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调式六连杆骨科外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6806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调式六连杆骨科外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矫形、骨折复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调式六连杆骨科外固定架。
【背景技术】
[0002]复位和固定是治疗骨折的关键环节,良好的复位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的恢复,而骨折的固定方式直接影响骨折的愈合模式。目前对于骨折的复位主要依靠医生经验和X线设备,反复尝试进行;而良好的力学环境有利于骨折愈合,如固定方式不合理,可能引起骨折不愈合。骨折愈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个时期需要不同的力学环境。早期宜采取坚强固定,而随着骨折愈合的进程,又需要提供骨折断端必要的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和骨的再生,所以要求固定方式既牢靠,又可调整骨折断端的应力大小和固定方式。外固定器治疗骨折不仅创伤小,而且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现如今受到临床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以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为代表的外固定架的固定方式最符合骨的自然愈合规律,其不仅固定牢靠,而且可以对骨折断端进行加压,以适应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但是由于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在术后很难对骨折的位置进行调节,所以术中对骨折复位要求较高,要求先有良好的复位,然后再进行外固定架的安装和固定。临床使用时,依靠医生经验和X线设备,先对骨折进行复位,然后再进行固定针的置入,然后再安装外固定架进行固定。但凭医生的经验和二维的X线透视,很难保证复位效果,即使复位满意,也可能在置入固定针时,骨折又发生新的移位。因而,如果固定针置入位置欠佳或骨折复位不良,术后调节将异常困难,所以需要反复尝试、反复调整,甚至需要重新复位,重新完成固定针的置入。这样,不仅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的风险,而且大量X线辐射也会影响患者及医生的健康。
[0003]泰勒环形外固定架(TSF)治疗骨折时,可以先不进行骨折复位,先进行固定针的置入,然后通过调节连接杆的长度,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但由于连接杆与固定环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连接杆本身的就够特点,决定了固定架整体不稳定,实际应用时,往往需要再增加一个连接杆等结构才能保证外固定架整体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调式六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固定牢靠,能解决现有外固定架存在的稳定性差、连接杆长度调整不便等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调式六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固定件和六个均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件之间的长度可调式连杆,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为对插入需固定骨组织一端的固定针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件和对插入需固定骨组织另一端的所述固定针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通过六个所述长度可调式连杆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架体,多个所述固定架体组装形成一个组装式架体;
[0006]所述长度可调式连杆的两端分别以铰接方式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件上;两个所述固定件上均设置有多个供长度可调式连杆两端安装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为开设在所述固定件上的铰接孔或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的安装件;当所述安装结构为铰接孔时,所述长度可调式连杆的两端均为安装于所述铰接孔内的球形铰接端;当所述安装结构为安装件时,所述安装件为铰接座或铰接轴,所述长度可调式连杆的两端均为安装在铰接座内或套装在所述铰接轴上的铰接端。
[0007]上述便调式六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长度可调式连杆的两端均为球形铰接端,两个所述固定件上设置的安装结构均为铰接座,两个所述固定件上均设置有供铰接座安装的安装区,所述安装区上开有半球形凹槽,所述铰接座上开有限位槽,所述半球形凹槽与限位槽对扣形成供所述球形铰接端安装的球形安装槽。
[0008]上述便调式六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上述便调式六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铰接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或与所述固定件加工制作为一体。
[0009]上述便调式六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长度可调式连杆包括外套杆、同轴套装于外套杆内且能在外套杆内前后移动的内杆、对内杆套装入外套杆内的长度进行调节的长度调节件和对外套杆与内杆进行锁紧固定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安装在外套杆上;所述内杆为设置有外螺纹的螺纹杆,所述外套杆的内端中部开有供内杆安装的安装通道,所述内杆的内端套装于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外套杆和内杆的外端分别以铰接方式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件上;
[0010]所述长度调节件为限位调节件或装配式调节件;所述限位调节件为能在内杆上前后移动且对外套杆进行限位的第一调节件,所述限位调节件套装在内杆上且其位于外套杆内侧,所述限位调节件与内杆之间以螺纹方式进行连接,所述限位调节件上开有供内杆安装的内螺纹孔;所述装配式调节件包括套装在内杆上且能在内杆上前后移动的第二调节件和将第二调节件与外套杆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件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外套杆的内端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位于外套杆内侧且其与内杆之间以螺纹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上开有供内杆安装的内螺纹孔。
[0011]上述便调式六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均为调节螺母。
[0012]上述便调式六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长度可调式连杆还包括对其长度进行测量的长度测量机构,所述外套杆的侧壁上开有长条形孔,所述长条形孔沿外套杆的中心轴线进行布设,所述长度测量机构包括布设在长条形孔的孔壁上的刻度尺和与刻度尺相配合使用的测针,所述测针布设在内杆的内端外侧壁上且伸出至长条形孔内。
[0013]上述便调式六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外套杆内端或与外套杆内端加工制作为一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调节件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进行连接或者以插接方式、扣接方式或螺纹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0014]上述便调式六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安装在第二调节件上或与第二调节件加工制作为一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外套杆内端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进行连接或者以插接方式、扣接方式或螺纹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0015]上述便调式六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套装在第二调节件上的套环。
[0016]上述便调式六连杆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架体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圆弧形或多边形。
[00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8]1、结构合理、固定牢靠,操作方便。
[0019]2、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形状、大小与构造,均可随意选择,能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长度可调式连杆的两端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优选为球窝关节的铰接方式,既稳定,又可以允许连杆绕球窝关节的中心做旋拧和环绕运动,使得外固定架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同时又可以通过调节各个连杆的长度,连杆长度调节简便,实现骨折的复位和矫形。
[0020]3、所采用的长度可调式连杆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调节方便,长度可调式连杆的长度调节过程包括粗调和精调两个步骤,先通过粗调将长度可调式连杆调节至所需的大致长度,再通过长度调节件对长度可调式连杆进行精调,从而实现对长度可调式连杆的长度进行简便、快速且精确调节的目的。
[0021]4、长度可调式连杆上设置有锁紧件,如顶丝等,可保证连杆结构的稳定性。
[0022]5、所采用的长度可调式连杆上设置有长度测量机构,调节过程中,能简便、直观读出长度可调式连杆的长度。
[0023]6、相邻两个长度可调式连杆组成V字形连接件后,该V字形连接件与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三角形,因而结构更稳定,且固定牢靠。
[0024]7、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既可以采用单一的固定架体,也可以采用由多个固定架体组成的组装式架体,当采用组装式架体时,能对骨折断端进行顺轴向的加压或牵开,以适应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有利于骨折愈合。
[0025]8、长度可调式连杆所组成V字形连接件的布设位置能进行随意调整,因而实际使用方式灵活,如患者为开放伤,则V字形连接件可远离伤口侧进行固定,便于术后换药、护理。
[0026]9、使用操作方式灵活,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使用操作方式:第一、先将各长度可调式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连接,然后根据需要对各长度可调式连杆的长度进行调节;第二、先调节各长度可调式连杆的长度,然后再将长度调整好的各长度可调式连杆的长度分别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