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郁脾虚证型经行泄泻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522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肝郁脾虚证型经行泄泻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郁脾虚证型经行泄泻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八月札15—18份,白芍25—30份,白术32—35份,防风22—25份,木香15—20份,陈皮25—30份,茯苓36—38份,吴茱萸15—18份,砂仁22—25份,云木香10—12份。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肝郁脾虚证型经行泄泻病能够标本兼治,效果良好,从根本上治疗此病症。多年来,通过对5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治愈率达到90%。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肝郁脾虚证型经行泄泻病的中药
[0001]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肝郁脾虚证型经行泄泻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经行泄泻病是指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大便溏薄或泄泻次 数增多,经后大便恢复正常者为主要表现的月经期疾病。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3日即 开始泄泻,至经净后,大便即恢复正常,也有至经净后数日方止。这种证候可持续数年,日久 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临床常见证型有脾气虚弱证、肝郁脾虚证、 肾阳亏虚证、脾肾两虚证等。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证型之一一一肝郁脾虚证型 经行泄泻病。中医理论认为肝脏之气疏泄气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经脉气血通利畅达, 不致郁遏和逆乱,以利藏血之职。肝主疏泄与肝主藏血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协调,相互 为用。肝主藏血,其性喜疏泄条达,如肝气郁结,肝郁横逆,经前及经期,肝血下注于冲任,肝 气更难于疏泄,横逆犯脾,克制脾气,则运化乏力,而脾气益虚冰温下流,引起经行泄泻。该 证型常伴有神疲肢重,面色不华,纳差口淡,或伴腹胀隐痛,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脉濡等 症状。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多采取服用激素类快速止泻药物治疗的方式,治标不治本,副作 用极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疏肝理气,健脾止泻"的治疗原则,提供一种能 治疗肝郁脾虚证型经行泄泻病的中药,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复发,能够达 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对身体健康还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0004]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郁脾虚证型经行泄 泻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八月札15-18份,白芍25- 30份,白术32-35份,防风22-25份,木香15-20份,陈皮25-30份,茯苳36-38份,吴茱萸 15-18份,砂仁22-25份,云木香10-12份。本发明的加工工艺为:将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 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 干燥处保存。饭后用开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为正常现象,混匀后全部服下,一日两次 (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7天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注意饮食调节,少食油腻不消化食物,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紧张,积极参加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尽 量避免熬夜。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八月扎具有舒肝理气,活血,散瘀止痛,除烦利尿的功效;采用的 白芍具有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的功效;采用的白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燥湿 利水的功效;采用的防风具有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的功效;采用的木香具有行气 止痛、调中宣滞的功效,采用的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采用的茯苓具有益气 安神、健脾和胃、祛除湿热、行水止泄的功效;采用的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 止泻、疏肝下气的功效;采用的砂仁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采用的云木 香具有健胃消胀、调气解郁、止痛安胎的功效。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肝郁脾虚证型经行泄泻病能够标本兼治,效果良好,从 根本上治疗此病症。多年来,通过对5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治愈率达到 90% 〇
[0006]下面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下_举出三个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1、郭某,1987年出生,25岁时,出现经行期间大便溏泻情况,伴有脘腹胀满,神疲肢重, 面色不华,纳差口淡,苔薄,脉濡等症状,后在我处诊断为肝郁脾虚证型经行泄泻病。服用本 药方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缓解,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3个疗程后经行大便正常,无周期 性发作。
[0008] 2、王某,1978年出生,33岁时,出现经行大便溏泻的情况,伴有食少纳呆,腹胀肠 鸣,舌淡胖大,脉弦细等症状。后在我处诊断为肝郁脾虚证型经行泄泻病。服用本药方1个疗 程后,症状缓解,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后又连续服用1个疗程,经行大便正常,无周期 性发作。
[0009] 3、吴某,1971年出生,38岁时,出现经行期间日泻数次,腹痛即泻情况,并伴有倦怠 乏力,胸胁胀痛,苔薄白,舌淡,脉细而弦等症状。后在我处诊断为肝郁脾虚证型经行泄泻 病,服用本药方2个疗程后,经行泄泻次数减少,症状减轻,后又服用1个疗程进行了巩固治 疗,经行大便正常,无周期性发作。
[0010]【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 的描述。
[0011]实施例1:八月札15克,白芍25克,白术32克,防风22克,木香15克,陈皮25克,茯苓 36克,吴茱萸15克,砂仁22克,云木香10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 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0012] 实施例2:八月札17克,白芍28克,白术33克,防风23克,木香18克,陈皮28克,茯苓 37克,吴茱萸17克,砂仁23克,云木香11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 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0013] 实施例3:八月札18克,白芍30克,白术35克,防风25克,木香20克,陈皮30克,茯苓 38克,吴茱萸18克,砂仁25克,云木香12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 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肝郁脾虚证型经行泄泻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中药制剂:八月札15-18份,白芍25-30份,白术32-35份,防风22-25份,木香15-20份, 陈皮25-30份,茯苓36-38份,吴茱萸15-18份,砂仁22-25份,云木香10-12份。
【文档编号】A61K36/9064GK106075262SQ201610549106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7月13日
【发明人】翁敏芬
【申请人】翁敏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