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疗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92401阅读:来源:国知局
离,而形成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此时供电单元130不可更换。抑或,如图5A及图5B,在底座110上形成多个开放的卡槽114,且在盖体140上设置对应卡槽114的多个卡合部143,且盖体140的嵌合轨道141上取消设置倒钩142。借此,可将卡合部143置入卡槽114内顺时针旋转以使盖体140与底座114嵌合。当供电单元130电量耗尽时,则可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将盖体140与底座110通过卡合部143及卡槽114拆卸分离以便更换,而形成多次性使用的方式。
[0043]请续参照图6。图6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120另一形状的实施例示意图。
[0044]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路板120形状并无限制,只要其可容设于底座110的第一容室IlOa内,且电路板120上的正极件121a及负极件121b,使供电单元130偏心旋转时,供电单元130的负极130b恒常与电极组121的负电极件121b接触,但供电单元130的正极130a则选择地与电极组121的正电极件121a接触,以维持供电单元130偏心旋转时切换发光单元122的操作方式。在一例中,如图6所示,电路板120可为长方形,且电路板120上的正极件121a为弧形片状,仍可维持供电单元130偏心旋转时的切换发光单元的操作方式。前述正电极件121a及负电极件121b是依据供电单元130的电极形式而操作。举例而言,当供电单元130使用钮扣电池时,其正极130a位于侧边,故使其负极130b为恒常接触,而其正极130a被选择地接触。若供电单元130为其他形式,则其正极130a及负极130b可能位置互相调换,而使其正极130a为恒常接触,而其负极130b则被选择地接触。
[0045]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单元122数量并无限制,可同时设置多个发光单元122,通过驱动电路123的驱动,可依序切换而得到不同发光模式。多个发光单元122可具有同一色光或各自具有不同色光。使用不同色光时,可得到不同种类疗效;使用单一色光时,可得到不同光强度及色阶绵密变化,以获致不同程度疗效。
[0046]请一并参照图7A至图7D。图7A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多个发光单元122时,在一关闭状态示意图;图7B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多个发光单元122时,在第一发光状态示意图;图7C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多个发光单元122时,在另一关闭状态示意图;图70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多个发光单元122时,在第二发光状态示意图。
[0047]在图7A至7D中,电路板120上的电极组121包含负电极件121b及四个正电极件121a。如前述,供电单元130被带动偏心旋转,以使其正极130a依序与各电极组121的正电极件121a接触或不接触,而供电单元130的负极130b则恒常接触电极组121的负电极件121b,以依序切换多个发光单元122的发光或关闭。使用不同色光的多个发光单元122时,在图7A中,因偏心旋转使供电单元130的正极130a并未接触任何正电极件121a而无法导通,形成关闭状态。图7B中,供电单元130的正极130a接触其一个正电极件121a而发出第一种色光。接着,如图7C,供电单元130再度偏心旋转使其正极130a未接触任何正电极件121a,而再度形成关闭状态。接着,如图7D所示,供电单元130的正极130a接触另一正电极件121a而发出第二种色光。通过前述,供电单元130的正极130a可依序接触各正电极件121a而形成导通或不导通的循环操作,而依序使多个发光单元122发出不同色光或不同光强度及色阶的同色光。此种多段切换亦可应用于仅使用一个发光单元122时,可通过驱动电路123的设计,使单一发光单元122具有不同发光模式,因而具有单一色光光强度或色阶的不同变化。
[0048]请续参照图8及图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疗装置100 —应用例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疗装置100另一应用例示意图。
[0049]在实际使用时,在一例中,如图8中,将光疗装置100的底座110接触人体皮肤,发光单元122的发光通过于底座110的底面111开设的透光孔11 Ia发射出,而照射人体皮肤。使用者可通过旋转盖体140切换发光单元122的发光模式。在另一例中,如图9,底座110向外延伸有延伸部115,以便能较大面积贴合于人体皮肤,有助于光疗装置100固定。延伸部115可在制造底座110时一并制造而成,亦可额外增设,并无特别限制其形成方式。
[0050]综合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光疗装置100体积紧凑短小,可随携随用。再者,光疗装置100结构简易,相对增加耐用程度及使用寿命,并具有低廉的制造成本,适于大量生产。
[0051]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疗装置包含: 底座,其包含底面,并于其内形成第一容室; 电路板,其安装于所述第一容室内,所述电路板包含发光单元及电性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电极组,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朝向所述底面; 供电单元,其电性连接所述电极组;以及 盖体,其上形成第二容室供所述供电单元放置,所述盖体能够被转动地容设于所述底座内,其中所述第二容室相对所述第一容室偏心旋转,以带动所述供电单元偏心旋转而切换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电极组导通与否,进而切换所述发光单元发光与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开设有透光孔,使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通过所述透光孔照射至人体皮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含电性连接所述电极组的驱动电路,所述发光单元受所述驱动电路驱动而切换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模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嵌槽,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嵌合轨道,所述嵌合轨道能够旋转地嵌合于所述嵌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轨道上形成倒钩,使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座嵌合后无法拆卸分离。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包含多个开放的卡槽,所述盖体上包含对应所述卡槽的多个卡合部,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座嵌合后,能够通过所述卡槽及卡合部使所述盖体及所述底座能够拆卸分离。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为薄膜电池、燃料电池或钮扣电池。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包含正电极件及负电极件,所述供电单元包含正极及负极;所述供电单元偏心旋转,使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正极选择地接触所述电极组的所述正电极件,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负极接触所述电极组的所述负电极件。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的所述正电极件呈柱状。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包含多个正电极件及负电极件,所述供电单元包含正极及负极;所述供电单元偏心旋转,使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正极选择地依序接触所述电极组的所述多个正电极件,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负极接触所述电极组的所述负电极件。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为无机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向外延伸有延伸部,以便贴合于人体皮肤。13.一种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疗装置包含: 底座,其包含底面,并于其内形成第一容室; 电路板,其安装于所述第一容室内,所述电路板包含多个发光单元及电性连接所述多个发光单元的电极组,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单元的发光朝向所述底面; 供电单元,其电性连接所述电极组;以及 盖体,其上形成第二容室供所述供电单元放置,所述盖体能够被转动地容设于所述底座内,其中所述第二容室相对所述第一容室偏心旋转,以带动所述供电单元偏心旋转而切换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电极组导通与否,进而切换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依序发光。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包含多个正电极件及负电极件,所述供电单元包含正极及负极;所述供电单元偏心旋转,使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正极选择地依序接触所述电极组的所述多个正电极件,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负极接触所述电极组的所述负电极件。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依序切换发出不同色光。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发出相同色光。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分别为无机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疗装置,其包含底座、电路板、供电单元以及盖体。底座包含底面,并于其内形成第一容室。电路板安装于第一容室内,其包含发光单元及电性连接发光单元的电极组,其中发光单元的发光朝向底面。供电单元电性连接电极组。盖体上形成第二容室供放置供电单元。盖体可被转动地容设于底座内,第二容室可相对第一容室偏心旋转,以带动供电单元偏心旋转而切换供电单元与电极组导通与否,进而切换发光单元发光与否。借此,光疗装置结构简易,体积轻薄而可随携随用。
【IPC分类】A61N5/06
【公开号】CN204745380
【申请号】CN201520401283
【发明人】白瑞芬, 叶与伟
【申请人】冠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