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可弯曲输尿管置管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9232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腹腔镜下可弯曲输尿管置管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输尿管支架管安置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下可弯曲输尿管置管器。
【背景技术】
[0002]输尿管支架管又称双J管或D-J管,能达到既引流尿液又支撑输尿管的双重作用,能有效的解除肾、输尿管梗阻,引流肾盂、输尿管积水,利于控制泌尿系感染;扩张输尿管内腔,协助碎石片的排出,解除梗阻对肾功能的损害,保护肾功能。支架管可减少外支架引流导致的感染、漏尿,病人活动受限的问题,具有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优点。目前,所有上尿路手术每侧输尿管内均放置输尿管支架管。病人术后复位顺利,较少出现并发症,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0003]由于输尿管走行与脊柱平行,而腹腔镜常与其成一定角度,因此腹腔镜视野下寻到输尿管开口后,发现双J管常与输尿管成一定角度,角度较大时双J管难以进入输尿管,或在导丝牵引下竖直进入输尿管后,双J管前端可损伤输尿管对侧粘膜。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腹腔镜下可弯曲输尿管置管器,本实用新型于腹腔镜视野下找寻到输尿管后,使待置入的双J管能够顺应输尿管的走行,有效避免双J管前端对输尿管侧粘膜造成的损伤。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种腹腔镜下可弯曲输尿管置管器,包括:管本体、管头、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所述管本体的一端通过伸缩管与管头连接,在管本体上径向设有转轴,所述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位于管本体、伸缩管及管头构成的置管腔内且相互面对,所述,第一钢丝的另一端逆时针缠绕于转轴上,所述第二钢丝的一端与管头连接,第二钢丝另一端顺时针缠绕于转轴上。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08]1.安全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双J管竖直进入输尿管时对输尿管粘膜可能造成的损伤。当上尿路有疾病或盆腔存在肿瘤时,可借助本实用新型放置双J管。在腹腔镜视野下找寻到输尿管后,旋转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分别会在转轴缠绕、释放,这样,在一根钢丝的有效长度缩短同时另一根钢丝的有效长度变长,伸缩管在一缩一伸的两根钢丝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并带动管头弯曲,待置入的双J管在弯曲管头的导引下,顺应输尿管的走行,有效避免双J管前端对输尿管侧粘膜造成的损伤。双J管前端进入输尿管后,可通过旋转转轴使可伸缩柔性头部恢复与双J管平行的角度,继续深入,完成置管。放置双J管的操作都为体外进行,更为便捷。
[0009]2.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仅包括一个软性的头部,旋钮,连接可伸缩柔性头部与旋钮的钢丝,
[0010]3.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在腹腔镜视野下找寻到输尿管开口后,调节旋钮即可调整双J管的角度。
[0011]4.成功率高腹腔镜下寻到输尿管开口后,由于输尿管走行与双J管常不一致,有时双J管难以进入输尿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软性的头部及旋钮能实现在体外进行双J管的放置,可有效的提高成功率。
[0012]5.调节范围大由于可伸缩柔性头部与末端旋钮通过钢丝连接,调节旋钮可以获得不同角度的双J管,可适应不同走行的输尿管。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0015]其中,1-管本体,11-管头,2-调节旋钮,31-第一钢丝,32-第二钢丝,4_橡皮垫圈,5-转轴,6-伸缩管,7-腹壁,8-输尿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种腹腔镜下可弯曲输尿管置管器,包括:管本体1、管头11、第一钢丝31和第二钢丝32,所述管本体I的一端通过伸缩管6与管头11连接,在管本体I上径向设有转轴5,所述第一钢丝31和第二钢丝32位于管本体1、伸缩管6及管头11构成的置管腔内且相互面对,所述,第一钢丝31的另一端逆时针缠绕于转轴5上,所述第二钢丝32的一端与管头11连接,第二钢丝32另一端顺时针缠绕于转轴5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钢丝31与管头11的连接点及第二钢丝32与管头11的连接点位于同一轴平面内;管本体I的另一端上设有橡皮垫圈4 ;在转轴5的两端分别设有调节旋钮2。
[0017]当上尿路有疾病或盆腔存在肿瘤时,可借助腹腔镜下输尿管可弯曲置管器放置双J管。在腹腔镜视野下找寻到输尿管后,将双J管推至输尿管口,调节末端的调节旋钮2,通过旋转旋钮2,可以调整管头11的角度(弯曲角度为0-90°,0°时可伸缩柔性头部与双J管平行,90°时可伸缩柔性头部与双J管垂直),使之顺应输尿管的走行,继而进入输尿管。双J管前端进入输尿管后,可通过调节旋钮2使管头恢复与双J管平行的角度,继续深入,完成置管。
【主权项】
1.一种腹腔镜下可弯曲输尿管置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本体(1)、管头(11)、第一钢丝(31)和第二钢丝(32 ),所述管本体(I)的一端通过伸缩管(6 )与管头(11)连接,在管本体(I)上径向设有转轴(5),所述第一钢丝(31)和第二钢丝(32)位于管本体(I )、伸缩管(6)及管头(11)构成的置管腔内且相互面对,所述,第一钢丝(31)的另一端逆时针缠绕于转轴(5)上,所述第二钢丝(32)的一端与管头(11)连接,第二钢丝(32)另一端顺时针缠绕于转轴(5 )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可弯曲输尿管置管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钢丝(31)与管头(11)的连接点及第二钢丝(32)与管头(11)的连接点位于同一轴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可弯曲输尿管置管器,其特征在于,管本体(I)的另一端上设有橡皮垫圈(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可弯曲输尿管置管器,其特征在于,在转轴(5)的两端分别设有调节旋钮(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下可弯曲输尿管置管器,包括:管本体、管头、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所述管本体的一端通过伸缩管与管头连接,在管本体上径向设有转轴,所述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位于管本体、伸缩管及管头构成的置管腔内且相互面对,所述,第一钢丝的另一端逆时针缠绕于转轴上,所述第二钢丝的一端与管头连接,第二钢丝另一端顺时针缠绕于转轴上。本实用新型于腹腔镜视野下找寻到输尿管后,使待置入的双J管能够顺应输尿管的走行,有效避免双J管前端对输尿管侧粘膜造成的损伤。
【IPC分类】A61M25/01
【公开号】CN204745299
【申请号】CN201520520115
【发明人】秦超, 朱道宇, 王仪春, 黄辰宇, 宋乐彬, 李潇, 张磊, 范书伊, 张征委, 张其杰
【申请人】江苏省人民医院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