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转运移位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0054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病人转运移位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医疗的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式病人转运移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医院临床上,当需将病人从病房推送至手术室进行手术时,一般由护理人员或患者的家属拉起病床上的床单,先将患者从病床上移至医用推车上推至手术室后,再用相同的方法将患者从医用推车上移至手术床上,然后再将压于患者身体下面的床单抽出。这一过程十分劳累,而且稍不注意,会伤及患者。在完成手术后,也要先用床单将患者从手术床上转移至医用推车上,运送至病房病床后,还要要重复上述的劳累过程,抽出压于患者身体下面的床单,既劳累又不安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病人转运移位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病人转运移位板,板体为一长度较人体的驱干稍长、宽度较人体肩宽稍宽的塑料板,板的两侧各设有2-4个握持孔。
[0005]所述板体的正面平整或中部略下凹或有与人体背部相适应的造型,板体背面设有加强肋。
[0006]所述病人转运移位板,板体的边角均呈圆角,握持孔的边缘亦呈圆角。
[0007]由于本实用新型重量较轻,携带方便,与医用推车配合,可以极为方便地将患者在病床与手术床之间转运移位,极为轻便,实用。亦可用于救护车对病人的转运移位。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0]图中:1-板体,2-握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板体I为聚丙烯或聚乙烯注塑成型的塑料板,其长度稍大于人体躯干长度,其宽度稍大于人体肩宽。板的正面平整或中部略下凹或有与人体背部相适应的造型,背面设有若干加强肋,以增加强度减轻重量;可根据人的身长和体重可分成大、中、小不同规格。板体I两侧各设有2-4个握持孔,优选每侧2个,以方便转运人员提握。板体I的板体的边角,包括四周及正反面所有边角处、握持孔的边缘都倒成圆角,以方便操作,并避免在使用时造成对患者或护理人员的伤害。
[0013]当将患者从病室病床上移至医用推车上时,只要略微抬起或轻翻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将板体I垫入患者身体下方,护理人员可藉板侧的握持孔2,提起板体1,即可以安全平稳地将患者转移到医用推车上。医用推车进入手术室时,再用相同的操作提起板体1,把患者转移到手术床上,然后略微抬起在手术床上的患者,将板体I从患者身下抽出,完成了从病室病床到手术床的转运。在手术完成后,同样将板体I垫入患者身体下方,护理人员就能安全平稳地将患者转移至医用推车上,并将患者转运至病床旁,并藉该转运移位板将患者从医用推车上转移至病床上,最后从患者身下抽出该转运移位板,病人转运工作完成,既轻便又安全。
【主权项】
1.一种病人转运移位板,其特征在于:板体为一长度较人体的驱干稍长、宽度较人体肩宽稍宽的塑料板,在该板体的两侧各设有2-4个握持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转运移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正面平整或中部略下凹或有与人体背部相适应的造型,板体背面设有加强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转运移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边角均呈圆角,握持孔的边缘亦呈圆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转运移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孔为每侧2个握持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式病人转运移位的装置。一种病人转运移位板,板体为一长度较人体的驱干稍长、宽度较人体肩宽稍宽的塑料板,板的两侧各设有2-4个握持孔。板体的正面平整或中部略下凹或有与人体背部相适应的造型,板体背面设有加强肋。板体的边角均呈圆角,握持孔的边缘亦呈圆角。本实用新型病人转运移位板重量轻,携带方便,与医用推车配合,可以极为方便地将患者在病床与手术床之间转运移位,极为轻便,实用。
【IPC分类】A61G1/00
【公开号】CN204909861
【申请号】CN201520305906
【发明人】刘明华, 张巧红, 贾林海, 崔瑞丰, 杨万春
【申请人】上海国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