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胃下垂的托胃康复带及配合使用的脐疗药包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33026阅读:来源:国知局
:辛、甘、平,归肺、脾、胃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0028]升麻:甘、辛、微寒,归脾、胃、肺、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0029 ]玫瑰花:甘、味苦、温,归肝、胃经,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0030]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0031 ] 麝香:辛、温,归心、脾经,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0032]本发明脐疗药包所采用具有芳香气味易于脐部吸收的中草药,用药量少,配制方便;脐部给药;使用简便。诸药均为温热芳香之品,有温通经脉之效,气味辛香,易于通过脐部吸收,直达病所。其中,肉桂、干姜有温通脾阳,助胃升提之功效,为君药;青皮、玫瑰花行气效积化滞,红花、麝香活血祛瘀,莱菔子消食导滞,共为臣药,升麻升举阳气,为使药。诸药同用,共奏温补脾胃,化瘀消滞,升举阳气的功效。本发明临床疗效显著;制成药液,喷雾肚脐,效果更佳。
[0033]穴位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主治疾病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等。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其应用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升胃穴在脐侧2指寸的天枢穴上方2寸处,用于治疗胃下垂。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主治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上述中脘、升胃、气海、关元等穴位均是治疗脾肾疾病的重要穴位,通过穴位按摩,达到补益脾肾补先天充后天,托胃体于常位之目的。
[0034]祖国医学认为,胃下垂是由于中气下陷,升降失常,胃肠功能失调呈现正虚邪实或本虚标实之象,中气下陷脏腑虚损为本,其中以脾虚气陷或胃阴匮乏为主,气滞、淤血、食积、痰饮内阻为标。本发明人根据胃下垂多见于体型瘦长,腹壁松弛,腹肌瘦薄者,或为经产妇,慢性消耗性疾病,多次手术后及长期卧床者的情况分析,除中气下陷外,或先天禀赋异常,或久病及肾,均有元气耗伤的病理机制在里边,所以补虚在补中益气的同时,注意同补肾元。脐疗药包温补脾胃,化瘀消滞,升举阳气,穴位按摩补益脾肾补先天充后天,实现治疗胃下垂的目的。
[0035]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6]1、结构设计合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托胃康复带,包括腹带、置药袋、脐疗药包、若干个磁化按摩钢珠、弹性连接布、自粘布、第一产热板、第一温控器以及电池。病人穿带好后,通过腹带的适度压迫腹腔,可增加腹腔压力,迫使胃体上纳,减轻胃膈韧带、胃肝韧带、脾胃韧带的牵拉,有助于松弛的韧带恢复正常的紧张度,有助于胃下垂的恢复。
[0037]2、脐疗药包肚脐给药,疗效好:通过托胃康复带的内侧中央设置的置药袋,内置脐疗药包,脐疗药包与病人的肚脐(神阙穴)紧密接触,通过肚脐及其周围的皮肤吸收脐疗药包内用于治疗胃下垂的药剂;达到益气提胃、祛瘀导滞的作用;特别是将药物气化后,更易于将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肚脐及周边皮肤吸收,更有利于药效发挥。不仅如此第一产热板产生热量,对病人的肚脐及其周围部位进行灸疗,且产生的热量还会促进肚脐及其周围皮肤对脐疗药包内药剂的吸收。
[0038]3、设置磁化钢珠配合穴位按摩:当人体运动时,有节奏的呼吸运动及腹肌舒缩运动会带动腹带内侧的磁化按摩钢珠与病人的皮肤之间产生摩擦运动,从而对中脘穴、升胃穴、天枢穴、气海穴以及关元穴进行按摩,达到补益脾肾,以托胃于正常位置,其中中脘穴、升胃穴以补脾调胃为主,气海穴、关元穴以补肾为主,有补肾充脾、补先天以充后天之意。
[0039]4、本发明集多重作用于一体,疗效确切:通过腹带本身的提高腹腔内压、脐疗药物的外敷药力渗透、第一产热板的灸疗以及磁化钢珠的按摩的综合作用达到治疗胃下垂的目的。且通过第二产热板对病人腰部的命门、肾俞、气海俞穴热疗,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本发明具有可靠、高效、简便以及费用低廉的特点,患者自己就能操作,不影响工作,容易长期坚持使用,值得临床推广。经过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7 %以上。
[0040]下面结合临床治疗情况,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疗效。
[0041 ] I临床资料
[0042]1.1诊断标准胃下垂是指站立位时胃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的病症。X线钡餐透视为胃下垂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胃下垂程度以胃小弯切迹低于髂脊连线水平l-5cm为轻度、6-10cm为中度、Ilcm以上为重度。本次观察病例均以胃下垂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肿瘤、心肺功能不全、慢性虚弱性疾病导致的胃下垂除外。
[0043]1.2病例资料观察病例共220例,均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消化内科门诊及病房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10例,完成观察104例,中途退出6例。104例中男性41例,女性63例,年龄21-59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4.9年,临床分级(根据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的程度):轻度41例,中度45例,重度18例。对照组110例,完成观察102例,中途退出8例。102例中男性38例,女性64例,年龄20-60岁,病程7个月?6.8年,平均病程4.7年,临床分级:轻度40例,中度44例,重度1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0044]2治疗方法
[0045]两组均要求少食多餐,餐后平卧20分钟。应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加强腹肌锻炼。对照组每日口服补中益气丸9克,每日两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托胃康复带治疗,方法:患者餐后活动时,将药包放入置药包内,患者正确佩带,要求下端稍紧而上部稍松,用餐及卧床时取下,三天更换一次药包,使用2个月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0046]3 结果
[0047]3.1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钡餐透视胃小弯在髂嵴线以上。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钡餐透视胃下垂程度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钡餐透视无明显改塞口 ο
[0048]3.2治疗结果对照组病例经3个疗程治疗,治愈26例,好转39例,无效37例,治愈率25.5%,总有效率63.7%o治疗组病例经3个疗程治疗,治愈54例,好转47例,无效3例,治愈率51.9%,总有效率97.1 %。两组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意义。同时显示胃下垂程度越重,腹带使用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0049]4 体会
[0050]胃下垂病程进展缓慢,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胃体下垂程度呈正相关,治疗中,即使处置得当,病情的恢复时间也相对较长。本病中医治疗有其优势,临床实践证明,服药配合针灸等多种疗法治疗较单一疗法治疗疗效要好,服用中成药结合一种简单易行的疗法是患者能够长期坚持治疗乃至痊愈的关键。本发明便是根据上述临床需要而设计。
[0051]祖国医学认为,胃下垂是由于中气下陷,升降失常,胃肠功能失调呈现正虚邪实或本虚标实之象,中气下陷脏腑虚损为本,其中以脾虚气陷或胃阴匮乏为主,气滞、淤血、食积、痰饮内阻为标。本发明根据胃下垂多见于体型瘦长,腹壁松弛,腹肌瘦薄者,或为经产妇,慢性消耗性疾病,多次手术后及长期卧床者的情况分析,除中气下陷外,或先天禀赋异常,或久病及肾,均有元气耗伤的病理机制在里边,所以补虚在补中益气的同时,注意同补肾元。中脘,升胃穴及气海、关元均是治疗脾肾疾病的重要穴位,腹带内侧的按摩磁化钢珠,通过按压按摩该穴位,达到补益脾肾补先天充后天,托胃体于常位之目的。
[0052]神阙穴,是人先天之本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