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022971阅读:来源:国知局
213上,接着将该握持件11往靠近腰部的方向扳动即可。
[0035]所述止滑套3能避免本第一实施例相对该直立面4滑动,也能避免本第一实施例在操作的过程中与使用者的手分离。
[003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按摩器的效果在于,彼此弯折连接的该第一杆部211与该第二杆部212所界定出来的该按摩区213,能一直持续抵靠在使用者的待按摩部位上,而该按摩区213的弯折凸起造形,接触面积较小,能精准掌控也能产生较大的压力,充份按摩到待按摩部位深处。因本实用新型能持续按压、利于掌控、深度按摩,故能达到具有较佳按摩效果的目的。
[0037]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按摩器的一个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该握持件11具有内外套接的一个内杆113与一个外杆114。该内杆113能伸缩地穿设在该外杆114中,并具有该握持杆部111。该外杆114具有该连接杆部112。该按摩件21以透明材质制成。该辅助件23能发光。本第二实施例的其中一个优点在于:不使用时该内杆113能收纳进该外杆114中,减少体积而不占据空间。本第二实施例的另外一个优点在于:该辅助件23产生的光能透射出该按摩件21,产生辅助照明的效果,且相当新奇具有科技感。
[0038]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按摩器的一个第三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该辅助件23是设置在该按摩区213上,且能产生远红外线。该握持件11呈中空,并能容装电池,以提供该辅助件23所需的电源,此种使用电池的供电方式,便于外出使用,相当方便。该辅助件23所产生的远红外线,能使待按摩部位的温度升高,促进待按摩部位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能更快地舒缓酸痛或缓解紧绷的肌肉。
[0039]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按摩器的一个第四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本第四实施例省略该开关22(见图2),且该第一杆部211与该第二杆部212的长度加大,该辅助件23为一个枢设在该按摩区213呈轮状且能转动的滚轮。该辅助件23具有一个轮面231,以及数个分别设置在该轮面231上的凸粒232。本第四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该辅助件23因能转动,而能有较大的按摩范围。该辅助件23等同该按摩区213的延伸,且在使用时更会往使用者突出,挤压待按摩部位的效果更为良好,能提供更棒的按摩体验。
[0040]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按摩器的一个第五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该按摩单元2包括两个按摩件2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按摩件21上呈盘状且能震动的一个辅助件23。所述按摩件21的所述第一杆部211彼此连接。该握持件11的该连接杆部112连接所述按摩件21的其中一个的该第二杆部212。该支撑件12的该中央杆部121连接所述按摩件21的另外一个的该第二杆部212。该辅助件23呈盘状因而能与待按摩部位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得该辅助件23的震动效果能够广为传递,具有一次同时按摩较广部位的功效。
[0041]参阅图10,本实用新型按摩器的一个第六实施例,包含一个供使用者握持的本体单元1,以及一个设置在该本体单元I上的按摩单元2,以及数个分别套设在该本体单元I上的止滑套3。
[0042]该本体单元I包括分别呈杆状的两个支撑件12与两个握持件11。每一支撑件12具有一个位于中央的中央杆部121,以及分别连接于该中央杆部121两相反侧的支撑杆部122。所述支撑件12彼此平行间隔。每一握持件11具有一个与对应的中央杆部121垂直连接的连接杆部112,以及一个由对应的连接杆部112往外延伸的握持杆部111。每一握持杆部111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支撑件12的延伸方向垂直。
[0043]该按摩单元2包括两个按摩件21。所述按摩件21沿所述支撑件1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且分别具有彼此弯折连接的一个第一杆部211与一个第二杆部212。所述第一杆部211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件12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杆部212连接所述支撑件12的另外一个。每一第一杆部211与对应第二杆部212相配合界定出一个位于中央且弯折凸起的按摩区213。所述止滑套3分别套设于所述握持杆部111,以及所述支撑杆部122。
[0044]本第六实施例在使用时,是以双手握持所述握持件11,并将所述按摩件21的所述按摩区213抵靠在待按摩部位,再施力使所述按摩区213挤压待按摩部位。本第六实施例能以两手操作,故能提供更大的力道与待按摩部位。使用时,还能以所述按摩区213为支点,以双手左右枢摆本第六实施例,利用不同角度的接触方式来刺激待按摩部位,获得不同的按摩效果。所述按摩件21并不以两个为必要,在实施上也能设置三个或者更多。本第六实施例的所述按摩件21同样能持续精准深入按压待按摩部位,故同样也能达到本实用新型提供较佳按摩效果的目的。
【主权项】
1.一种按摩器,包含一个供使用者握持的本体单元,以及一个设置在该本体单元上的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按摩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按摩件,该按摩件具有彼此弯折连接的一个第一杆部与一个第二杆部,该第一杆部与该第二杆部分别连接该本体单元,并相配合界定出一个位于中央且弯折凸起的按摩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单元具有一个握持件与一个支撑件,该握持件成杆状,弯折连接该按摩件的该第一杆部并往远离该第二杆部的方向延伸,该支撑件呈杆状并具有一个位于中央的中央杆部,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该中央杆部两相反侧的支撑杆部,该中央杆部连接该按摩件的该第二杆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握持件具有内外套接的一个内杆与一个外杆,该内杆能伸缩地穿设在该外杆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按摩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在该按摩件且能震动的辅助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按摩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在该按摩区上且能产生远红外线的辅助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按摩单元还包括一个枢设在该按摩区呈轮状且能转动的辅助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按摩区呈透明,该按摩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在该按摩区上且能发光的辅助件。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按摩单元包括两个所述按摩件,所述按摩件的所述第一杆部彼此连接,该本体单元具有一个握持件与一个支撑件,该握持件成杆状,弯折连接所述按摩件的其中一个的该第二杆部,并往远离所述按摩件的另外一个的方向延伸,该支撑件呈杆状并具有一个位于中央的中央杆部,以及分别连接于该中央杆部两相反侧的支撑杆部,该中央杆部连接所述按摩件的另外一个的该第二杆部,该按摩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按摩件上且能震动的一个辅助件。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单元包括分别呈杆状的两个支撑件与两个握持件,每一支撑件具有一个位于中央的中央杆部,以及分别连接于该中央杆部两相反侧的支撑杆部,每一握持件由对应的中央杆部往外延伸,所述支撑件平行间隔,该按摩单元包括数个所述按摩件,所述按摩件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杆部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杆部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外一个。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按摩器还包含数个分别套设在该本体单元上的止滑套。
【专利摘要】一种按摩器,包含一个供使用者握持的本体单元,以及一个设置在该本体单元上的按摩单元。该按摩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按摩件。该按摩件具有彼此弯折连接的一个第一杆部与一个第二杆部。该第一杆部与该第二杆部分别连接该本体单元,并相配合界定出一个位于中央且弯折凸起的按摩区。彼此弯折连接的该第一杆部与该第二杆部所界定出来的该按摩区,能一直持续抵靠在使用者的待按摩部位上,且该按摩区的弯折凸起造型,接触面积较小,除利于精准掌控外,也能产生较大的压力,充份按摩到肌肉深处。本实用新型因能持续按压、利于掌控,且能深度按摩,故具有较佳的按摩功效。
【IPC分类】A61H15/00, A61N5/06, A61H23/02
【公开号】CN204932215
【申请号】CN201520490855
【发明人】白育纶, 陈冠妏
【申请人】白育纶, 陈冠妏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