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治疗用多功能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7508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治疗用多功能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治疗用多功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骨科治疗中,遇到骨裂时,病人所患骨裂常出现骨裂缝不均匀情况,一般对这类病情依照常规处理方法治疗在骨裂缝外部固定石膏。而目前,临床治疗骨裂缝的方法,不仅恢复速度慢,而且还会因外力作用是骨缝不愈合甚至增大裂缝宽度。
[0003]遇到骨折时,通常需要打钢板来固定,打钢板时需要将破碎的骨骼固定,现行一般要应用钢丝捆扎固定,或应用持骨器、点状复位钳临时固定,应用钢丝固定套入困难、费时,易伤及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手术时间长,出血多,而且环行捆扎的钢丝易导致骨折不愈合,再骨折;持骨器固定时软组织剥离面积大,可导致死骨,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点状复位钳为两点固定,固定的稳定性差,钻孔或攻丝时,蝶型折块位置变动致旋入拉力螺丝钉困难。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较好的对患者骨裂部位进行咬合夹紧,有效的将骨裂处连接起来,提高了骨裂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可准确定位,可进行骨裂部位咬合夹紧,集多种功能于一体,适用范围广,方便了骨科治疗的骨科治疗用多功能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科治疗用多功能装置,所述骨科治疗用多功能装置包括钳臂、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钳臂连接的钳体、设置在所述钳体上的钳头、设置在所述钳头上的咬合夹板、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内的固定杆;
[0006]所述钳臂包括钳臂本体、设置在所述钳臂本体内的形槽、设置在所述形槽侧面的螺栓、设置在所述形槽内的固定钩、与所述钳臂本体连接的固定叉;
[0007]所述固定钩包括设置在所述形槽内的手柄、与所述手柄连接的钩体、设置在所述钩体端部的钩头;所述手柄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钩体大致呈弓形;
[0008]所述固定叉包括与所述钳臂本体连接的叉体、对称设置在所述叉体端部两侧的叉头;
[0009]所述钳头包括第一钳头、与所述第一钳头相匹配设置的第二钳头;
[0010]所述咬合夹板包括分别与所述钳头连接的第一咬合夹板和第二咬合夹板;
[0011]所述第一咬合夹板包括通过压簧与所述第一钳头连接的咬合板、均布在所述咬合板内的咬合孔、通过弹簧与所述咬合孔外缘连接的咬合凸柱;
[0012]所述固定杆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一端的旋转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杆另一端的紧固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的螺纹。
[0013]所述第一咬合夹板和所述第二咬合夹板结构功能相同。
[00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5]通过设置固定钩和固定叉,实现了三点定位,设置固定杆,辅助定位,设置弹簧等缓冲结构,对骨裂部位进行咬合夹紧时,二次调整咬合夹紧,实现二次缓冲,能够较好的对患者骨裂部位进行咬合夹紧,有效的将骨裂处连接起来,提高了骨裂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可准确定位,可进行骨裂部位咬合夹紧,集多种功能于一体,适用范围广,方便了骨科治疗。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科治疗用多功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咬合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咬合夹板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科治疗用多功能装置,参见图1,所述骨科治疗用多功能装置包括钳臂1、通过连接装置2与钳臂I连接的钳体3、设置在钳体3上的钳头6、设置在钳头6上的咬合夹板4、设置在连接装置2内的固定杆5 ;
[0022]钳臂I包括钳臂本体11、设置在钳臂本体11内的形槽12、设置在形槽12侧面的螺栓13、设置在形槽12内的固定钩14、与钳臂本体11连接的固定叉15 ;
[0023]固定钩14包括设置在形槽12内的手柄141、与手柄141连接的钩体142、设置在钩体142端部的钩头143 ;手柄141上设置有防滑纹140,钩体142大致呈弓形;
[0024]固定叉15包括与钳臂本体11连接的叉体151、对称设置在叉体151端部两侧的叉头 152 ;
[0025]钳头6包括第一钳头61、与第一钳头61相匹配设置的第二钳头62 ;
[0026]参见图2、图3,咬合夹板4包括分别与钳头6连接的第一咬合夹板41和第二咬合夹板42 ;第一咬合夹板41和第二咬合夹板42结构功能相同,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咬合夹板41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7]第一咬合夹板41包括通过压簧411与第一钳头61连接的咬合板412、均布在咬合板412内的咬合孔413、通过弹簧414与咬合孔413外缘连接的咬合凸柱415 ;当咬合夹板4刚夹紧骨裂部位时,可以通过弹簧414进行第一次夹紧缓冲;当咬合夹板4继续夹紧骨裂部位时,可以通过压簧411进行第二次夹紧缓冲,二次缓冲,二次调整咬合夹紧,能够较好的对患者骨裂部位进行咬合夹紧,有效的将骨裂处连接起来,提高了骨裂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
[0028]固定杆5包括设置在固定杆5 —端的旋转端51、设置在固定杆5另一端的紧固端52、设置在固定杆5上的螺纹53。
[00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30]通过设置固定钩和固定叉,实现了三点定位,设置固定杆,辅助定位,设置弹簧等缓冲结构,对骨裂部位进行咬合夹紧时,二次调整咬合夹紧,实现二次缓冲,能够较好的对患者骨裂部位进行咬合夹紧,有效的将骨裂处连接起来,提高了骨裂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可准确定位,可进行骨裂部位咬合夹紧,集多种功能于一体,适用范围广,方便了骨科治疗。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骨科治疗用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科治疗用多功能装置包括钳臂、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钳臂连接的钳体、设置在所述钳体上的钳头、设置在所述钳头上的咬合夹板、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内的固定杆; 所述钳臂包括钳臂本体、设置在所述钳臂本体内的形槽、设置在所述形槽侧面的螺栓、设置在所述形槽内的固定钩、与所述钳臂本体连接的固定叉; 所述固定钩包括设置在所述形槽内的手柄、与所述手柄连接的钩体、设置在所述钩体端部的钩头;所述手柄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钩体大致呈弓形; 所述固定叉包括与所述钳臂本体连接的叉体、对称设置在所述叉体端部两侧的叉头; 所述钳头包括第一钳头、与所述第一钳头相匹配设置的第二钳头; 所述咬合夹板包括分别与所述钳头连接的第一咬合夹板和第二咬合夹板; 所述第一咬合夹板包括通过压簧与所述第一钳头连接的咬合板、均布在所述咬合板内的咬合孔、通过弹簧与所述咬合孔外缘连接的咬合凸柱; 所述固定杆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一端的旋转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杆另一端的紧固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的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治疗用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咬合夹板和所述第二咬合夹板结构功能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治疗用多功能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所述骨科治疗用多功能装置包括钳臂、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钳臂连接的钳体、设置在所述钳体上的钳头、设置在所述钳头上的咬合夹板、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内的固定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钩和固定叉,实现了三点定位,设置固定杆,辅助定位,设置弹簧等缓冲结构,对骨裂部位进行咬合夹紧时,二次调整咬合夹紧,实现二次缓冲,能够较好的对患者骨裂部位进行咬合夹紧,有效的将骨裂处连接起来,提高了骨裂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可准确定位,可进行骨裂部位咬合夹紧,集多种功能于一体,适用范围广,方便了骨科治疗。
【IPC分类】A61B17-56, A61B17-28
【公开号】CN204484269
【申请号】CN201420822817
【发明人】赵全明
【申请人】无锡市人民医院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