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定位微创种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9128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精确定位微创种植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器,尤其是一种精确定位微创种植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临床上常实施一些种植手术,如:甲状旁腺种植、胰腺种植、脾脏种植、胸腺种植等。甚至包括一些非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种植手术,如:胰岛素栗皮下埋植、静脉港埋置、鞘内镇痛栗埋置、化疗药物的局部给药等。
[0003]目前的种植手术多为非微创手术,如常见的甲状旁腺种植术,常在手臂切开较大的切口,在肌肉层划开切口,然后将一粒粒微小的甲状旁腺组织埋置在肌肉切口内并缝线固定加以标记。标记的目的是后期种植的甲状旁腺继发亢进时根据切口位置切开,寻找缝线线结以指导性切除部分的甲状旁腺种植体。其缺点是极为繁琐,且对病人造成伤害,带来痛苦。临床上已开发一种类似于注射器的用于种植甲状旁腺的微创种植器,将甲状旁腺组织切成极小的颗粒,和生理盐水混合抽吸在注射器内,用较粗的穿刺针穿刺并注射在预定的种植部位。但其甲状旁腺微粒体种植后无法对种植的甲状旁腺微粒体定位,后期种植的甲状旁腺继发亢进时不能较为准确的切除,只能盲目的根据上次注射位置凭借记忆切除部分肌肉组织,不能保证切除效果,因此推广受到限制临床使用较少。
[0004]目前的胰岛素栗皮下埋植、静脉港埋置、鞘内镇痛栗埋置、化疗药物的局部栗注给药等操作均为直视下非微创切开手术,增加患者费用,又给病人带来伤害和痛楚。实际上,这些操作在合适的器械辅助下均可微创完成。
[0005]临床需要一种能精确定位准确种植,需要时能对种植体再次定位并手术,微创种植各种长期治疗器械的种植工具。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精确定位微创种植器,通过穿刺针将操作套管送达种植部位,通过种植体保护套筒使携带种植体的种植体释放器通过操作套管内腔安全到达并释放在种植部位,操作方便,无需大的切口,微创种植,
安全可靠。
[0007]所述一种精确定位微创种植器,包括用于对组织穿刺并留置操作套管的穿刺操作器和用于保护种植体并将种植体送达种植部位且释放在种植部位的种植器。
[0008]所述穿刺操作器包括中空管状的操作套管及套置在操作套管内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为硬质长杆,一端设置穿刺尖头,另一端设置穿刺手柄。所述穿刺针长杆的外形与操作套管内腔的形状及大小适配,所述穿刺针能套置在操作套管内腔沿操作套管长轴运动。所述穿刺针套置在操作套管内时,穿刺针的穿刺尖头及穿刺手柄能同时暴露在操作套管内腔两端外部。
[0009]所述种植器包括用于保护种植体的种植体保护套筒和套置在种植体保护套筒内腔用于顶持固定并释放种植体的种植体释放器。
[0010]所述种植体保护套筒包括中空杆状套管,所述种植体保护套筒头端设置开口形成保护套筒出口,尾端开口部外壁设置手柄形成保护套筒手柄。所述种植体保护套筒长度较操作套管长,所述种植体保护套筒能套置在操作套管内腔沿操作套管长轴运动。
[0011]所述种植体释放器为硬质长杆,种植体释放器置入种植体保护套筒内的一端端部设置用于容纳种植体的种植体卡槽,另一端设置释放器手柄。所述种植体释放器长度较种植体保护套筒长,种植体释放器长杆外形与种植体保护套筒内腔的形状及大小适配。种植体释放器能套置在种植体保护套筒内腔沿种植体保护套筒长轴运动。
[0012]所述种植体释放器的种植体卡槽内设置用于固定种植体的定位环。
[0013]所述定位环包括单体定位环或多个连为一体的联体定位环。
[0014]所述定位环包括定位环体和衬盖在环体两侧能快速被人体吸收的环体衬膜。所述定位环体一侧的环体衬膜与定位环体连接为一体形成固定环体衬膜,另一侧的环体衬膜与定位环体部分连接形成半盖环体衬膜。打开部分连接的半盖环体衬膜能向定位环体内置入种植体;
[0015]所述定位环体包括能溶解在体液内被人体快速吸收的医用材料。
[0016]所述定位环体还包括不能被人体吸收且能在X光下显影的医用材料。
[0017]所述种植体释放器杆状部位设置用于调节种植体卡槽长度的卡槽调节机构。
[0018]所述卡槽调节机构包括较长的可修剪种植体卡槽,所述可修剪种植体卡槽沿长轴设置修剪线,使用时能根据需要修剪去除多余部分。
[0019]所述卡槽调节机构还包括中空管状的卡槽释放杆和部分套置在所述卡槽释放杆管腔内的手柄释放杆。所述卡槽释放杆远离手柄释放杆的一端设置种植体卡槽,所述手柄释放杆远离卡槽释放杆的一端设置释放器手柄。所述卡槽释放杆相对种植体卡槽的另一端设置为套管状的中空调节滑竿,卡槽释放杆除中空调节滑竿的其他部分设置为种植体卡槽。所述种植体卡槽截面包括“U”形或“[]”形。所述手柄释放杆相对操作手柄的另一端设置实体调节滑竿,所述实体调节滑竿外形及大小与中空调节滑竿内腔及种植体卡槽的“U”形及“[]”形的内部空腔适配。所述实体调节滑竿能套置在中空调节滑竿内腔及种植体卡槽的“U”形及“[]”形内腔沿卡槽释放杆的长轴运动。所述中空调节滑竿部位设置滑竿调节器,用于临时固定卡槽释放杆和手柄释放杆的相对位置。
[0020]所述种植体释放器杆体上设置沿种植体释放器杆体长轴分布的容纳凹槽,所述容纳凹槽与种植体卡槽连通,当种植体连接线状连接线时用于容纳种植体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包括电源线、导管及显影线等。
[0021]所述穿刺操作器和种植器各组件制作材料包括X光下能显影的医用材料,便于在X光下协助定位。所述穿刺操作器和种植器各组件表面均设置长度刻度用于指导穿刺或种植操作。
[0022]所述种植体保护套筒的保护套筒手柄设置用以临时固定种植体保护套筒和套置在种植体保护套筒内的种植体释放器之间位置关系的释放器临时固定机构。
[0023]所述释放器临时固定机构包括贯穿保护套筒手柄一侧筒壁设置的螺纹孔及与螺纹孔适配的螺钉。需要临时固定种植体保护套筒和套置在种植体保护套筒内的种植体释放器之间位置关系时,向螺孔内旋紧螺钉,使螺钉头端紧密的顶持在种植体释放器上。需要松脱种植体保护套筒和套置在种植体保护套筒内的种植体释放器之间位置关系时,反向操作即可。
[002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能微创种植,降低手术对患者伤害,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医师种植操作极为简易;种植操作时能对穿刺深度及路径定位;种植体种植后通过定位环可以对种植体种植位置精确定位,后期需要时方便再次手术。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穿刺操作器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套筒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穿刺针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种植器一种实施例(已装配种植体)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种植体保护套筒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实施例种植体释放器内装配种植体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31]图7为本实用新型种植体释放器设置卡槽调节机构的一种实施例实施形状结构图;
[0032]图8为图7实施例中卡槽释放杆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33]图9为图7实施例中手柄释放杆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34]图10为本实用新型联体定位环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35]图11为本实用新型联体定位环内装配种植体后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36]图12为图7实施例中联体定位环内装配种植体后装配在种植体释放器种植体卡槽内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37]图13为图4实施例中种植器套置在操作套筒内开始种植前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38]图14为图4实施例中种植体种植中(种植体仍在种植体保护套筒内)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39]图15为图4实施例中种植体种植中(种植体暴露出种植体保护套筒且仍在种植体释放器的种植体卡槽内)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40]图16为图4实施例中种植体种植完成(种植体保护套筒及种植体释放器已撤离且操作套筒尚没撤离)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41]图17为图7实施例中种植体释放器的种植体卡槽内已装配环携带种植体的联体定位环并套置在种植体保护套筒内备用的种植器实施形状结构图;
[0042]图18为图7实施例中种植器套置在操作套筒内(种植器的种植体卡槽内已装配联体定位环并装配多个种植体)开始种植前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43]图19为图7实施例中种植体种植中(定位环仍在种植体保护套筒内)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44]图20为图7实施例中种植体种植中(定位环暴露出种植体保护套筒且仍在种植体释放器的种植体卡槽内)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45]图21为图7实施例中种植体种植完成(种植体保护套筒及种植体释放器已撤离且操作套筒尚没撤离)的实施形状结构图;
[0046]图22为种植体释放器杆体上设置沿长轴分布容纳槽(已装配种植体及连接线)的一种实施例。
[0047]附图标记说明:1-操作套管、11-操作套管出口、12-操作套管手柄、2-穿刺针、21-穿刺尖头、22-穿刺手柄、3-种植体保护套筒、31-保护套筒出口、32_保护套筒手柄、33-释放器临时固定机构、4-种植体释放器、41-种植体卡槽、42-释放器手柄、43-容纳凹槽、5-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