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肠减压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23307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肠减压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肠减压导管。
【背景技术】
[0002]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它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对于低位肠梗阻患者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可采取支架置入术,以改善肠梗阻症状。但是,现有的结肠减压导管的球囊通常是两端先扩张,使得中间再扩张,有时球囊的中间部位扩张不良会导致球囊贴壁不良、贴壁不牢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贴壁牢靠的结肠减压导管。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种结肠减压导管,包括中心管、充气管和注液管,所述中心管的尾端设置有侧壁孔,所述注液管的尾端设置有注液管出口,该注液管的下部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充气管向后延伸为内充盈管,所述内充盈管的外侧连通有外充盈管,所述外充盈管的外表面覆盖有环形球囊,所述环形球囊包括内球囊和外球囊,所述外球囊包裹所述内球囊,所述内球囊与内充盈管连通,所述外球囊与外充盈管连通,所述内充盈管的尾端与内充盈腔道相连,所述外充盈管的尾端与外充盈腔道相连。
[0006]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管的直径大于所述注液管的直径。
[0007]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技术手段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肠减压导管,通过将环形球囊设置为内球囊和外球囊,由于内外球囊同轴且外球囊长于内球囊,保证了充气过程中内球囊先扩张,贴壁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肠减压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0010]图中,1-中心管,2-充气管,3-注液管,4-止回阀,5-注液管出口,6-侧壁孔,7_内充盈管,8-外充盈管,9-外球囊,10-内球囊,11-内充盈腔道,12-外充盈腔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2]本实用新型的结肠减压导管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中心管1、充气管2和注液管3,中心管I的尾端设置有侧壁孔6,注液管3的尾端设置有注液管出口 5,该注液管3的下部设置有止回阀4,充气管2向后延伸为内充盈管7,内充盈管7的外侧连通有外充盈管8,外充盈管8的外表面覆盖有环形球囊,该环形球囊包括内球囊10和外球囊9,外球囊9包裹着内球囊10,内球囊10和外球囊9为同轴设计,内球囊10与内充盈管7连通,外球囊9与外充盈管8连通,内充盈管7的尾端与内充盈腔道11相连,外充盈管8的尾端与外充盈腔道12相连。作为优选,充气管2的直径大于注液管3的直径。
[0013]本实用新型的结肠减压导管,通过将环形球囊设置为内球囊10和外球囊9,由于内外球囊同轴且外球囊9长于内球囊10,保证了充气过程中内球囊10先扩张之后外球囊9再扩张,贴壁效果良好。
[001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结肠减压导管,包括中心管、充气管和注液管,所述中心管的尾端设置有侧壁孔,所述注液管的尾端设置有注液管出口,该注液管的下部设置有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向后延伸为内充盈管,所述内充盈管的外侧连通有外充盈管,所述外充盈管的外表面覆盖有环形球囊,所述环形球囊包括内球囊和外球囊,所述外球囊包裹所述内球囊,所述内球囊与内充盈管连通,所述外球囊与外充盈管连通,所述内充盈管的尾端与内充盈腔道相连,所述外充盈管的尾端与外充盈腔道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肠减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的直径大于所述注液管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肠减压导管,包括中心管、充气管和注液管,所述中心管的尾端设置有侧壁孔,所述注液管的尾端设置有注液管出口,该注液管的下部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充气管向后延伸为内充盈管,所述内充盈管的外侧连通有外充盈管,所述外充盈管的外表面覆盖有环形球囊,所述环形球囊包括内球囊和外球囊,所述外球囊包裹所述内球囊,所述内球囊与内充盈管连通,所述外球囊与外充盈管连通,所述内充盈管的尾端与内充盈腔道相连,所述外充盈管的尾端与外充盈腔道相连。该结肠减压导管,通过将环形球囊设置为内球囊和外球囊,由于内外球囊同轴且外球囊长于内球囊,保证了充气过程中内球囊先扩张,贴壁效果良好。
【IPC分类】A61M25/10
【公开号】CN204932553
【申请号】CN201520717535
【发明人】王维冬
【申请人】王维冬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