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917659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细菌性阴道炎(BV)是一种由阴道加特纳菌和一些压氧菌的混合感染,导致阴道内 微生态平衡失调,引起的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有鱼腥臭味及外阴瘙痒灼热的综合征,可分 为嗜血杆菌性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压氧菌性阴道病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等。本病也 可通过性接触传染,在性关系混乱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脓球, 找到致病菌。10%~50%的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自诉有鱼腥臭味的灰白色的白带,阴道灼 热感、瘙痒。
[0003]白带增多并不是本病的特有症状,如淋病、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都可以出 现白带增多的临床症状。本病患者多为育龄妇女,起病缓慢,自觉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 白带增多。阴道分泌物检查有如下特点:PH值达5.0~5.5,比正常高。白带为灰色或灰绿色, 均质如面糊样黏稠度,可有气泡。有烂鱼样恶臭。妇女月经后或性交后恶臭加重,性伴侣生 殖器也可发出同样的恶臭味。合并滴虫或念珠菌感染者可出现外阴瘙痒、阴道烧灼感或性 交疼痛等。本病常可合并其他阴道性传播疾病,其临床表现可受到合并症的影响而有所不 同。当合并淋球菌感染时,阴道分泌物表现为明显脓性并可出现尿痛、排尿困难等尿路刺激 症状;合并滴虫感染时,可出现泡沫状阴道分泌物,瘙痒加剧,呈奇痒;合并念珠菌感染时, 阴道分泌物可呈现为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0004] 目前,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多以西药治疗为主,但效果不佳,有一定的副作用,且价 格较高,容易反复发作,而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在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方面具有悠久的历 史,因此选择一种药物来治疗细菌性阴道炎能彻底解决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 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祛湿止痒、清热解毒、杀菌止带之功效,对 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具有独特疗效,且疗效显著,治愈后不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 服药期间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奇效实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7] -种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 为: 牡荆叶25~49份葛蕈24~48份番泻叶23~47份诃子23~47份 广藿香22~46份鬼针草22~46份槐技21~45份何首乌20~44份
[0008] 黄根20~44份黑面叶19~43份淮通18~42份梨皮18~42份 芦荟叶18~42份廊茵16~40份莲蓬草14~38份痢止蒿14~38份c·
[0009]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牡荆叶29~45份葛蕈28~44份番泻叶27~43份诃子27~43份 广蕾香26~42份鬼针草26~42份槐枝25~41份何首乌24~40份
[0010] 黄根24~40份黑面叶23~3:9份淮通22~38份梨皮22~38份 芦荟叶22~38份廊茵20~36份莲蓬草18~34份痢止蒿18~34份。 [0011]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牡荆叶33~41份葛蕈32~40份番泻叶31~39份诃子31~39份 广藿香30~38份鬼针草30~38份槐枝29~37份何首乌28~36份
[0012] 黄根28~36份黑面叶27~35份淮通26~34份梨皮26~34份 芦荟叶26~34份廊茵24~32份莲蓬草22~30份痢止蒿22~30份。
[0013]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牡荆叶37份葛蕈36份番泻叶35份诃子35份
[0014] 广藿香34份鬼针草34份槐枝33份何首乌32份 黄根32份黑面叶31份淮通30份梨皮30份
[0015] 芦荟叶30份廊茵28份莲蓬草26份痢止蒿26份。
[0016] -种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17] (1)将牡荆叶、鬼针草和芦荟叶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 用;
[0018] (2)将葛蕈、番泻叶、诃子、广藿香、黑面叶、淮通、梨皮、莲蓬草和痢止蒿洗净,放入 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 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 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19] ⑶将槐枝和廊茵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0020] (4)将何首乌和黄根洗净,浸入5倍量的60 %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 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0021]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汁液、稠膏以及细粉制成片剂,即得所述的治疗 细菌性阴道炎的药物。
[0022]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23] 牡荆叶:味辛、苦,性平;归肺经。化湿祛痰,平喘解毒,祛风解表,杀虫止痛。主治伤 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腹痛,暑湿泻痢,脚气肿胀,风疹瘙痒,脚癣,乳痈肿痛,蛇虫咬伤。 《名医别录》载:"主久痢,霍乱转筋,血淋,下部疮,脚气肿满。"
[0024] 葛蕈:性味苦、涩,性寒;归肺、大肠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咳嗽咯血,血崩,肠 风下血,痔疮肿痛,梅毒,疗疮,小儿阴茎肿。《纲目》载:"醒酒,治酒积。"
[0025] 番泻叶:味甘、苦,性寒,有小毒;归大肠经。主治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用于热结积 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番泻叶浸液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如大肠杆 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甲型链球菌以及白色念珠和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
[0026] 诃子:味酸、苦,性平;入肺、大肠经。敛肺涩肠,下气利咽。主治久泻,久痢,脱肛,喘 咳痰嗽,久咳失音。《日华子本草》载:"消痰,下气,除烦,治水,调中,止泻痢,霍乱,奔豚肾 气,肺气喘急,消食开胃,肠风泻血,崩中带下,五膈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该品的盐酸、乙 醚提取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更强的抗菌作用,并有抗真菌的作用。
[0027] 广藿香:味辛,微温;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 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研究证实,广藿香酮体 久对白色含珠菌、新型隐球菌、黑根霉等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 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0028] 鬼针草:味苦、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清热止痢,活血止痛,用于感 冒发热,咽痛,肠痈,黄疸,疟疾,毒蛇咬伤,痒疹,跌打损伤,腰痛,关节疼痛,胃痛,噎膈,用 于腹泻,痢疾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鬼针草兼有益气健脾作用,可用于体虚无力,脾虚泄 泻。
[0029] 槐枝:味苦,性平;归心、肝经。散瘀止血,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崩漏,赤白带下, 痔疮,阴囊湿痒,心痛,目赤,挤癣。《滇南本草》载:"洗皮肤疥癞,去皮肤瘙痒之风。"
[0030] 何首乌:味甘、苦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血虚贫血,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 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现 代医学研究证实,何首乌所含的纤维蛋白具有溶解活性,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栓或 微血栓的形成,能直接减少或避免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改善、纠正并防治脑血管意外等临 床病症。
[0031] 黄根:味微苦,性凉。凉血止血,利湿退黄。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牙龈出 血,肝炎,尿路感染。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用稀醇回流提取的黄根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炭疽杆菌有高度抗菌作用,对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及福氏痢疾杆 菌有中度抗菌作用。
[0032] 黑面叶:味微苦,性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痒。根主治急性胃肠炎,扁桃体炎, 支气管炎,尿路结石,产后子宫收缩疼痛,风湿性关节炎。叶主治外用治烧烫伤,湿疹,过敏 性皮炎,皮肤搔痒,阴道炎。《陆川本草》载:"清热解毒,止泻,破积。治湿热腹痛,腹泻,鹤膝 风,跌打肿痛。"
[0033] 淮通:味苦,性寒。清热利湿,行水下乳,排脓止痛。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尿路感染, 阴道滴虫,风湿关节痛,湿疹,荨麻疹,痈肿。《云南中草药》载:"清热除湿,排脓止痛。治湿热 小便不利,尿血,阴道滴虫,湿疹,荨麻疹,风湿关节痛。"
[0034] 梨皮:味甘、涩,性凉,无毒;归肺、心、肾、大肠经。清心润肺,降火生津,解疮毒。主 治暑热烦渴,肺燥咳嗽,吐血,痢疾,疥癣,发背,疔疮。《本草再新》载:"清心降火,滋肾益阴, 主津止渴,除烦去湿。"
[0035] 芦荟叶:味苦涩,性寒。泻火通经,杀虫解毒。治白浊,尿血,妇女经闭、带下,小儿惊 痫、疳积,烫伤,痔疮,疥疮,痈肿。《南宁市药物志》载:"消疳热,杀虫积,通经,凉肝。治妇人 经闭,小儿惊痫、疳积。生用外敷,治汤火伤和痄腮。"
[0036] 廊茵:味苦、酸、微辛,性平。清热解毒,和湿止痒,散瘀消肿。主痈疮疔疖,毒蛇咬 伤,湿疹,黄水疮,带状疱疹,跌打损伤,愉、内痔外痔。《甘肃中草药手册》载:"清热解毒,理 气止痛,固脱。治小儿胎毒,胃气疼痛,子宫脱垂。"
[0037] 莲蓬草:味辛、甘、微苦,性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散结。主感冒,咽喉肿痛, 咳嗽咯血,便血,尿血,朋经不调,乳腺炎,瘰疬,痈疖肿毒,痈疮湿疹,跌打损伤,蛇咬伤。《浙 江民间常用草药》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0038] 痢止蒿:味苦,性寒。清热解素,利水通淋,散瘀止痛,驱虫。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 痢疾,黄疸,热淋,水肿,乳腺炎,脉管炎,痈疮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蛔虫病。
[003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0] 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祛湿止 痒、清热解毒、杀菌止带之功效,对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具有独特疗效,且疗效显著,治愈后不 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服药期间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奇效实用,值得临床上广泛 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42] 实施例1
[0043]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牡荆叶45g葛蕈44g番泻叶43g诃子43g 广藿香-42g鬼针草42g槐枝41g何首乌4Qg
[0044] 黄根40g黑面叶39g淮通38g梨皮38g 芦荟叶38g廊茵36g莲蓬草34g痢止蒿3紐。
[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