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917644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治疗呼吸病的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中药成份组成的治疗咳嗽的 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范畴。 技术背景
[0002] 咳嗽是一种常见病、慢性病,往往由咳嗽日久转变为哮喘病、肺心病。
[0003] 本发明以据伤寒杂症论,五饮症(支饮、留饮、悬饮、痰饮、水饮)方论加减化裁而来 至清代名医陈修园所述"肺如钟,撞则鸣"的咳嗽发病机理,内伤外感都可引发咳嗽。咳嗽日 久均可诱发哮喘。感冒为百病之源,肺先受邪,先清其肺,后固其肾,慎防子盗母气、水漫金 山,引发咳嗽。
[0004] 我国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呼吸"。这里所说的"气",一方面是指呼吸之气,一方 面是指肺和其他脏腑表现在呼吸方面的功能。"肺开窍于鼻及咽喉,外合皮毛"。《素问.咳 论》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说的是肺通过鼻咽部和皮肤 毛窍与外界相通,犹如一道屏障,主管人体的防御机能。哮喘发作时邪盛于肺,但疾病的根 源则与肾和脾有关,这是因为肺主气而司呼吸,但气的本在肾,肾虚则不能纳气,致使上下 之气交接失常,〈〈类证治裁》所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 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说明了"肺主气,肾纳气,气出于肺而根于肾"的 肺肾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哮喘患者的辨证也可常见肾气虚者。肺是"贮痰之器",而脾是"生 痰之源",如果脾失健运,则聚液成痰,上阻于肺而引发哮喘,<α正治心得》云:"肺为气之 主,而脾则肺之母也,脾肺有亏则气化不足,不足则短促而喘。"脾肾中尤以肾气的盛衰于哮 喘的进退有更重要的作用。
[0005] 现有技术中治疗咳嗽的中药也较多,如公开号CN105343131A公开日2016.02.24 公开了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的中药粉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备而 得:五味子40份、石吊兰38份、核桃仁38份、桔梗38份、薏苡仁35份、远志35份、地黄30份、板 蓝根30份、麻黄30份、茯苓25份、蒲公英25份、女贞子25份、银杏叶20份、山药20份、罗汉果20 份、紫苏叶15份、百部15份、杏仁15份、麦冬10份、甘草10份、桂枝10份、山楂10份、车前子10 份、桑叶10份、枸杞子10份、泽兰10份。该专利配方原料药较多,成本较高,治疗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0006]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 咳嗽的中药,遣方组药精简,具有集宣肺解表,温阳化气,扶正培本,通调气机的功效,治疗 效果好。
[0007]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治疗咳嗽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可有效保证配方中药 的药物疗效。
[0008]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 于由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构成;紫苏叶10 - 40份、大浮萍10 - 30份、粉丹皮6 - 30份、大生地 10 - 30份、甜杏仁10 - 30份、旋复花6 - 20份、生甘草5 - 20份、制麻黄5 - 30份、炒苍术10 - 40份、山萸肉10 - 30份、蛤蚧1对一20对、墓头回10 - 30份。
[0009] 优选的,治疗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构成;紫苏叶30份、 大浮萍20份、粉丹皮20份、大生地20份、甜杏仁20份、旋复花15份、生甘草10份、制麻黄20份、 炒苍术30份、山萸肉20份、蛤蚧15对、墓头回20份。
[0010] -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方法制成: 1) 按配方重量份将大浮萍、大生地、制麻黄、旋复花、炒苍术、墓头回经常规水提取工艺 提取成浸膏细粉; 2) 按上述重量比将紫苏叶、粉丹皮、甜杏仁、生甘草、山萸肉、蛤蛤分别研成细粉与上述 浸膏细粉混合搅拌均匀,制成中药水丸、蜜丸或胶囊剂。
[0011] 每天3次,每次5粒。
[0012] 本发明根据本人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伤寒杂病论五饮症方论加减化裁而来。集 宣肺解表,温阳化气,扶正培本,通调气机。方中紫苏叶、大浮萍宣肺解表,制麻黄、炒苍术具 有升发少阴之阳气,宣肺行水,粉丹皮、大生地滋阴凉血,杏仁、甘草润肺和中,山萸肉、蛤蚧 扶正固本,旋复花、墓头回具有旋转气机作用,整体起到升降浮沉左旋右转,上通肺,下达 肾,起到化饮止咳作用。
[0013] 具体的各原料中药的药性如下: 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解鱼蟹毒。用 于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脆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阴;食鱼蟹中毒。 《纲目》:紫苏,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胎; 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芎、当归,则和血、散血;同木瓜、厚 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则消痰定喘。
[0014] 大浮萍:性味辛、寒,入肺经,主治: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治时行热病,斑疹 不透,风热瘾疹,皮肤瘙痒,水肿,癃闭,疮癣,丹毒,烫伤。张寿顾:〃浮萍,轻浮最甚,故上宣 肺气,外达皮毛,发汗泄热,下通水道,《本经》、《别录》、大明诸家主治,无不在此范围之内。 然不仅专入气分,而兼清血热,故《圣济》以治吐血不止,《圣惠方》又治鼻衄,濒湖以治目赤、 口疮,既善清火,而又导热下行,其效良捷。近人止以为发汗之药,而不知清热正其专长,殊 觉未尽其用。且其质最轻,气味皆薄虽曰发汗,性非温热,必无过汗之虑。〃 粉丹皮: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根含牡丹 酚、牡丹酚甙、牡丹酚原甙(牡丹酚甙十阿拉伯糖)、芍药甙。尚含挥发油0.15~0.4%及植物 甾醇等。药理作用:(1)抑菌作用:牡丹皮提取物在试管内对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牡丹皮对痢疾杆菌、伤寒 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牡丹酚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抑 制作用。牡丹皮浸液在使馆内对铁锈色小芽孢杆菌等10种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2)消 炎作用:对由鹿角菜胶、右旋糖酐、醋酸作致炎剂时引起的大鼠右足跖肿,有明显的抑菌作 用。口服牡丹酚对右旋糖酐与醋酸性足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更强;牡丹皮甲醇提取物及水 溶部、正丁醇提取物与硅胶层析得的芍药甙衍生物部分,均对大鼠足跖鹿菜肿胀,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牡丹酚磺酸钠对大鼠甲醛性关节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对蛙心有洋地黄样作用。(4)对中枢的作用:牡丹酚可使动物自发活动明 显减少,并随剂量加大而作用增强;对咖啡因引起的小鼠自发活动的增加也有明显的抑制 作用。(5)解热作用:牡丹酚与氨基比林一起使用,能明显降低小鼠直肠温度,牡丹酚随剂量 增大而降温作用加强;伤寒疫苗静脉注射引起小鼠发热,口服牡丹酚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6)抗惊厥作用:牡丹酚对大鼠最大电休克的强直性痉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牡丹酚、眠尔 通均能明显抑制戊四氮引起的强直,但对其引起的痉挛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牡丹酚尚能使 戊四氮致死的时间延长;烟碱诱发的小鼠产生痉挛,大多数出现强直,牡丹酚与苯巴比妥均 明显抑制强直作用,并使致死时间延长,但对烟碱诱发无影响。(7)对血液成分的影响:牡丹 皮提取物及芍药酚能抑制环氧化酶反应,使血栓素 A2的合成减少,从而具有抗凝血作用。 (8)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牡丹皮甲醇提取物、牡丹酚、正丁醇可溶部分及可溶部分分离得到 的单萜甙类,能增强雄小鼠肝脏枯否氏细胞吞噬碳粒的作用,增强腹腔浸出液的细胞数;与 阳性对照药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剂酵母多糖一样,能明显缩短体内碳粒子廓清时间。
[0015] 大生地:也叫生地黄、生地、地黄,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为清凉滋润之品,擅长 于滋阴清热凉血。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主要用于瘟病热入营血症;血热妄行吐 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诸出血症;还治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的阴虚症;对 于阴虚肠躁便秘可引起增水行舟的作用。因本药寒滑腻滞,脾虚食少便溏及温滞中满者忌 用。
[0016] 甜杏仁:性味,《本萆便读》:〃味甘,性平。〃。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肺、大肠二 经。〃。功能主治润肺,平喘。治虚劳咳喘,肠燥便秘。《现代实用中药》:〃有滋润性,内服具轻 泻作用,并有滋补之效。外用常用于表皮剥脱时作敷料,呈保护作用。〃。《四川中药志》:〃能 润肺宽胃,祛痰止咳。治虚劳咳嗽气喘,心腹逆闷,尤以治干性、虚性之咳嗽最宜。〃。
[0017]旋复花:性味咸、温。归经:入肺、肝、胃经。功能主治: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 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鲠,噫气不除,大腹水肿。《滇南本草》:"祛 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 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