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室摆液体用治疗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0904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室摆液体用治疗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筐,具体为一种治疗室摆液体用治疗筐,属于医学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摆放液体用的治疗筐通常是放在治疗室盛放各种药物所使用的,传统的治疗筐大多使用普通筐代替,内部没有保护设备,很容易造成药瓶的破损,而且外部没有放标签的空间,这样在配药时就很容易弄岔,筐外没有把手,内部有药物时,拿取就很不方便,而且筐内只有一个区域,安剖和袋装药等药物只能混放,配液体时操作十分的不方便,而且外观看起来很混乱。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治疗室摆液体用治疗筐。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室摆液体用治疗筐,包括筐体,海绵垫、把手、卡槽、隔板A、隔板B和隔板C,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分为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底面四个面,所述筐体的右面外部设置有卡槽,所述筐体左面和右面分别安装有一个把手,所述筐体底面的2/3宽处设置有一个从前向后的隔板C,所述隔断C长度是筐体底面长度的3/4,所述隔断C高度是筐体高度的1/2,在筐体在底面长1/4处有一个从左向右的隔板A,所述隔板A高度是筐体高度的1/2,所述筐体内部右前区域以隔板C的长度为标准,平均分成多段,用多个平行的隔板B分为多个区域,所述隔板B与隔板A平行,所述隔板B与隔板C和筐体后面垂直,所述隔板B高度与隔板A和隔板B相等,宽为所述筐体底面的1/3宽。
[0005]优选的,所述筐体右面有一个三面闭合一面非闭合形状的卡槽。
[0006]优选的,所述筐体内壁和隔板A、隔板B、隔板C两侧上均贴附有海绵垫。
[0007]优选的,所述筐体左右两面上安装有把手。
[0008]优选的,所述筐体、隔板A、隔板B和隔板C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榫卯式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隔板A、隔板B和隔板C将筐体内部分为三个大区域。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治疗室摆液体用治疗筐设计合理,筐体右面有一个三面闭合一面非闭合形状的卡槽,卡槽内可以插入写有患者名称或者药物分类名称的卡片,可以避免发生错误,同时又可简化操作,筐体内壁和隔板A、隔板B、隔板C两侧上均贴附有海绵垫,可以防止安剖一类的玻璃药瓶在碰撞时破裂,增加安全性,筐体左右两面上安装有把手,这样在筐内有一定重量的药物时方便拿取治疗筐,筐体、隔板A、隔板B和隔板C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榫卯式连接,在不使用时可以很方便的将隔板A、隔板B和隔板C拆卸下来,在不用时可以拆卸下来放平,便于存放,隔板A、隔板B和隔板C将筐体内部分为三个大区域,可以将药物分类放在筐内,方便拿取和操作,外观看起来很整洁。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俯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榫卯结构连接示意图;
[0014]图中:1、筐体,2、海绵垫,3、把手,4、卡槽,5、隔板A,6、隔板B和7、隔板C。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3,一种治疗室摆液体用治疗筐,包括筐体1,海绵垫2、把手3、卡槽4、隔板A5、隔板B6和隔板C7,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I分为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底面四个面,所述筐体I的右面外部设置有卡槽4,所述卡槽4 一个三面闭合一面非闭合,卡槽4内可以插入写有患者名称或者药物分类名称的卡片,可以避免发生错误,同时又可简化操作,所述筐体I左面和右面分别安装有一个把手3,这样在筐内有一定重量的药物时就很方便拿取治疗筐,所述筐体I底面的2/3宽处设置有一个从前向后的隔板C7,所述隔断C7长度是筐体I底面长度的3/4,所述隔断C7高度是筐体I高度的1/2,在筐体I在底面长1/4处有一个从左向右的隔板A5,所述隔板A5高度是筐体I高度的1/2,左前区域放袋装的液体,后边区域放瓶装的液体,所述筐体I内部右前区域以隔板C7的长度为标准,平均分成多段,用多个平行的隔板B6分为多个区域,格子里可以盛放与大液体相对应的安剖,所述隔板B6与隔板A5平行,所述隔板B6与隔板C7和筐体I后面垂直,所述隔板B6高度与隔板A5和隔板B6相等,宽为所述筐体I底面的1/3宽,所述隔板A5、隔板B6和隔板C7将筐体内部分为三个大区域,可以将药物分类放在筐内,左前区域放袋装的液体,方便拿取和操作,外观看起来很整洁,所述筐体1、隔板A5、隔板B6和隔板C7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榫卯式连接,在不使用时可以很方便的将隔板A5、隔板B6和隔板C7拆卸下来,在不用时可以拆卸下来放平,便于存放,所述筐体I内壁和隔板A5、隔板B6、隔板C7两侧上均贴附有海绵垫,可以防止安剖一类的玻璃药瓶在碰撞时破裂,增加安全性,。
[0017]工作过程:当使用所述治疗室摆液体用治疗筐时,首先将隔板A、隔板B和隔板C按照榫卯连接的形式安装在各自的位置上,然后即可将各类药品分区域的摆放好,如需分类或者标记,可将写有标记的卡片插入卡槽中,如果需运送治疗筐,用手抓取两侧的把手即可。
[001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室摆液体用治疗筐,包括筐体(1),海绵垫(2)、把手(3)、卡槽(4)、隔板A(5)、隔板B(6)和隔板C(7),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⑴分为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底面四个面,所述筐体(I)的右面外部设置有卡槽(4),所述筐体(I)左面和右面分别安装有一个把手(3),所述筐体(I)底面的2/3宽处设置有一个从前向后的隔板C(7),所述隔断C(7)长度是筐体(I)底面长度的3/4,所述隔断C (7)高度是筐体(I)高度的1/2,在筐体(I)在底面长1/4处有一个从左向右的隔板A(5),所述隔板A(5)高度是筐体(I)高度的1/2,所述筐体(I)内部右前区域以隔板C(7)的长度为标准,平均分成多段,用多个平行的隔板B(6)分为多个区域,所述隔板B(6)与隔板A(5)平行,所述隔板B(6)与隔板C(7)和筐体⑴后面垂直,所述隔板B(6)高度与隔板A(5)和隔板B(6)相等,宽为所述筐体(I)底面的1/3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室摆液体用治疗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I)右面有一个三面闭合一面非闭合形状的卡槽(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室摆液体用治疗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I)内壁和隔板A (5)、隔板B (6)、隔板C (7)两侧上均贴附有海绵垫(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室摆液体用治疗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I)左右两面上安装有把手(3)。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治疗室摆液体用治疗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I)、隔板A (5)、隔板B (6)和隔板C (7)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榫卯式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室摆液体用治疗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A(5)、隔板B (6)和隔板C (7)将筐体⑴内部分为三个大区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室摆液体用治疗筐,包括筐体,海绵垫、把手、卡槽、隔板A、隔板B和隔板C,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卡槽内可以插入写有患者名称或者药物分类名称的卡片,可以避免发生错误,同时又可简化操作,海绵垫可以防止安剖一类的玻璃药瓶在碰撞时破裂,增加安全性,筐体左右两面上安装有把手,这样在筐内有一定重量的药物时方便拿取治疗筐,筐体、隔板A、隔板B和隔板C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榫卯式连接,在不使用时可以很方便的将隔板A、隔板B和隔板C拆卸下来,在不用时可以拆卸下来放平,便于存放,隔板A、隔板B和隔板C将筐体内部分为三个大区域,可以将药物分类放在筐内,方便拿取和操作,外观看起来很整洁。
【IPC分类】A61G12/00
【公开号】CN204890195
【申请号】CN201520559226
【发明人】王金素
【申请人】王金素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