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37711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助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应用的助行车。
【背景技术】
[0002]助行车是帮助老年人以及行走有障碍的人行走时使用。助行车可以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现有的助行车的种类很多,一般包括可折叠式车架,车架底部设置有车轮,车架顶部设置有把手。使用时,手扶着把手,车架可对人体进行支撑,人向前走的同时推着助行车一起移动。当不需要使用助行车时,可将车架折叠收放。
[0003]现有的助行车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在助行车运输过程中,需要将多辆助行车在一个货车内存放,现有的助行车由于其车轮位置处的设计不够合理,使得车轮处的占地空间相对较大。进而导致货车内可以容纳的助行车的数量较少。一次可运输的助行车较少,提高了运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有利于节省空间的助行车。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助行车,包括可折叠式车架,车架底部设置有车轮,车架顶部设置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通过螺栓和螺帽安装在车架上,车轮中央沿车轮轴向设置有车轮安装通孔,螺帽包括螺帽连接部和螺帽挡片,螺帽挡片位于车轮安装通孔外部,螺帽连接部位于车轮安装通孔内部,螺栓包括螺栓连接部和螺栓挡片,螺栓挡片位于车轮安装通孔外部,螺栓连接部位于车轮安装通孔内部且与螺帽连接部螺纹连接。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车架包括前架和后架,前架包括两个前腿,后架包括与所述两个前腿一一对应的两个后腿,所述后腿设置在对应的前腿的外侧,后架还包括两个后腿之间连接的横管,所述前腿与其对应的后腿之间铰接有连接件,前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横管进行限位的挡块机构,挡块机构包括挡块支架以及通过挡块支撑轴与挡块支架铰接的挡块,挡块支撑轴上设置有挡块复位扭簧。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车轮通过车轮安装支架与车架相连,车轮安装支架包括车轮安装部以及直管形连接部,车架上开设有弧形凹槽,直管形连接部嵌入车架上的弧形凹槽内并与车架焊接。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座板。
[0009]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载物框,所述载物框通过挂钩与车架可拆卸连接。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车架上还安装有刹车组件。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刹车组件包括控制器、刹车线和刹车块,刹车块安装在车轮处并与车架铰接,刹车块的一端与刹车线相连,该端还设置有刹车块复位弹簧,刹车线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安装在把手的下方。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车架包括伸缩管组件,所述伸缩管组件包括外管以及设置在外管内部的沿外管轴向移动的内管,所述把手设置在内管的上端,外管的开口端套接有用于定位内管的箍筋,箍筋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箍筋开闭的控制单元。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储物盘。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车轮结构紧凑,节省空间,降低成本,方便安装;结构简单,折叠方便;具备刹车功能;具备多重储物功能,且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把手高度可调。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助行车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0016]图2为助行车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0017]图3为挡块机构的示意图;
[0018]图4为车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为:把手1,控制器2,储物盘3,刹车线4,内管5,箍筋6,外管7,横管8,后腿9,车轮10,连接件11,前腿12,直管形连接部14,载物框16,挡块18,挡块支架19,刹车块20,控制单元21,螺栓连接部101,螺栓挡片102,螺帽连接部103,螺帽挡片10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助行车包括可折叠式车架,车架底部设置有车轮,车架顶部设置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0通过螺栓和螺帽安装在车架上,车轮中央沿车轮轴向设置有车轮安装通孔,螺帽包括螺帽连接部103和螺帽挡片104,螺帽挡片104位于车轮安装通孔外部,螺帽连接部103位于车轮安装通孔内部,螺栓包括螺栓连接部101和螺栓挡片102,螺栓挡片102位于车轮安装通孔外部,螺栓连接部101位于车轮安装通孔内部且与螺帽连接部103螺纹连接。传统的连接方式是螺帽直接设置在车轮外部,这样使得相邻的两个助行车之间存在多个螺帽,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而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由于相关连接是位于车轮内部,而外部只需要相应的挡片,挡片是可以做成很薄的结构。因此可节省助行车的占地空间。同时结合车架是可折叠式,因此可使助行车在折叠后的体积很小。一次运输量可相应增加,从而可降低运输成本。
[0022]上述可折叠车架的实施方式有多种。这里介绍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折叠,有利于节省空间的可折叠式车架。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车架包括前架和后架,前架包括两个前腿12,后架包括与所述两个前腿12 —一对应的两个后腿9,所述后腿9设置在对应的前腿12的外侧,后架还包括两个后腿之间连接的横管8,横管8是沿车架的横向延伸,也就是图1中箭头方向,所述前腿12与其对应的后腿9之间铰接有连接件11,前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横管进行限位的挡块机构,挡块机构包括挡块支架19以及通过挡块支撑轴与挡块支架19铰接的挡块18,挡块支撑轴上设置有挡块复位扭簧。图1和图2是车架展开后的状态图。此时,横管8位于挡块18的下方,挡块18在挡块复位扭簧的作用下压在横管18的表面,这样使得横管8无法向上移动,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且无法折叠。当需要折叠时,通过外力将挡块18回撤,使挡块18与横管8分离,横管8可向上移动,横管8向上移动可带动后腿9下端朝前腿12移动,连接件11也顺势转动。当需要再次展开车架时,可将横管8下压,后腿9的下端会远离前腿12,下压到一定位置后,横管8抵靠在前腿12,如图1所示,然后通过外力将挡块18拨动到横管8的上方,挡块18由于挡块复位扭簧的作用会自动压紧在横管8的表面,从而限制横管8的移动。设计时,横管8优选为截面是圆形的圆管,挡块18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