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9791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骨坏死,是指人体骨骼活组织成份坏死。中医学把骨坏死称之为骨蚀症。人体很多部位,都会引起骨坏死,骨坏死的原因很多,在临床常以股骨头坏死最多见。股骨头坏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在很长一段时间病人无明显症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髋部不适或疼痛,劳累后或久行后疼痛明显,休息后缓解,股骨头坏死发病过程中,常伴有腰骶部或膝关节疼痛。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制剂种类繁多,但是药效各异,大多数存在着疗程长,见效缓慢,且不能彻底治愈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的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炒白术15-20、怀牛膝12-18、老鸦花藤10-15、当归16-22、红花11-17、三七14-19、菟丝子15-20、醋鳖甲10-15、地骨皮20-25、鸟巢蕨5-10、陈皮8-14、茯苓10-15、煅龙骨22-26、巴戟天15-20、淫羊藿12-18、毛姜9-14、黄芪20-25、煅牡蛎10-15、川续断16-22、鱼尾葵根7-13、枸杞15-20、甘草11-17、砂仁 13-19。
[0006]优选地,一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炒白术16、怀牛膝14、老鸦花藤12、当归18、红花13、三七16、菟丝子18、醋鳖甲12、地骨皮22、鸟巢蕨7、陈皮12、茯苓13、煅龙骨24、巴戟天17、淫羊藿16、毛姜11、黄芪23、煅牡蛎11、川续断19、鱼尾葵根9、枸杞18、甘草14、砂仁16。
[0007]—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I)将炒白术、当归、三七、菟丝子、茯苓、煅牡蛎、煅龙骨、枸杞、砂仁混合均匀,粉碎,过300-400目筛;
[0009](2)将余下原料混合均匀,粉碎,过80-120目筛,加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加8-12倍量的水,第二次加6-9倍量的水,每次煎煮提取1.5-2.5h,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
[0010](3)将步骤(I)制得的粉末与步骤(2)制得的浸膏混合均匀,制粒,低温干燥,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2]本发明利用中医补益肝肾,壮骨伸筋原理结合每味中药的性味进行组合,以促进坏死骨的清除,及骨的再生,且疗效显著,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能解决骨坏死患者不愿手术不想手术的忧虑,有效率达95 %以上,治愈率达90 %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
[0014]—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制成:炒白术15、怀牛膝
12、老鸦花藤10、当归16、红花11、三七14、菟丝子15、醋鳖甲10、地骨皮20、鸟巢蕨5、陈皮8、茯苓10、煅龙骨22、巴戟天15、淫羊藿12、毛姜9、黄芪20、煅牡蛎10、川续断16、鱼尾葵根7、枸杞15、甘草11、砂仁13。
[0015]—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I)将炒白术、当归、三七、菟丝子、茯苓、煅牡蛎、煅龙骨、枸杞、砂仁混合均匀,粉碎,过300目筛;
[0017](2)将余下原料混合均匀,粉碎,过80目筛,加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每次煎煮提取1.5h,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
[0018](3)将步骤(I)制得的粉末与步骤(2)制得的浸膏混合均匀,制粒,低温干燥,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0019]实施例2
[0020]—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制成:炒白术16、怀牛膝14、老鸦花藤12、当归18、红花13、三七16、菟丝子18、醋鳖甲12、地骨皮22、鸟巢蕨7、陈皮12、茯苓13、煅龙骨24、巴戟天17、淫羊藿16、毛姜11、黄芪23、煅牡蛎11、川续断19、鱼尾葵根9、枸杞18、甘草14、砂仁16。
[0021]—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I)将炒白术、当归、三七、菟丝子、茯苓、煅牡蛎、煅龙骨、枸杞、砂仁混合均匀,粉碎,过350目筛;
[0023](2)将余下原料混合均匀,粉碎,过100目筛,加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每次煎煮提取2h,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的浸膏;
[0024](3)将步骤(I)制得的粉末与步骤(2)制得的浸膏混合均匀,制粒,低温干燥,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0025]实施例3
[0026]—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制成:炒白术20、怀牛膝18、老鸦花藤15、当归22、红花17、三七19、菟丝子20、醋鳖甲15、地骨皮25、鸟巢蕨10、陈皮14、茯苓15、煅龙骨26、巴戟天20、淫羊藿18、毛姜14、黄芪25、煅牡蛎15、川续断22、鱼尾葵根
13、枸杞20、甘草17、砂仁19。
[0027]—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I)将炒白术、当归、三七、菟丝子、茯苓、煅牡蛎、煅龙骨、枸杞、砂仁混合均匀,粉碎,过400目筛;
[0029](2)将余下原料混合均匀,粉碎,过120目筛,加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加12倍量的水,第二次加9倍量的水,每次煎煮提取2.5h,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
[0030](3)将步骤(I)制得的粉末与步骤(2)制得的浸膏混合均匀,制粒,低温干燥,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0031]典型病例:
[0032]病例1:潘某,男,42岁。2013年4月22日初诊。主诉:腰髋部酸痛伴随着双下肢关节疼痛、足跟痛I月余。经X线摄片等一系列检查报告,西医的诊断结果是为股骨头坏死,遂求中医诊治。刻诊:腰髋部酸痛,步履困难,伴随有双下肢的关节疼痛、足跟痛,活动后尤甚,尿频,大便不爽,舌质暗,苔薄腻,脉象细弦。于是给服本发明胶囊,服药10天后,双下肢的伴随疼痛感及髋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足跟痛消失,继服2周后,诸症消失,痊愈。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0033]病例2:王某,男,33岁,2012年12月19日初诊。主诉:左髋关节疼痛、行走困难I年余,加重4月,遂来我处检查。体查:左髋部腹股沟中点上方及髋关节后方深压痛(++),大腿内收肌群痉挛,内收肌群起止点处压痛,左髋屈曲100°外展10° “4”字试验阳性。X线显示:左侧股骨头上部半月状软骨下断裂、股骨头软骨下骨小梁与软骨分离,股骨头骨皮质断裂、硬化性死骨形成、股骨头内囊状改变,呈块状及带状骨密度增高,以股骨头内侧部明显,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变扁且有部分塌陷。诊断:左髋关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V期。于是给服本发明胶囊,口服中药3月后复诊,患者自述疼痛明显减轻,查左髋局部深压痛(++),内收肌痉挛减轻,X线片复查:左侧股骨头囊状低密度区缩小,硬化性死骨部分吸收,骨小梁部分形成,密度尚可,骨质断裂层部分修复。于是给服本发明胶囊,服药2周后,疼痛显著减轻,可行走、下蹲,继续服药4周后,疼痛完全消失,行走、下蹲正常,大腿内收肌群无痉挛,复查正常。随访I年,未见复发。病例3:李某,男,27岁,2011年9月8日初诊。主诉:2年前开始出现左髋部疼痛,左侧大腿下段内侧,有放射痛,左髋关节活动受限,摄X片:左侧的股骨头坏死,左髋关节半脱位。门诊对症支持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好转。但之后患者左髋部疼痛反复。经人介绍来我处治疗,检查:脊柱、双上肢及双下肢未见明显畸形,左髋部皮温略低,左髋部、左侧腹股沟压痛明显,左侧大腿下段内侧牵扯痛,左下肢肌力4级,左下肢远端血供未见明显异常,左侧“4”字试验阳性。于是给服本发明胶囊,服药3周后,左髋部疼痛减轻,继续服药3周后,左髋部疼痛消失,复查正常。随访I年,未见复发。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炒白术15-20、怀牛膝12-18、老鸦花藤10-15、当归16-22、红花11-17、三七14-19、菟丝子15-20、醋鳖甲10-15、地骨皮20-25、鸟巢蕨5-10、陈皮8-14、茯苓10-15、煅龙骨22-26、巴戟天15-20、淫羊藿12-18、毛姜9-14、黄芪20-25、煅牡蛎10-15、川续断16-22、鱼尾葵根7-13、枸杞15-20、甘草 11-17、砂仁 13-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炒白术16、怀牛膝14、老鸦花藤12、当归18、红花13、三七16、菟丝子18、醋鳖甲12、地骨皮22、鸟巢蕨7、陈皮12、茯苓13、煅龙骨24、巴戟天17、淫羊藿16、毛姜11、黄芪23、煅牡蛎11、川续断19、鱼尾葵根9、枸杞18、甘草14、砂仁1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炒白术、当归、三七、菟丝子、茯苓、煅牡蛎、煅龙骨、枸杞、砂仁混合均匀,粉碎,过300-400 目筛; (2)将余下原料混合均匀,粉碎,过80-120目筛,加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加8-12倍量的水,第二次加6-9倍量的水,每次煎煮提取1.5-2.5h,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将步骤(I)制得的粉末与步骤(2)制得的浸膏混合均匀,制粒,低温干燥,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中药胶囊,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炒白术15-20、怀牛膝12-18、老鸦花藤10-15、当归16-22、红花11-17、三七14-19、菟丝子15-20、醋鳖甲10-15、地骨皮20-25、鸟巢蕨5-10、陈皮8-14、茯苓10-15、煅龙骨22-26、巴戟天15-20、淫羊藿12-18、毛姜9-14、黄芪20-25、煅牡蛎10-15、川续断16-22、鱼尾葵根7-13、枸杞15-20、甘草11-17、砂仁13-19。本发明利用中医补益肝肾,壮骨伸筋原理结合每味中药的性味进行组合,以促进坏死骨的清除,及骨的再生,且疗效显著,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能解决骨坏死患者不愿手术不想手术的忧虑,有效率达95%以上,治愈率达90%以上。
【IPC分类】A61K35/586, A61K36/9064, A61K35/02, A61K9/48, A61P19/08, A61K35/618
【公开号】CN105663984
【申请号】CN201610105351
【发明人】李俊宇
【申请人】太和县中医院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