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薄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03574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压薄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薄器。
【背景技术】
[0002]鼓膜,即耳膜,距外耳道口约2.5厘米一一3.5厘米,厚0.1毫米的三层结构;其构造比较复杂,其上有锤骨柄、血液循环、神经等。所述的三层结构包括:
[0003]①上皮层与外耳道皮肤相连续。
[0004]②中层为放射形和环状纤毛构成,所以有一定弹性和张力。为纤维层(外侧为放射状,内侧为轮状)。鼓膜上方有一小部分,没有中间纤维层,比较薄而松弛,称松弛部,而有纤维层的部分鼓膜称为紧张部。锤骨柄附于纤维层中间。
[0005]③内层为粘膜层,与鼓室粘膜相延续。
[0006]鼓膜因为外力压迫、扎刺、炎症等原因出现穿孔,鼓膜穿孔后,会影响到听力,造成传导性听力障碍,小的破洞并不妨碍听力,破孔愈大,听力受损愈严重,但仍不至于完全耳聋。当外耳道进水时,例如洗头、洗澡或游泳,水会经由破孔灌入中耳,引起急性发炎,造成生活上极大的不便和困扰。
[0007]鼓膜穿孔后,外层上皮层和内层粘膜层能够再生,中层无再生能力。松弛部鼓膜缺少中层。
[0008]外伤造成的鼓膜穿孔只要不续发感染,破孔面积不太大,通常会在一个月左右都能自行愈合,不需另外处理。慢性中耳炎之鼓膜穿孔,除了导致耳漏、听障以外,还有形成胆脂瘤的危险性,所以有必要加以修补。
[0009]鼓膜修补术:这是一种适用于骨疡型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传统治疗方法。破掉的鼓膜可以用耳旁颞肌的筋膜来修补,成功率高达九成以上,经由这种鼓膜成型术或鼓室成型术,可以消除耳漏并改善听力。而刚取下的筋膜,较厚,不适用于鼓膜膜修补,必须对其进行压薄。
[0010]医疗上对于筋膜压薄,常采用筋膜压薄器。如图7,传统的压薄器为折叠式,包括平板状的上压合件8、平板状的下压合件9和位于所述下压合件9端部的压紧螺栓10,使用时,如图8,将筋膜铺展在所述下压合件9上,折叠所述上压和件8压盖在所述下压合件9上,将所述压紧螺栓10转动至所述上压合件8的上方,旋紧所述压紧螺栓10,挤压筋膜。由于所述压紧螺栓在一侧施加压力,被压紧的筋膜靠进所述压紧螺栓一侧受力大,厚度较薄,而远离所述压紧螺栓10 —侧受力较小,比较厚。由于受力不均匀,传统的压薄器压出的筋膜容易成楔型,一边厚一边薄,厚度不均匀。同时,所述上压合件8和所述下压合件9为平板状,筋膜容易发生移位,导致部分脱出压合面,造成厚度不均匀。。
[001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薄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薄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薄器压出的筋膜厚度不均匀等技术问题。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压薄器,所述压薄器包括下压冲头和压合底座;所述压合底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设置为用于铺展筋膜的平面;所述下压冲头位于所述压合底座上方,且能够沿垂直于所述槽底的方向向下压合;所述下压冲头设置有与所述槽底平行的压合面,所述压合面与所述槽底配合压薄筋膜。
[0014]优选的,所述下压冲头设置有压合部,所述压合部外形与所述凹槽匹配。
[0015]优选的,所述压合底座设置为圆柱,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圆柱一端面。
[0016]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为圆形,相对应的,所述压合部设置为圆形。
[0017]优选的,所述压薄器还包括方形框架和垂直于所述压合面的螺杆;所述下压冲头与所述压合底座位于所述框架内;所述压合底座与所述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贯穿所述框架的顶部且与所述框架的顶部螺纹连接,其一端位于所述框架内且与所述下压冲头转动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框架外。
[0018]优选的,所述螺杆位于所述框架外的端部固接有转动把手。
[0019]优选的,所述转动把手设置为圆盘,所述螺杆与所述圆盘的一个端面固接,并垂直于所述圆盘。
[0020]优选的,所述圆盘的圆周设有刻度,每一刻度值对应于所述下压冲头设定的下降高度。
[0021]优选的,所述圆盘的刻度至少包括10个刻度值,所述框架的竖直部设置有间距Imm的下压起始点和下压终止点,其中,每一刻度值对应于所述下压冲头下降0.1_。
[0022]优选的,所述圆盘的圆周侧设置有防滑纹。
[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压薄器,所述压薄器包括下压冲头和压合底座;所述压合底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设置为用于铺展筋膜的平面;所述下压冲头位于所述压合底座上方,且能够沿垂直于所述槽底的方向向下压合;所述下压冲头设置有与所述槽底平行的压合面,所述压合面与所述槽底配合压薄筋膜。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压薄器,使用时,将筋膜铺平,在所述凹槽的槽底上展开,然后将所述下压冲头向下压合,由于所述槽底为平面,且所述下压冲头的所述压合面与所述槽底平行,因而所述下压冲头下降过程中,所述压合面与所述槽底均与压薄筋膜,所述筋膜的厚度保持一致。同时,所述筋膜铺展在所述凹槽的槽底,由所述凹槽限定所述筋膜不会向四周移动,进而保证所述筋膜不会移出所述下压冲头的压动范围,从而避免了所述筋膜出现部分厚部分薄,厚度不均匀的情况。
[002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较之原有技术,具有保证挤压后的筋膜厚度均匀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压薄器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压薄器主视图;
[00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压薄器左视图;
[00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压薄器俯视图;
[00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压薄器A向剖视图;
[00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压薄器剖视图;
[0033]图7为传统压薄器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传统压薄器工作状态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下压冲头;2-压合底座;3-凹槽;
[0037]4-压合部;5-框架;6-螺杆;
[0038]7-转动把手;8-上压合件;9-下压合件;
[0039]10-压紧螺栓;11-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焊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3]实施例一
[0044]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压薄器,所述压薄器包括下压冲头I和压合底座2 ;所述压合底座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槽底设置为用于铺展筋膜的平面;所述下压冲头I位于所述压合底座2上方,且能够沿垂直于所述槽底的方向向下压合;所述下压冲头I设置有与所述槽底平行的压合面,所述压合面与所述槽底配合压薄筋膜。
[0045]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压薄器,使用时,将筋膜铺平,在所述凹槽3的槽底上展开,然后将所述下压冲头I向下压合在所述筋膜上,挤出组织间液体,由于所述槽底为平面,且所述下压冲头的所述压合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