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罩给氧辅助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46258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面罩给氧辅助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面罩给氧辅助器。
【背景技术】
[0002]临床上,通气面罩是病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或全麻手术时通气给氧面具。无创通气或病人麻醉诱导时,对于一些牙齿脱落或脸部严重消瘦导致口唇及面颊欠饱满的病人,面罩气囊不能与病人脸部完全贴紧吻合,致使麻醉诱导或无创正压通气时,出现漏气现象,给氧效果不佳。
[0003]中国专利ZL201020245255.1公开了一种老年人面颊、麻醉面罩贴合装置,其包括:支撑架、气囊、颊部垫、支架孔、充气管、气阀等组件,支撑架上有气囊、颊部垫和支架孔,使用时将前后翼置于上、下牙床上,前翼至后翼的距离略小于病人张口时上、下牙床的距离,两侧翼的距离略大于麻醉面罩气囊口腔部位的内径。两侧翼的距离略大于麻醉面罩气囊口腔部位的内径,侧翼气囊充气后可使双颊紧贴面罩气囊内壁,避免漏气。该专利中的支撑架可作为支撑和通气使用,实际上为口咽通气管。
[0004]口咽通气管是通气面罩的重要组成部分,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其经口放置在口咽部起到支架和气道的作用,其使用时不需要特殊器械,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口咽通气管主要用于舌后坠而导致上呼吸道通气障碍的患者,经口放入口咽通气管能在几秒钟内迅速改善气道梗阻情况,是临床上常用的应急器材,其常用的情况包括手术前气管插管患者的全麻诱导时、非气管插管麻醉时和各种昏迷患者因舌后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
[0005]但是现有的口咽通气管存在着一些不足,对于舌体肥大、舌根后坠的病人,其舌根通常会影响口咽通气管下端(远离唇部的一端)的通气,导致通气不顺畅。
[0006]此外,其质地较硬,不易塑形,临床上不易操作,或操作中可能造成口咽粘膜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漏气的面罩给氧辅助器,该面罩给氧辅助器的口咽通气管下端外壁设置有气囊,可以在充气时将病人舌根上顶,保证通气的顺畅,同时适用于舌根正常的病人和舌体肥大、舌根后坠的病人。
[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面罩给氧辅助器,包括扁平状的口腔内颊部垫、口咽通气管、第一气囊、第一充气管,口腔内颊部垫的上表面设置第一气囊,下表面连接口咽通气管,口腔内颊部垫上还开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通气孔且该通气孔与口咽通气管连通,第一充气管与第一气囊连通;还包括第二气囊和第二充气管,所述第二气囊设置在口咽通气管的下端外壁上,第二充气管与第二气囊连通。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气囊充气后气囊向外隆起从而在口腔中支撑起双颊,使得面罩与病人脸部完全贴紧吻合,防止漏气;用于舌体肥大、舌根后坠的病人时,第二气囊充气后可以将病人舌根上顶,防止舌根对口咽通气管下端通气造成遮挡,保证通气的顺畅;用于舌根正常的病人第二气囊可以不需要充气。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气囊为环绕在口咽通气管下端外壁上的环形气囊,可以更加均匀方便地撑起舌根,减少病人的不适感。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气囊的最下端与口咽通气管的最下端的距离为3mm-5mm,便于口咽通气管下端顺利滑入病人口咽部,并且能避免第二气囊不充气时对口咽通气管下端造成遮挡。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充气管位于口咽通气管内紧贴口咽通气管的管壁或位于口咽通气管的管壁内,其上端从口腔内颊部垫的通气孔穿出,其下端与第二气囊连通。
[0013]进一步,所述口咽通气管为可塑形的钢丝加强管,质地较软,临床操作中可以自然塑形,能够更加方便插入病人的口咽部,不会对病人的口咽粘膜造成损伤,并且不会造成堵管。
[0014]进一步,所述口咽通气管为PVC管。
[0015]进一步,所述口腔内颊部垫的厚度为2_3mm。
[0016]进一步,所述第二充气管的内径与第一充气管相同。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充气管与第二充气管颜色不同,以区分两个充气管。
[0018]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实用新型在口腔内颊部垫的上表面设置第一气囊、在口咽通气管下端设置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充气后气囊向外隆起,在口腔中支撑起双颊,使得面罩与病人脸部完全贴紧吻合,防止漏气;用于舌体肥大、舌根后坠的病人时,第二气囊需要充气,第二气囊充气后可以将病人舌根上顶,防止舌根对口咽通气管下端通气造成遮挡,保证通气的顺畅;用于舌根正常的病人时,第二气囊不需要充气,利用病人正常的通气道进行通气;
[0020]2、本实用新型的口咽通气管采用可塑形钢丝加强管,质地较软,临床操作中可以自然塑形,更加方便插入病人的口咽部,易于操作,不会对病人的口咽粘膜造成损伤,并且不会造成堵管;
[002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0024]图3是口咽通气管下端沿径向的截面图;
[0025]图4是口咽通气管自然状态下的状态图;
[0026]图5是口咽通气管弯折时的状态图;
[0027]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口咽通气管弯曲的状态图。
[0028]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9]1、口腔内颊部垫;2、第一气囊;3、通气孔;4、第一充气管;5、口咽通气管;6、第二气囊;7、第二充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有技术中,牙齿脱落或脸部严重消瘦导致口唇及面颊欠饱满的病人在麻醉诱导或无创正压通气时,面罩不能与病人脸部完全贴紧吻合,致使出现漏气现象;且对于舌体肥大、舌根后坠的病人,其平躺时舌根下垂通常会影响口咽通气管下端的通气,导致通气不顺畅。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避免漏气且通气顺畅的面罩给氧辅助器,同时适用于舌根正常和舌体肥大、舌根后坠的病人。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所示,面罩给氧辅助器包括口腔内颊部垫1、口咽通气管5、第一气囊2、第一充气管4、第二气囊6和第二充气管7。口腔内颊部垫I呈扁平状,其上表面设置第一气囊2、下表面连接口咽通气管5,口腔内颊部垫I中心还开设有椭圆形的通气孔3,通气孔3贯穿口腔内颊部垫I的上表面、下表面,且该通气孔3与口咽通气管5连通;所述第一充气管4与第一气囊2连通;所述第二气囊6设置在口咽通气管5的下端外壁上,第二充气管7与第二气囊6连通,前述口咽通气管5下端是指口咽通气管5安装到上咽部的一端,也称为口咽通气管5末端。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囊6为环绕在口咽通气管5下端外壁上的环形气囊,口咽通气管6和第二气囊6沿径向的截面图图如3所示,第二气囊6采用环形结构可以更加均匀方便地撑起舌根,减少病人的不适感。
[0034]所述第二气囊6的最下端略高于口咽通气管5的最下端,本实施例中,第二气囊6的最下端与口咽通气管5的最下端的距离为3mm-5mm。第二气囊6主要对口咽通气管5末端所在的部位舌根进行向上推移,因此第二气囊6设置得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