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站立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600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站立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站立和平卧等功能的护理站立床。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医院中所使用的护理床的结构包括有床架,在该床架上设置有由销轴连接的背位床面、臀位床面和腿位床面等;其中背位床面和腿位床面分别与床架之间设置有气弹簧、带有助力弹簧的助力支杆及控制气弹簧的控制手柄。当需要调节背位床面和臀位床面间的角度以便病人躺下或坐起时,转动头位控制手柄使得气弹簧将背位床面围绕背框销轴升起或降落,而带有助力弹簧的助力支杆起到辅助作用,使用十分方便。但这些护理床由于结构上的缺陷,导致相对于需要进行站立检查、站立活动的病人来讲难于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平卧和站立功能的护理站立床。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护理站立床,其结构包括设置有床腿的床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床架架面上设置有通过销轴和推拉杆连接的床面机构。
[0006]构成上述护理站立床的附加技术特征为:
[0007]一一在构成所述床面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实现张角的脚踏机构;
[0008]——在所述床面机构的中上部设置有卡胸机构或手扶机构;
[0009]一一所述床架与所述床面机构间设置有支撑间距。
[001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护理站立床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该护理站立床设置有能够独立支撑立起的床面机构,因此该床能够实现床面的平卧和垂直站立,大大方便了病人的站立使用;其二,由于构成该床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实现张角的脚踏机构,具有有利于病人脚踝康复锻炼的功能;其三,由于构成该床床面机构的中上部设置有卡胸机构或手扶机构,因此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护理站立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站立时护理站立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理站立床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护理站立床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设置有床腿I的床架2,在上述床架架面上设置有通过销轴3和推拉杆4连接的床面机构5。
[0015]其原理为:该护理床即可以实现平卧状,也可以实现站立状,以满足病人不同姿势的需要。即如图1所示为平卧状,图2为站立状,即通过调整连接于床架和其架面间的由液压机构控制的推拉杆4,整个架面则通过连接销轴转动即可实现站立。
[0016]在构成上述护理站立床的附加技术特征为:
[0017]一一为了进一步扩张该护理床的功能,在构成床面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由同轴7连接的脚踏面12和底面6,并在脚踏面和底面间设置有由螺旋杆8和固定于该螺旋杆与脚踏面间的滑动螺杆9,当旋拧螺旋杆时由于滑动螺杆的连接端部沿其移动,从而实现同轴连接的脚踏面和底面间实现张开和合闭,并实现两者间张角的功能,使其具有有利于病人脚踝康复锻炼的功能。
[0018]--在上述床面机构的中上部设置有卡胸机构或手扶机构10,可以实现对病人站立时的辅助,或放置餐具的功能;
[0019]一一在上述床架与床面机构间设置有支撑间距11,便于床面机构的站立。
【主权项】
1.一种护理站立床,其结构包括设置有床腿的床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床架架面上设置有通过销轴和推拉杆连接的床面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站立床,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床面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实现张角的脚踏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站立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床面机构的中上部设置有卡胸机构或手扶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站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与所述床面机构间设置有支撑间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护理站立床。构成该护理站立床的主要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设置有床腿的床架,在所述的床架架面上设置有通过销轴和推拉杆连接的床面机构;在构成所述床面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实现张角的脚踏机构;并在床面机构的中上部设置有卡胸机构或手扶机构。该护理站立床不仅能够实现坐卧、平卧的功能,而且还能够实现病人脚踝康复锻炼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IPC分类】A61G7-005
【公开号】CN204364282
【申请号】CN201420863176
【发明人】王俊望
【申请人】王俊望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