沥干油,晒干,粉碎成细 末,过200目筛; (2 )将红天葵、斑鸠木、冻绿刺、沙冬青和羊角拗除去杂质,洗净,置沸水中煮15分钟,沸 水的量为红天葵、斑鸠木、冻绿刺、沙冬青和羊角总重量的20倍,取出药渣,置恒温干燥箱80 °C干燥14小时,粉碎成细末,过200目筛, (3) 将侧柏叶、地梢瓜、绞股蓝、倒生根、白冷草、半边旗、杖:果叶和百脉根混合,粉碎成 粗粉,过60目筛,置于真空干燥箱中,70°C干燥,干燥16小时,取出,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 (4) 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所得充分混匀,加入到蛇油中,调匀成膏状,装入无 菌瓶中,密封即得。
[0030] 典型病例一:耿XX,女,22岁。患者患有冻疮3年余。3年余前,患者双手背冻伤,引发 冻疮。曾采用按摩、外敷膏药等方法治疗,反复发作。在朋友的介绍下,来我处治疗。患者手 背暗红肿胀,皮肤已破,有溃疡面,上有黏液脓血附着,伴有瘙痒、疼痛,舌淡,苔薄白,脉沉 细。使用本实施例所得防治冻疮的蛇油膏剂3天后,溃疡消失,发生蜕皮。连续使用1周后,诸 症消失,肿块消散,创面愈合,治愈。随访至今未复发,未留下色斑和瘢痕。
[0031] 实施例3防治冻疮的蛇油膏剂,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为 160g):侧柏叶9份,地梢瓜7份,绞股蓝9份,干姜4份,倒生根8份,红天葵5份,白冷草8份,斑 鸠木5份,胡桃油9份,半边旗10份,杜:果叶7份,冻绿刺6份,沙冬青8份,羊角拗4份,百脉根7 份,蛇油105份。
[0032] 上述防治冻疮的蛇油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胡桃油置于锅中烧热,将干姜切碎,放入锅中,炸至黄香,沥干油,晒干,粉碎成细 末,过200目筛; (2 )将红天葵、斑鸠木、冻绿刺、沙冬青和羊角拗除去杂质,洗净,置沸水中煮10分钟,沸 水的量为红天葵、斑鸠木、冻绿刺、沙冬青和羊角总重量的16倍,取出药渣,置恒温干燥箱70 °C干燥14小时,粉碎成细末,过200目筛, (3) 将侧柏叶、地梢瓜、绞股蓝、倒生根、白冷草、半边旗、杖:果叶和百脉根混合,粉碎成 粗粉,过30目筛,置于真空干燥箱中,60°C干燥,干燥13小时,取出,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 (4) 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所得充分混匀,加入到蛇油中,调匀成膏状,装入无 菌瓶中,密封即得。
[0033] 典型病例二:朱XX,男,27岁。患者患冻疮5年余。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手上有冻疮的 症状,以后,逐渐的出现在身体的多个部位。有时会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曾用药物治疗,但 只能暂时缓解病情,过后,冻疮又会复发,且加重。后经多方打听,来我处就诊。患者手背、耳 廓、足趾处出现皮损,皮肤已破,有溃疡面,上有黏液脓血附着,痒感明显,遇热后加剧,伴有 疼痛。使用本实施例所得防治冻疮的蛇油膏剂4天后,溃疡消失,发生蜕皮。连续使用1周后, 诸症消失,创面愈合,治愈。随访至今未复发,未留下色斑和瘢痕。
[0034] 实施例4防治冻疮的蛇油膏剂,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为 160g):侧柏叶12份,地梢瓜10份,绞股蓝11份,干姜6份,倒生根11份,红天葵7份,白冷草12 份,斑鸠木8份,胡桃油11份,半边旗12份,杧果叶9份,冻绿刺8份,沙冬青10份,羊角拗6份, 百脉根9份,蛇油110份。
[0035] 上述防治冻疮的蛇油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胡桃油置于锅中烧热,将干姜切碎,放入锅中,炸至黄香,沥干油,晒干,粉碎成细 末,过200目筛; (2 )将红天葵、斑鸠木、冻绿刺、沙冬青和羊角拗除去杂质,洗净,置沸水中煮13分钟,沸 水的量为红天葵、斑鸠木、冻绿刺、沙冬青和羊角总重量的18倍,取出药渣,置恒温干燥箱76 °C干燥14小时,粉碎成细末,过200目筛, (3) 将侧柏叶、地梢瓜、绞股蓝、倒生根、白冷草、半边旗、杖:果叶和百脉根混合,粉碎成 粗粉,过50目筛,置于真空干燥箱中,68°C干燥,干燥15小时,取出,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 (4) 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所得充分混匀,加入到蛇油中,调匀成膏状,装入无 菌瓶中,密封即得。
[0036]典型病例三:王XX,女,35岁。8年前,因天气寒冷,患者双手冻伤,开始时双手肿胀、 泛红,伴有瘙痒。采用温水浴、外用药物等方式,收效甚微。第二年开始长硬包,到后来硬包 破了,皮肤皲裂了,流血流脓,双手一到冬天就变得惨不忍睹,多处就医,未能治愈。经多方 了解,前来我处诊治。患者皮肤已破,脓水淋漓,伴有疼痛,皮色紫暗,恶寒,口干,舌红,苔 黄,脉弦数。使用本实施例所得防治冻疮的蛇油膏剂4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连续使用1 周后,诸症消失,治愈。随访至今未复发,未留下色斑和瘢痕。
[0037] 实施例5防治冻疮的蛇油膏剂,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为 160g):侧柏叶11份,地梢瓜8份,绞股蓝10份,干姜5份,倒生根9份,红天葵6份,白冷草10份, 斑鸠木7份,胡桃油10份,半边旗11份,杧果叶8份,冻绿刺7份,沙冬青9份,羊角拗5份,百脉 根8份,蛇油108份。
[0038] 上述防治冻疮的蛇油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胡桃油置于锅中烧热,将干姜切碎,放入锅中,炸至黄香,沥干油,晒干,粉碎成细 末,过200目筛; (2 )将红天葵、斑鸠木、冻绿刺、沙冬青和羊角拗除去杂质,洗净,置沸水中煮12分钟,沸 水的量为红天葵、斑鸠木、冻绿刺、沙冬青和羊角总重量的17倍,取出药渣,置恒温干燥箱72 °C干燥14小时,粉碎成细末,过200目筛, (3) 将侧柏叶、地梢瓜、绞股蓝、倒生根、白冷草、半边旗、杖:果叶和百脉根混合,粉碎成 粗粉,过40目筛,置于真空干燥箱中,65°C干燥,干燥14小时,取出,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 (4) 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所得充分混匀,加入到蛇油中,调匀成膏状,装入无 菌瓶中,密封即得。
[0039]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侧柏叶:基原:为柏科植物侧柏的枝梢与叶。药性:苦;涩;性微寒。归肺、肝、大肠经。功 用主治:凉血止血;止咳祛痰;祛风湿;散肿毒。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下血; 崩漏不止;咳嗽痰多;风湿痹痛;丹毒;痄腮,烫伤。
[0040] 地梢瓜:基原: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蘑科植物细叶白前的全草。药性:味甘;性凉。归 肺经。功用主治:补肺气;清热降火;生津止渴;消炎止痛。主虚火上炎;咽喉疼痛;气阴不足; 神疲健忘;虚烦口渴;头昏失眠;产后体虚;乳汁不足。
[0041] 绞股蓝:基原:为萌芦科植物绞股蓝的全草。药性:苦、微甘,凉。归肺、脾、肾经。功 用主治:清热,补虚,解毒。主体虚乏力,虚劳失精,白细胞减少症,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慢 性胃肠炎,慢性气管炎。
[0042] 干姜:基原: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药性: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功用主治: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0043]倒生根:基原:为蔷薇科植物插田泡的根。药性:苦、涩,平,无毒。归肝、肾经。功用 主治:活血止血,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骨折,月经不调,吐血,衄血,风湿痹痛,水肿,小便 不利,瘰疬。
[0044] 红天葵:基原:为秋海棠科植物紫背天葵的球茎或全株。药性:味甘,性凉。功用主 治:清热凉血;止咳化痰;解毒消肿。主外感高热;中暑;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疔疮;瘰疬;疥 癣;烫火伤;跌打瘀痛。
[0045] 白冷草:基原:为凤仙花科植物细柄凤仙花的根及根茎。药性:辛;苦;微温。功用主 治:理气活血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
[0046] 斑鸠木:基原:为菊科植物茄叶斑鸠菊的根或茎、叶。药性:味甘;苦;性凉。功用主 治:润肺止咳;祛风止痒。主咽喉肿痛;肺结核咳嗽;咯血;支气管炎;胃肠炎;风湿痹痛;外伤 出血;皮肤瘙痒。
[0047] 胡桃油:基原: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种仁的脂肪油。药性:辛;甘;性温。功用主治:温 补肾阳;润肠;驱虫;止痒;敛疮。主肾虚腰酸;肠燥便秘;虫积腹痛;聘耳出脓;疥癣;冻疮;狐 臭。
[0048] 半边旗:基原:为凤尾蕨科植物半边旗的全草或根茎。药性:苦;辛;凉。归肝;大肠 经。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