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指示折弯方向型脊柱固定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681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可指示折弯方向型脊柱固定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脊柱“钉-棒固定系统”中的一种可指示折弯方向的脊柱固定棒。
【背景技术】
[0002]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是目前脊柱内固定的标准技术,具有固定节段短、创伤小、固定强度高,达到三柱固定,可以实现脊柱术后的即刻稳定,对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促进康复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被广泛用于脊柱退行性变疾病、骨折脱位、肿瘤、感染、后突和侧弯等疾病的治疗。其中,“钉-棒固定系统”中固定棒的折弯对于恢复脊柱生理曲度、矫正脊柱畸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手术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临床所用的脊柱固定棒无法准确掌握棒的折弯方向,易于造成折弯方向偏斜;同时,在固定棒植入椎弓根螺钉尾曹的过程中,也难以准确判断固定棒弯曲弧度的方向,易于造成固定棒旋转。特别是,在棒的弧度较小的情况下,这些缺陷更为突出。这样不利于脊柱生理曲度的恢复和脊柱畸形的矫正,严重影响手术的疗效。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传统脊柱“钉-棒固定系统”在固定棒的折弯和置入过程中无法准确判断固定棒的折弯方向、易于造成折弯方向偏斜等难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指示折弯方向的脊柱固定棒。
[0005]本实用新型可指示折弯方向型脊柱固定棒,涉及脊柱“钉-棒固定系统”中的固定棒,其特征在于固定棒的表面设计有纵行的折弯方向标识线,折弯方向标识线分别位于固定棒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
[0006]在固定棒折弯的过程中,始终沿着棒的折弯标识线进行折弯。在固定棒植入椎弓根螺钉尾曹的过程中,始终以此折弯标识线作为弯曲弧度方向的标志。这样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传统脊柱“钉-棒固定系统”无法准确判断固定棒折弯方向的缺陷,确保了固定棒准确的折弯和置入,有利于脊柱生理曲度的恢复和脊柱畸形的充分矫正,对于保证手术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07]图1:可指示折弯方向型脊柱固定棒正面结构示意图。
[0008]图2:可指示折弯方向型脊柱固定棒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固定棒;2.前折弯标识线;3.后折弯标识线;4.左折弯标识线;5:右折弯标识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可指示折弯方向型脊柱固定棒的具体实施进行说明。
[0011]手术过程中,在完成了常规置入椎弓根螺钉和相关的手术操作之后,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固定棒I的长度,确定固定棒I需要折弯的度数,然后将固定棒I放入折弯器之中,使其前折弯标识线2和后折弯标识线3分别正对着折弯器的上部和下部,沿着折弯标识线进行前后方向上的折弯。将折弯的固定棒I置入椎弓根螺钉的尾曹之中,用持棒器把持固定棒1,以前折弯标识线2作为弯曲弧度方向的标志,将固定棒I准确置入。然后将椎弓根的螺母拧入椎弓根螺钉的尾曹中,并锁定螺钉。
[0012]如果需要同时对固定棒I向左进行折弯,则将固定棒I放入折弯器之中,使其左折弯标识线4正对着折弯器的上部、右折弯标识线5正对着折弯器的下部。如果需要对固定棒I向右进行折弯,则将固定棒I放入折弯器之中,使其右折弯标识线5正对着折弯器的上部、左折弯标识线4正对着折弯器的下部。这样即可沿着折弯标识线进行左右方向上的折弯。
[0013]本实用新型确保在固定棒I折弯的过程中始终沿着棒的折弯标识线进行折弯,在固定棒I植入椎弓根螺钉尾曹的过程中始终以此折弯标识线作为弯曲弧度方向的标志,有效克服了传统脊柱“钉-棒固定系统”无法准确判断固定棒I折弯方向的缺陷,确保了固定棒I准确的折弯和置入,有利于脊柱生理曲度的恢复和脊柱畸形的充分矫正,对于保证手术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权项】
1.一种可指示折弯方向型脊柱固定棒,涉及脊柱“钉-棒固定系统”中的固定棒,其特征在于固定棒的表面设计有纵行的折弯方向标识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指示折弯方向型脊柱固定棒,其特征在于折弯方向标识线分别位于固定棒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可指示折弯方向型脊柱固定棒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脊柱“钉-棒固定系统”中的一种可指示折弯方向的脊柱固定棒,其特征在于固定棒的表面设计有纵行的折弯标识线,折弯标识线分别位于固定棒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在固定棒的折弯过程中,始终沿着棒的折弯标识线进行折弯。在固定棒的置入过程中,始终以此标识线作为弯曲弧度方向的标志。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脊柱“钉-棒固定系统”中固定棒在折弯过程中无法准确掌握折弯方向、在固定棒置入过程中难以准确判断棒弯曲弧度的方向、易于造成折弯方向偏斜等缺陷,确保了固定棒的准确折弯和置入,有利于脊柱生理曲度的恢复和脊柱畸形的充分矫正,对于保证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IPC分类】A61B17/70
【公开号】CN204618377
【申请号】CN201520276337
【发明人】孙悦, 朱立国, 孙永生, 吕卫新
【申请人】孙悦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