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993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包括握持杆、支架装置、固定块装置、锤击装置及按摩装置,握持杆上设有握持环、第一支架、第一竖杆、第二支架及第一固定环,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横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第二横杆、第一弯曲杆、第四竖杆、第三横杆、第一斜杆及第三支架,固定块装置包括固定块、挂环、第一连接杆、第四支架,锤击装置包括锤击块、配重块、第四横杆、第一弹簧、锤击头、第一支撑杆、第二弯曲杆、顶靠杆、第二弹簧及定位块,按摩装置包括按摩头、支撑环、按摩块、第三弹簧、第二斜杆、定位架、固定架及第二连接杆,本发明能够对患者需要诊断的部位准确的敲击,并且在敲击到患者身上时可以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防止对患者造成伤害。
【专利说明】
一种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神经科医生还是用比较原始的软皮锤来诊断病人的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反射是否灵敏,病人坐在椅子上,两腿叠放,被诊断的腿放在上面,用软皮锤轻敲髌骨下面的肌腱,正常病人的小腿会不由得网上翘一下,原因是敲击刺激了小腿的肌腱,肌腱收缩,带动小腿移动。但是通常情况小敲击的力度难以掌握,会导致病人受伤,并且无法对病人需要按摩的部位进行有效的按摩,无法降低病人的痛苦。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所述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包括握持杆、位于所述握持杆下方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握持杆左侧的固定块装置、位于所述固定块装置下方的锤击装置及位于所述固定块装置上方的按摩装置,所述握持杆上设有握持环、位于所述握持杆下方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竖杆、第二支架及位于所述握持杆上方的第一固定环,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左侧的第三竖杆、位于所述第三竖杆下方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一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方的第四竖杆、位于所述第四竖杆左侧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下方的第一斜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斜杆左侧的第三支架,所述固定块装置包括固定块、位于所述固定块左侧的挂环、位于所述挂环上方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方的第四支架,所述锤击装置包括锤击块、收容于所述锤击块内的配重块、位于所述配重块左右两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配重块上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锤击块下方的锤击头、设置于所述锤击头内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锤击块上方的第二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左右两侧的顶靠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弯曲杆上的第二弹簧及位于所述锤击块右侧的定位块,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按摩头、位于所述按摩头下方的支撑环、设置于所述按摩头上的按摩块、位于所述按摩头下方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左右两侧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斜杆上方的定位架、位于所述支撑环右侧的固定架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二连接杆。
[0007]所述握持环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握持杆贯穿所述握持环的左右表面,所述握持杆的侧面与所述握持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握持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
[0008]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三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09]所述第四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四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四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呈水平状。
[0010]所述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握持杆的左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挂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挂环的两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挂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11]所述锤击块呈长方体,所述锤击块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固定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锤击块上设有空腔,所述配重块呈长方体,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与所述锤击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配重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横杆的一端与所述配重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锤击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配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锤击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锤击头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锤击头的上表面与所述锤击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锤击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锤击头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0012]所述第二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锤击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锤击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的左右两侧,所述顶靠杆的一端与所述锤击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长方体,所述定位块的左表面与所述锤击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顶靠在所述锤击块的右表面上。
[0013]所述支撑环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支撑环竖直放置,所述支撑环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按摩头呈空心的半球体,所述支撑环的上表面与所述按摩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按摩块设有若干个,所述按摩块与所述按摩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按摩头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弹簧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4]所述定位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弹簧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架呈L型,所述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固定架呈L型,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发明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患者需要诊断的部位进行准确的敲击,并且在敲击到患者身上时可以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防止对患者造成伤害,并且可以对患者进行敲击按摩,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本发明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包括握持杆1、位于所述握持杆I下方的支架装置2、位于所述握持杆I左侧的固定块装置3、位于所述固定块装置3下方的锤击装置4及位于所述固定块装置3上方的按摩装置5。
[0020]如图1所示,所述握持杆I呈圆柱体,所述握持杆I水平放置。所述握持杆I上设有握持环11、位于所述握持杆I下方的第一支架1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2上的第一竖杆13、第二支架14及位于所述握持杆I上方的第一固定环15。所述握持环11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握持杆I贯穿所述握持环11的左右表面,所述握持杆I的侧面与所述握持环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环11采用柔软材料制成,从而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所述第一支架12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12的一端与所述握持杆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2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竖杆13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13的上端与所述握持杆I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1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4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架14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15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环15的两端与所述握持杆I固定连接。
[0021]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2包括第一横杆21、位于所述第一横杆21上方的第二竖杆22、位于所述第一横杆21左侧的第三竖杆23、位于所述第三竖杆23下方的第二横杆24、位于所述第二横杆24上方的第一弯曲杆25、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25上方的第四竖杆26、位于所述第四竖杆26左侧的第三横杆27、位于所述第二横杆24下方的第一斜杆28及位于所述第一斜杆28左侧的第三支架29。所述第一横杆2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21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22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竖杆22的上端与所述握持杆I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2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23呈竖直状,所述第三竖杆23的上端与所述握持杆I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1的左端与所述第三竖杆2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2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2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24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弯曲杆25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2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25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竖杆2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竖杆26呈竖直状,所述第四竖杆26的上端与所述握持杆I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竖杆2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2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27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27的右端与所述第四竖杆26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28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28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28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架29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29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29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29的下端呈水平状。
[0022]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块装置3包括固定块31、位于所述固定块31左侧的挂环32、位于所述挂环32上方的第一连接杆3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4上方的第四支架33。所述固定块31呈长方体,所述握持杆I的左端与所述固定块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27的左端与所述固定块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24的左端与所述固定块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31的下表面设有凹槽311,所述凹槽311呈长方体状,所述凹槽311自所述固定块31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所述挂环32呈半圆环状,所述挂环32的两端与所述固定块3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挂环32可以将本发明挂在墙上。所述第一连接杆34的下端与所述挂环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34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支架3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33呈凹字形,所述第四支架33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3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23 ]如图1所示,所述锤击装置4包括锤击块41、收容于所述锤击块41内的配重块42、位于所述配重块42左右两侧的第四横杆43、位于所述配重块42上方的第一弹簧44、位于所述锤击块41下方的锤击头45、设置于所述锤击头45内的第一支撑杆46、位于所述锤击块41上方的第二弯曲杆47、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47左右两侧的顶靠杆48、设置于所述第二弯曲杆47上的第二弹簧49及位于所述锤击块41右侧的定位块40。所述锤击块41呈长方体,所述锤击块41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凹槽311内且与所述固定块3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锤击块41可以上下移动,所述锤击块41上设有空腔411,所述空腔411呈长方体状。所述配重块42呈长方体,所述配重块42的下表面与所述锤击块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4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配重块4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横杆43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横杆43的一端与所述配重块4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43的另一端与所述锤击块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4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44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44的下端与所述配重块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4的上端与所述锤击块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锤击头45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锤击头45的上表面与所述锤击块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6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46的上端与所述锤击块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6的下端与所述锤击头4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锤击头45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弯曲杆4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锤击块41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弯曲杆47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47收容于所述凹槽311内,所述第二弯曲杆47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弯曲杆47的下端与所述锤击块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47的上端与所述锤击块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48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47的左右两侧,所述顶靠杆48的一端与所述锤击块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48的另一端可以防止所述第二弯曲杆47过度弯曲,从而对所述第二弯曲杆47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弹簧49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49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47之间,所述第二弹簧49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弯曲杆47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弯曲杆47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定位块40长方体,所述定位块40的左表面与所述锤击块4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29的下端顶靠在所述锤击块41的右表面上,所述定位块40位于所述第三支架29的上方,从而使得所述锤击块41不会过度向下移动。
[0024]如图1所示,所述按摩装置5包括按摩头51、位于所述按摩头51下方的支撑环53、设置于所述按摩头51上的按摩块52、位于所述按摩头51下方的第三弹簧54、位于所述第三弹簧54左右两侧的第二斜杆55、位于所述第二斜杆55上方的定位架56、位于所述支撑环53右侧的固定架57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架57上的第二连接杆58。所述支撑环53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支撑环53竖直放置,所述支撑环53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块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33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环5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按摩头51呈空心的半球体,所述支撑环53的上表面与所述按摩头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按摩头5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按摩头51可以发生弹性变形。所述按摩块52设有若干个,所述按摩块52与所述按摩头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4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54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54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块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4的上端与所述按摩头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按摩头5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斜杆5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弹簧5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斜杆55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55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块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55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架5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5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弹簧54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架56呈L型,所述定位架56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环5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56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可以防止所述按摩头51过度向下弯曲。所述固定架57呈L型,所述固定架57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环5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57的另一端与所述握持杆I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8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58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架5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8的左端与所述固定块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0025]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使用时,首先使用者握住握持环11,同时使用者的手指可以穿过第二支架14,方便使用者握紧本发明。然后向上移动,然后使得锤击头45对准患者需要诊断的位置。然后使用者向下移动握持杆I,以及使得固定块31及锤击头45锤击患者需要诊断的位置,由于配重块42的设置,使得锤击头45在敲击患者诊断部位时力度较大,进而使得诊断效果更加明显,以便检测患者的神经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杆46对所述锤击头45起到支撑作用,同时所述第二弯曲杆47对所述锤击块41起到支撑作用,并且可以对所述锤击块41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硬度过大导致对患者造成伤害,所述顶靠杆48可以防止所述第二弯曲杆47过度弯曲,对所述第二弯曲杆47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弹簧49对所述第二弯曲杆47起到支撑作用。当需要对患者进行摸时,可以旋转握持杆I 一百八十度,使得按摩头51朝下,然后使得按摩头51对准患者需要按摩的部位,然后使用者握住握持杆I使其不断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按摩块52可以对患者需要按摩的部位不断的按摩,所述第三弹簧54对所述按摩头5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定位架56对所述按摩头51起到限定作用,防止所述按摩头51过度弯曲。至此,本发明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包括握持杆、位于所述握持杆下方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握持杆左侧的固定块装置、位于所述固定块装置下方的锤击装置及位于所述固定块装置上方的按摩装置,所述握持杆上设有握持环、位于所述握持杆下方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竖杆、第二支架及位于所述握持杆上方的第一固定环,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左侧的第三竖杆、位于所述第三竖杆下方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一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方的第四竖杆、位于所述第四竖杆左侧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下方的第一斜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斜杆左侧的第三支架,所述固定块装置包括固定块、位于所述固定块左侧的挂环、位于所述挂环上方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方的第四支架,所述锤击装置包括锤击块、收容于所述锤击块内的配重块、位于所述配重块左右两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配重块上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锤击块下方的锤击头、设置于所述锤击头内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锤击块上方的第二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左右两侧的顶靠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弯曲杆上的第二弹簧及位于所述锤击块右侧的定位块,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按摩头、位于所述按摩头下方的支撑环、设置于所述按摩头上的按摩块、位于所述按摩头下方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左右两侧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斜杆上方的定位架、位于所述支撑环右侧的固定架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二连接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环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握持杆贯穿所述握持环的左右表面,所述握持杆的侧面与所述握持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握持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三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四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四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呈水平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握持杆的左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挂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挂环的两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挂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击块呈长方体,所述锤击块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固定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锤击块上设有空腔,所述配重块呈长方体,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与所述锤击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配重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横杆的一端与所述配重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锤击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配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锤击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锤击头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锤击头的上表面与所述锤击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锤击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锤击头的内表面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锤击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锤击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的左右两侧,所述顶靠杆的一端与所述锤击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长方体,所述定位块的左表面与所述锤击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顶靠在所述锤击块的右表面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支撑环竖直放置,所述支撑环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按摩头呈空心的半球体,所述支撑环的上表面与所述按摩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按摩块设有若干个,所述按摩块与所述按摩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按摩头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弹簧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诊断按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弹簧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架呈L型,所述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固定架呈L型,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A61H23/06GK106037821SQ201610416966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4日
【发明人】周末
【申请人】周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