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脚气的泡脚水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8563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脚气的泡脚水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脚气的泡脚水及其制备工艺。所述的用于治疗脚气的泡脚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大蒜片2~4份、碘盐1~3份、苦参1~3份、土槿皮2~4份、艾草1~3份、白鲜皮1~3份、苦楝皮1~3份、五加皮0.5~1.5份、凤仙花1~3份、9%冰醋酸40~60份、0.2%水溶性氮酮0.1~0.8份和水400~600份。所述的泡脚水疗效快,效果显著,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能够有效杀灭真菌,彻底根除脚气;所述制备工艺,简单合理,易于操作。
【专利说明】
用于治疗脚气的泡脚水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脚气的泡脚水及其制备工
-H-
O
【背景技术】
[0002]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相当高。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的生长。
[0003]足癣的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
[0004]目前,市场上治疗脚气的药物种类繁多,然而,这些治疗脚气药物大都效果不佳,治疗后经常复发,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脚气。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脚气的泡脚水,疗效快,效果显著,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能够有效杀灭真菌,彻底根除脚气;本发明同时提供其制备工艺。
[0006]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脚气的泡脚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007]大蒜片2?4份、碘盐I?3份、苦参I?3份、土槿皮2?4份、艾草I?3份、白鲜皮I?3份、苦楝皮I?3份、五加皮0.5?1.5份、凤仙花I?3份、9%冰醋酸40?60份、0.2%水溶性氮酮0.I?0.8份和水400?600份。
[0008]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009]大蒜片3份、碘盐2份、苦参2份、土槿皮3份、艾草2份、白鲜皮2份、苦楝皮2份、五加皮I份、凤仙花2份、9 %冰醋酸50份、0.2 %水溶性氮酮0.5份和水500份。
[0010]其中,9%冰醋酸与0.2%水溶性氮酮均采用公知手段配制。
[0011]所述的用于治疗脚气的泡脚水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2](I)将苦参、土槿皮、艾草、白鲜皮、苦楝皮、五加皮、凤仙花、9%冰醋酸、0.2%水溶性氮酮加入到水中,100?150 °C下煎煮4?6小时,过滤,得提取液;
[0013](2)将提取液降温至40?60 °C,加入大蒜片浸泡12?24小时,浸泡时将温度控制在40?60°C,浸泡完毕,加入碘盐溶解,即得所述的治疗脚气的泡脚水。
[0014]用法及用量:水浴加热至50?60°C后,浸泡患处,每次半小时,每日一次,3天为一个疗程,用量以浸没患处为准。
[0015]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0016]大蒜片:解毒杀虫,消肿止痛,止泻止痢,治肺,驱虫,此外还有温脾暖胃。治痈疽肿毒,白秃癣疮,痢疾泄泻,肺痨顿咳,蛔虫蛲虫,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行气消积,杀虫解毒。用于感冒、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炎、饮食积滞、痈肿疮疡。
[0017]苦参:清热解毒、除湿杀虫。
[0018]土槿皮: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生育作用,抗血管生成作用,抗真菌作用,土槿皮乙酸可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
[0019]艾草:具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0020]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
[0021 ]苦楝皮: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
[0022]五加皮:具有祛风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的作用。
[0023]凤仙花: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0024]以上诸药的主治及功效均参考:中医药院校本科教材《中药学》。
[0025]以下为临床试验总结:临床试验治疗脚气患者58例。
[0026]本组病例治疗前24小时内未应用治疗脚气药物,I月内未应用抗生素。
[0027]脚气的症状: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
[0028]治疗方案:使用实施例泡脚水浸泡患处,每次半小时,每日一次,3天为一个疗程。
[0029]治疗标准:
[0030]痊愈:3日内患处感觉轻松,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瘙痒和疼痛,脚部皮肤恢复正常。
[0031]有效:3日内患处感觉轻松,临床症状基本改善,瘙痒和疼痛基本消失,脚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
[0032]无效:与使用前差别不大,或虽有改善,但是停用后复发。
[0033]治疗结果:经统计,脚气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痊愈42例,占72.5 % ;有效14例,占24.1 % ;无效2例,占3.4%。总有效率为96.6 %。
[0034]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病例:
[0035]病例1:患者王某某,女,48岁,脚气反复发作15个月,采用多种药物进行过治疗,用药后有所改善,一旦停药就会复发,常在脚趾间起水疱,此起彼伏,疼痛,伴有剧烈瘙痒。于2014年3月5日开始使用实施例1泡脚水浸泡患处,连续浸泡3天后脚气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0036]病例2:患者徐某某,男,22岁,患脚气多年,脚丫腐烂发臭,水疱溃破,伴有黄水渗出,采用多种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效果,于2013年8月6日开始使用实施例2泡脚水浸泡患处,连续浸泡7天后脚气完全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0037]病例3:患者赵某某,女,26岁,自述患脚气两年多,脚趾间脱皮,奇痒无比,搔抓过甚发生继发感染,多方求治,未见好转,于2013年12月22日开始使用实施例3泡脚水浸泡患处,连续浸泡5天后脚气完全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0038]本发明所述的泡脚水临床使用表明有如下优点:
[0039](I)本发明所选中草药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临床显示本发明配伍具有祛湿止痒、活血通络、深度杀灭真菌的作用。多种中药材复合使用既能及时、尽快止痒,减轻痛苦,又能加快糜烂愈合,解决复发的问题。
[0040](2)大蒜片与碘盐相配伍,大蒜素与碘盐的杀菌作用协同增效,对于真菌脚气的皮肤进行深度杀灭真菌,治愈脚气,水溶氮酮增加了皮肤对泡脚水的渗透功能,让药物渗透更彻底,疗效快,效果显著,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彻底根除脚气。
[0041](3)本发明所述的泡脚水能够杀灭脚部皮肤真菌,清洁、软化角质,长期使用还具有美白效果。
[0042](4)本发明所述制备工艺,简单合理,易于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44]实施例1
[0045]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治疗脚气的泡脚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046]大蒜片3份、碘盐2份、苦参2份、土槿皮3份、艾草2份、白鲜皮2份、苦楝皮2份、五加皮I份、凤仙花2份、9 %冰醋酸50份、0.2 %水溶性氮酮0.5份和水500份。
[0047]制备方法如下:
[0048](I)将苦参、土槿皮、艾草、白鲜皮、苦楝皮、五加皮、凤仙花、9%冰醋酸、0.2%水溶性氮酮加入到水中,125°C下煎煮5小时,过滤,得提取液;
[0049](2)将提取液降温至50°C,加入大蒜片浸泡18小时,浸泡时将温度控制在50± 1°C,浸泡完毕,加入碘盐溶解,即得所述的治疗脚气的泡脚水。
[0050]实施例2
[0051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治疗脚气的泡脚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052]大蒜片2份、碘盐I份、苦参I份、土槿皮2份、艾草I份、白鲜皮I份、苦楝皮I份、五加皮0.5份、凤仙花I份、9%冰醋酸40份、0.2%水溶性氮酮0.1份和水400份。
[0053]制备方法如下:
[0054](I)将苦参、土槿皮、艾草、白鲜皮、苦楝皮、五加皮、凤仙花、9%冰醋酸、0.2%水溶性氮酮加入到水中,100°c下煎煮4小时,过滤,得提取液;
[0055](2)将提取液降温至40 °C,加入大蒜片浸泡12小时,浸泡时将温度控制在40 ± TC,浸泡完毕,加入碘盐溶解,即得所述的治疗脚气的泡脚水。
[0056]实施例3
[0057]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治疗脚气的泡脚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058]大蒜片4份、碘盐3份、苦参3份、土槿皮4份、艾草3份、白鲜皮3份、苦楝皮3份、五加皮1.5份、凤仙花3份、9 %冰醋酸60份、0.2 %水溶性氮酮0.8份和水600份。
[0059]制备方法如下:
[0060](I)将苦参、土槿皮、艾草、白鲜皮、苦楝皮、五加皮、凤仙花、9%冰醋酸、0.2%水溶性氮酮加入到水中,150°C下煎煮6小时,过滤,得提取液;
[0061 ] (2)将提取液降温至60°C,加入大蒜片浸泡24小时,浸泡时将温度控制在60 ± 1°C,浸泡完毕,加入碘盐溶解,即得所述的治疗脚气的泡脚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脚气的泡脚水,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大蒜片2?4份、碘盐I?3份、苦参I?3份、土槿皮2?4份、艾草I?3份、白鲜皮I?3份、苦楝皮I?3份、五加皮0.5?1.5份、凤仙花I?3份、9%冰醋酸40?60份、0.2%水溶性氮酮.0.1?0.8份和水400?6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脚气的泡脚水,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大蒜片3份、碘盐2份、苦参2份、土槿皮3份、艾草2份、白鲜皮2份、苦楝皮2份、五加皮I份、凤仙花2份、9 %冰醋酸50份、0.2 %水溶性氮酮0.5份和水500份。3.—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脚气的泡脚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苦参、土槿皮、艾草、白鲜皮、苦楝皮、五加皮、凤仙花、9%冰醋酸、0.2%水溶性氮酮加入到水中,100?150 °C下煎煮4?6小时,过滤,得提取液; (2)将提取液降温至40?60°C,加入大蒜片浸泡12?24小时,浸泡时将温度控制在40?.60 V,浸泡完毕,加入碘盐溶解,即得所述的治疗脚气的泡脚水。
【文档编号】A61P31/10GK105832982SQ201610321153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2日
【发明人】张云美, 戴强
【申请人】张云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