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红眼病的滴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43799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红眼病的滴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红眼病的滴剂,该滴剂由莲须、五味子、鸡骨草、鹿豆、马尾松针、冰片为原料制成,制作时,将鹿豆、五味子炙烤后粉碎,向其中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在微波下超声萃取60?65分钟,过滤得鹿豆、五味子滤液,将莲须、鸡骨草、马尾松针粉碎,按1:10的质量比加入浓度为70%的乙醇,在微波下超声萃取18?22分钟,过滤得莲须、鸡骨草、马尾松针滤液,将上述滤液混合后,进行减压精馏,收集精馏塔顶70?75℃所得馏分,与冰片混合后,得到该治疗红眼病的滴剂。本发明滴剂安全有效,对人体无副作用,滴入眼中无刺激反应,舒适度好,停用后无任何副作用。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红眼病的滴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红眼病的滴剂。
【背景技术】
[0002]红眼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眼病。其主要特征为结膜明显充血,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患者自觉患眼刺痒如异物感,严重时有眼睑沉重,畏光流泪及灼热感,有时因分泌物附着在角膜表面瞳孔区,造成暂时性视物不清,冲洗后即可恢复视力,由于炎症刺激产生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患者早晨醒来时会发觉上下睑被分泌物粘连在一起,当病变侵及角膜时,畏光,疼痛及视减退等症状明显加重,少数患者可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全身症状。目前患者治疗时多采用10%磺胺酰酰钠、0.25%氯霉素、0.5%?1.0%红霉素液或新霉素进行滴用或涂用治疗,其中磺胺酰酰钠有局部刺激性,且细菌对本品易产生耐药性,氯霉素和红霉素则对肝肾有一定损伤,而且这几种滴剂需要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单独使用治疗效果并不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红眼病的滴剂,该滴剂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
莲须30-32份(干重)、五味子4-6份(干重)、鸡骨草4-6份(干重)、鹿豆10-14份(干重)、马尾松针5-8 (干重)、冰片2-3份;
制作时,将鹿豆、五味子用微火炙烤10-15分钟,粉碎成30-40目,向鹿豆、五味子粉中按1:8的质量比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在95-98W的微波功率下超声萃取60-65分钟,过滤得鹿豆、五味子滤液;
将莲须、鸡骨草、马尾松针粉碎至80目,向莲须、鸡骨草、马尾松针粉中按1:10的质量比加入浓度为70%的乙醇,在115-120W的微波功率下超声萃取18-22分钟,过滤得莲须、鸡骨草、马尾松滤液;
将鹿豆、五味子滤液与莲须、鸡骨草、马尾松滤液混合后,在真空度为0.085mpa下进行减压精馏,收集精馏塔顶70-75°C所得馏分,与冰片混合后,得到该治疗红眼病的滴剂。
本发明滴剂安全有效,对人体无副作用,滴入眼中无刺激反应,舒适度好,停用后无任何副作用,原料经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对肺炎双球菌杆菌,流行性感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和灭杀作用,经临床验证经临床试验证明,对急性、慢性红眼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其中,急性红眼病一般滴用1-2天即可治愈,治愈率可达100%,慢性红眼病一般滴用15-20天即可治愈,治愈率可达96.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实施例所描述范围,
实施例1、一种治疗红眼病的滴剂,该滴剂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 莲须30份(干重)、五味子4份(干重)、鸡骨草4份(干重)、鹿豆10份(干重)、马尾松针5(干重)、冰片2份;
制作时,将鹿豆、五味子用微火炙烤10分钟,粉碎成30目,向鹿豆、五味子粉中按1:8的质量比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在95W的微波功率下超声萃取60分钟,过滤得鹿豆、五味子滤液;
将莲须、鸡骨草、马尾松针粉碎至80目,向莲须、鸡骨草、马尾松针粉中按1:10的质量比加入浓度为70%的乙醇,在115W的微波功率下超声萃取18分钟,过滤得莲须、鸡骨草、马尾松滤液;
将鹿豆、五味子滤液与莲须、鸡骨草、马尾松滤液混合后,在真空度为0.085mpa下进行减压精馏,收集精馏塔顶70°C所得馏分,与冰片混合后,得到该治疗红眼病的滴剂。
实施例2、一种治疗红眼病的滴剂,该滴剂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
莲须32份(干重)、五味子6份(干重)、鸡骨草6份(干重)、鹿豆14份(干重)、马尾松针8(干重)、冰片3份;
制作时,将鹿豆、五味子用微火炙烤15分钟,粉碎成40目,向鹿豆、五味子粉中按1:8的质量比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在98W的微波功率下超声萃取65分钟,过滤得鹿豆、五味子滤液;
将莲须、鸡骨草、马尾松针粉碎至80目,向莲须、鸡骨草、马尾松针粉中按1:10的质量比加入浓度为70%的乙醇,在120W的微波功率下超声萃取18-22分钟,过滤得莲须、鸡骨草、马尾松滤液;
将鹿豆、五味子滤液与莲须、鸡骨草、马尾松滤液混合后,在真空度为0.085mpa下进行减压精馏,收集精馏塔顶75°C所得馏分,与冰片混合后,得到该治疗红眼病的滴剂。
实施例3、一种治疗红眼病的滴剂,该滴剂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
莲须30.6份(干重)、五味子4.5份(干重)、鸡骨草4.5份(干重)、鹿豆11份(干重)、马尾松针6 (干重)、冰片2.3份;
制作时,将鹿豆、五味子用微火炙烤12分钟,粉碎成32目,向鹿豆、五味子粉中按1:8的质量比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在96W的微波功率下超声萃取62分钟,过滤得鹿豆、五味子滤液;
将莲须、鸡骨草、马尾松针粉碎至80目,向莲须、鸡骨草、马尾松针粉中按1:10的质量比加入浓度为70%的乙醇,在117W的微波功率下超声萃取19分钟,过滤得莲须、鸡骨草、马尾松滤液;
将鹿豆、五味子滤液与莲须、鸡骨草、马尾松滤液混合后,在真空度为0.085mpa下进行减压精馏,收集精馏塔顶72°C所得馏分,与冰片混合后,得到该治疗红眼病的滴剂。
实施例4、一种治疗红眼病的滴剂,该滴剂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
莲须31.4份(干重)、五味子5.7份(干重)、鸡骨草5.7份(干重)、鹿豆13份(干重)、马尾松针7 (干重)、冰片2.6份;
制作时,将鹿豆、五味子用微火炙烤1415分钟,粉碎成38目,向鹿豆、五味子粉中按1:8的质量比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在97W的微波功率下超声萃取63分钟,过滤得鹿豆、五味子滤液;
将莲须、鸡骨草、马尾松针粉碎至80目,向莲须、鸡骨草、马尾松针粉中按1:10的质量比加入浓度为70%的乙醇,在117W的微波功率下超声萃取21分钟,过滤得莲须、鸡骨草、马尾松滤液;
将鹿豆、五味子滤液与莲须、鸡骨草、马尾松滤液混合后,在真空度为0.085mpa下进行减压精馏,收集精馏塔顶73°C所得馏分,与冰片混合后,得到该治疗红眼病的滴剂。
一般资料,
本发明治疗红眼病的滴剂在投入实验以来共治疗红眼病患者108例,其中男性75名,女性33名,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70岁,急性红眼病患者82例、慢性红眼病患者26例;
治疗期间,上述患者日常滴用本发明治疗红眼病的滴剂,每次每眼滴用lml,每日滴用5次,并戒烟酒、辛辣食物,正常作息,并注意保护眼部不受外界刺激。
[0004]结果:急性红眼病患者在滴用1-2天后治愈,治愈率为100%。
慢性红眼病患者在滴用15-20天后治愈,治愈率为96.15%。
[0005]其中,患者在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该滴剂均未见有副作用发生。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红眼病的滴剂,其特征在于,该滴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 莲须30-32份、五味子4-6份、鸡骨草4-6份、鹿豆10-14份、马尾松针5-8、冰片2-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红眼病的滴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原料在按重量份数配制时,莲须、五味子、鸡骨草、鹿豆、马尾松针均取干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红眼病的滴剂,其特征在于,该滴剂在制作时, 制作时,将鹿豆、五味子用微火炙烤10-15分钟,粉碎成30-40目,向鹿豆、五味子粉中按1:8的质量比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在95-98W的微波功率下超声萃取60-65分钟,过滤得鹿豆、五味子滤液; 将莲须、鸡骨草、马尾松针粉碎至80目,向莲须、鸡骨草、马尾松针粉中按1:10的质量比加入浓度为70%的乙醇,在115-120W的微波功率下超声萃取18-22分钟,过滤得莲须、鸡骨草、马尾松滤液; 将鹿豆、五味子滤液与莲须、鸡骨草、马尾松滤液混合后,在真空度为0.085mpa下进行减压精馏,收集精馏塔顶70-75°C所得馏分,与冰片混合后,得到该治疗红眼病的滴剂。
【文档编号】A61K36/62GK105902667SQ201610385970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3日
【发明人】陈瑞
【申请人】陈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