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疗用湿热敷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0758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疗用湿热敷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化疗用湿热敷袋。
【背景技术】
[0002]化疗药物至静脉炎最主要原因是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引起的渗透性损伤,其次是多次反复静脉穿刺或静脉留置针长时间置留在血管内,造成机制性损伤。使用化疗药物前在穿刺局部先行湿热敷,使局部血管扩张,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壁刺激,从而使血管损伤明显减轻。
[0003]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透肢体,特别是湿热敷效果最好。热疗改善血液循环,加快了静脉回流,增强了病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增强了病人局部的抗炎能力。
[0004]有些药物化疗后,发生药物外渗,局部温热敷可以引起血管的扩张,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分散和摄取,减轻药物外渗对皮肤的危害。
[0005]实际应用中并没有为湿热敷专门设计的加热保温装置,多为湿毛巾或医用敷料,对于温度缺乏控制,更换频繁,使用不便,并易于污染床单。

【发明内容】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透气性能好,安全性能高的化疗用湿热敷袋。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化疗用湿热敷袋,包括循环水加热器,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和湿热敷袋,所述的湿热敷袋里设置有折回弯曲的S型管体,所述的湿热敷袋通过内部的S型管体分别连接进水管路,出水管路与循环水加热器相连接;
[0008]所述的湿热敷袋从上到下分为加热层和湿敷层,所述的S型管体设置在加热层中,所述的湿敷层内部为一腔体,所述的湿敷层与加热层相接触的面即为腔体的顶面,所述的腔体的顶面与四个侧面均采用防水材料制成,所述的腔体的底面设置为半透膜,所述的半透膜的外侧设有医用海绵体或纱布层,所述的加热层和湿敷层中穿设有注液孔,所述的注液孔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孔塞。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湿热敷袋的两端设有连接带。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腔体的顶面与四个侧面采用的防水材料为PTFE或I3U或TPU材料。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注液孔至少设置为一个。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3]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由于采用循环水加热,彻底杜绝触电的危险,安全可靠;
[0014]2.其中采用折回弯曲的S型管体式结构,使得湿热敷袋发热面积大、受热均匀、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能;
[0015]3.湿热敷袋中设置了底面为半透膜的湿敷层,能把药剂准确的送达患处,同时能控制药剂缓慢的被患处吸收,不会造成药剂残留、浪费,设置的注液孔使得给药过程时间长,便于患处最大限度的吸收药剂。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本实用新型的湿热敷袋的侧面剖视图。
[0018]图3本实用新型的S型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循环水加热器,11、进水管路,12、出水管路,20、湿热敷袋,30、加热层,31、S型管体,40、湿敷层,41、腔体,42、顶面,43、半透膜,50、医用海绵体或纱布层,60、注液孔,61、孔塞,70、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图2,图3中所示的一种化疗用湿热敷袋,包括循环水加热器10,进水管路11,出水管路12和湿热敷袋20,湿热敷袋20里设置有折回弯曲的S型管体31,湿热敷袋20通过内部的S型管体31分别连接进水管路11,出水管路12与循环水加热器10相连接;
[0022]湿热敷袋20从上到下分为加热层30和湿敷层40,S型管体31设置在加热层30中,湿敷层40内部为一腔体41,湿敷层40与加热层30相接触的面即为腔体41的顶面42,腔体41的顶面42与四个侧面均采用防水材料制成,腔体41的底面设置为半透膜43,半透膜43的外侧设有医用海绵体或纱布层50,加热层30和湿敷层40中穿设有注液孔60,注液孔60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孔塞61。
[0023]作为优选,湿热敷袋20的两端设有连接带70,可以根据病患部粗细调节松紧,其连接部位可以是粘贴搭扣或是其它连接方式,打开或固定都比较方便。
[0024]作为优选,腔体41的顶面42与四个侧面采用的防水材料为PTFE或I3U或TPU材料,具有很好的防水性,也不会使药物中的水分流失,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可以满足患处的透气需要。
[0025]作为优选,注液孔60至少设置为一个,可以中途填充药液,增加治疗效率。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27]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由于采用循环水加热,彻底杜绝触电的危险,安全可靠;
[0028]2.其中采用折回弯曲的S型管体式结构,使得湿热敷袋发热面积大、受热均匀、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能;
[0029]3.湿热敷袋中设置了底面为半透膜的湿敷层,能把药剂准确的送达患处,同时能控制药剂缓慢的被患处吸收,不会造成药剂残留、浪费,设置的注液孔使得给药过程时间长,便于患处最大限度的吸收药剂。
[0030]上面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主权项】
1.一种化疗用湿热敷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加热器(10),进水管路(11),出水管路(12)和湿热敷袋(20),所述的湿热敷袋(20)里设置有折回弯曲的S型管体(31),所述的湿热敷袋(20)通过内部的S型管体(31)分别连接进水管路(11),出水管路(12)与循环水加热器(10)相连接;所述的湿热敷袋(20)从上到下分为加热层(30)和湿敷层(40),所述的S型管体(31)设置在加热层(30)中,所述的湿敷层(40)内部为一腔体(41),所述的湿敷层(40)与加热层(30)相接触的面即为腔体(41)的顶面(42),所述的腔体(41)的顶面(42)与四个侧面均采用防水材料制成,所述的腔体(41)的底面设置为半透膜(43),所述的半透膜(43)的外侧设有医用海绵体或纱布层(50),所述的加热层(30)和湿敷层(40)中穿设有注液孔出0),所述的注液孔¢0)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孔塞(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疗用湿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热敷袋(20)的两端设有连接带(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疗用湿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体(41)的顶面(42)与四个侧面采用的防水材料为PTFE或I3U或TPU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疗用湿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液孔¢0)至少设置为一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化疗用湿热敷袋,包括循环水加热器,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和湿热敷袋, 所述的湿热敷袋里设置有折回弯曲的S型管体,所述的湿热敷袋通过内部的S型管体分别连接进水管路,出水管路与循环水加热器相连接;所述的湿热敷袋从上到下分为加热层和湿敷层,所述的S型管体设置在加热层中,所述的湿敷层内部为一腔体,所述的湿敷层与加热层相接触的面即为腔体的顶面,所述的腔体的顶面与四个侧面均采用防水材料制成,所述的腔体的底面设置为半透膜,所述的半透膜的外侧设有医用海绵体或纱布层,所述的加热层和湿敷层中穿设有注液孔,所述的注液孔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孔塞。本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持续给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IPC分类】A61F7-08, A61M37-00
【公开号】CN204600861
【申请号】CN201520165478
【发明人】刘伟先, 盖敬花
【申请人】刘伟先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