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气腹撑开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11225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免气腹撑开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免气腹撑开器。
【背景技术】
[0002]腹腔镜手术被誉为20世纪医学科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是21世纪全球外科发展的主旋律。微创手术与传统的开口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疤痕小、恢复时间快等优点,使病人遭受的痛苦大大减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已成为肝、胆、胰、脾、胃、肠、腹壁疝、子宫和卵巢等组织器官的重要手术方式。传统腹腔镜手术利用C02气腹技术来制造手术操作空间,由于C02气腹对呼吸、循环系统及妊娠胎儿有诸多的不良影响,人们研制了各种免气腹腹部撑开器来进行免气腹的腹腔镜手术。但现有免气腹撑开器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为了保证牵引力需要较长的撑开爪,但是较长的撑开爪插入时难度大,创伤大,手术空间暴露不足,腹壁受力不均匀,撑开爪末端易在拉力作用下刺入腹壁造成二次伤害,另外,现有免气腹技术基本上是采用多孔技术,即手术时需要在腹部开多个切口以便把免气腹装置、照明探头、手术器械等伸入腹腔内进行手术,多个切口容易导致患者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及切口疝的发生,而且术后腹部有多处疤痕,影响美观,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免气腹技术的发展。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纺锤形单孔腹腔镜免气腹装置[申请号:201210013505.2],该装置由固定架、悬吊机构和纺锤机构组成,所述悬吊机构由吊扣、吊杆、支撑环、滑动轴承组成,吊扣安装在吊杆上部的圆柱上,可绕圆柱旋转,滑动轴承安装在吊杆下部并卡入支撑环的圆弧槽中,吊杆可沿圆弧槽转动;所述纺锤机构由活动套杆、固定套管和收拢时呈纺锤状的幅条组成。将悬吊机构从纺锤机构幅条端自下而上穿过纺锤机构的固定套管中间的通孔,利用插销插入吊杆侧孔定位,使支撑环刚好处于幅条形成的纺锤的最大直径处,将活动套杆的凹槽套入固定套管内壁的凸块使两者连接,握住活动套杆,向上提拉吊杆使支撑环向上移动从而将幅条撑开呈伞状排布。
[0004]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免气腹撑开器手术空间暴露不足,腹壁受力不均匀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稳定性差,操作方便,撑开爪插入时难度大,创伤大,撑开爪末端易在拉力作用下刺入腹壁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简单合理,结构紧凑的免气腹撑开器。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免气腹撑开器,包括主筒体,在主筒体的前端活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撑开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筒体内穿设有移动筒体,在移动筒体的前端铰接有至少两根铰接杆,所述的铰接杆与撑开爪一一对应且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撑开爪中部相铰接,所述的主筒体与移动筒体之间设有能驱动移动筒体沿着主筒体轴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显然,当撑开爪收拢时能将本撑开器插入腹腔,当移动筒体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主筒体轴向移动时铰接杆带动撑开爪张开在牵拉装置作用下实现本撑开器实现手术空间暴露。
[0007]在上述的免气腹撑开器中,所述的撑开爪后端开有轴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的主筒体的前端开有若干轴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的第一条形孔与第二条形孔一一对应且相互套接,当移动筒体朝主筒体内移动时各撑开爪相互收拢且处于收拢状态的撑开爪在铰接杆的带动下向主筒体后端轴向移动直至第一条形孔的前端抵靠于主筒体的前端和/或撑开爪的后端抵靠于第二条形孔的后端。采用该结构使得撑开爪收拢时能缩回部分,即能在保证足够的撑开爪长度的前提下减小撑开爪收拢状态时的长度使得本撑开器便于插入,这样使得本撑开器在保证足够牵引力的状态下便于插入。
[0008]在上述的免气腹撑开器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套设于主筒体上且能相对于主筒体周向转动的驱动套体,在移动筒体与驱动套体之间设有当驱动套体沿主筒体周向转动时能驱动移动筒体沿主筒体轴向往复移动的轴向驱动组件。即通过转动驱动套体时移动筒体在主筒体内轴向往复移动。
[0009]在上述的免气腹撑开器中,所述的移动筒体与主筒体之间设有轴向导向机构。
[0010]在上述的免气腹撑开器中,所述的轴向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沿主筒体轴向设置的条形槽,所述的移动筒体外侧轴向设有与条形槽相对应的导向块且所述的导向块轴向滑动设置在条形槽内。即导向块在条形槽内轴向滑动使得移动筒体沿主筒体轴向移动。
[0011]在上述的免气腹撑开器中,所述的轴向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驱动套体内侧的内螺纹,所述的导向块超出条形槽且在导向块上设有与内螺纹相互啮合的外螺纹。即驱动套体与移动筒体上的导向块螺纹配合从而实现移动筒体的移动。
[0012]在上述的免气腹撑开器中,所述的条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对称设置。显然,条形槽数量为两个时,导向块的数量也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使得移动筒体移动时稳定性好。
[0013]在上述的免气腹撑开器中,所述的撑开爪周向均匀分布设置,且每一个撑开爪前端均设有呈上端宽下端窄结构的扇形瓦块,且当撑开爪处于收拢状态时所述的扇形瓦块合围形成上端大下端小的圆锥筒状结构。优选地,这里的撑开爪为四个且周向均匀设置,该结构使得撑开爪张开时末端与腹壁的接触面积大,撑开爪末端不易在拉力作用下对腹壁造成伤害。
[0014]在上述的免气腹撑开器中,所述的驱动套体与主筒体之间设有能防止驱动套体沿主筒体轴向移动的轴向限位结构;所述的轴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主筒体周向外侧且分别与驱动套体两端相抵靠的限位环,且所述的限位环与主筒体连为一体式结构。防止驱动套体在主筒体上产生轴向移动,防止驱动套体脱离主筒体。
[0015]在上述的免气腹撑开器中,所述的主筒体上套设有位于驱动套体下方且与限位环相抵靠的安装环体,所述的安装环体上设有若干周向均匀分布设置的挂钩体。挂钩体使得本撑开器与牵拉装置连接方便。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免气腹撑开器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易于操作,稳定性好,即能在保证足够的撑开爪长度的前提下减小撑开爪收拢状态时的长度使得本撑开器便于插入,撑开爪张开时末端与腹壁的接触面积大,撑开爪末端不易在拉力作用下对腹壁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爆炸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主筒体1、第二条形孔11、限位环12、安装环体13、挂钩体131、撑开爪2、第一条形孔21、扇形瓦块22、移动筒体3、铰接杆4、驱动机构5、驱动套体51、内螺纹511、条形槽52、导向块53、外螺纹531、牵拉装置6。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如图1-4所示,本免气腹撑开器,包括主筒体1,在主筒体I的前端活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撑开爪2,主筒体I内穿设有移动筒体3,在移动筒体3的前端铰接有至少两根铰接杆4,铰接杆4与撑开爪2--对应且铰接杆4的另一端与撑开爪2中部相铰接,主筒体I
与移动筒体3之间设有能驱动移动筒体3沿着主筒体I轴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5,显然,当撑开爪2收拢时能将本撑开器插入腹腔,当移动筒体3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主筒体I轴向移动时铰接杆4带动撑开爪2张开在牵拉装置6作用下实现本撑开器实现手术空间暴Mo
[0024]优选地,这里的撑开爪2后端开有轴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21,主筒体I的前端开有若干轴向延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