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骨平台三柱解剖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61710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胫骨平台三柱解剖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对胫骨平台三柱解剖骨折进行固定的接骨板,属于骨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将骨折块充分复位,恢复下肢力线及关节面平整,重建膝关节功能。目前,常用的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有以下几种:Α0/0ΤΑ分型、Schatzker分型及三柱分型。三柱分型弥补了前两种分型未涉及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缺陷。随着“三柱理论”在国际学术界中得到认可,对于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块的处理得到了新的发展。临床工作中,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往往同时涉及多部位骨折块,如外侧柱伴后柱骨折、内侧柱伴后柱骨折或内外后三柱骨折。对于伴有后柱骨折的病例,当骨折块复位完成以后,固定后柱骨折块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①首先选取外侧解剖接骨板固定外侧柱骨折块,再使用拉力螺钉或空心钉从前向后固定后柱骨折块。然而,采用单独螺钉固定缺乏角稳定性,术后骨折块再移位及再塌陷风险高,这种方法只适用固定较小的后柱骨折块;②选取侧位固定方式,通过单独使用外侧胫骨平台接骨板同时实现对前后柱骨折块的固定,但由于螺钉的方向不够斜向后侧,对后侧骨折块固定效果欠佳,在膝关节屈曲时,骨折再移位及塌陷的风险高;③选用长切口、多钢板固定,如后外侧倒“L”形入路配合使用后侧重建支撑钢板固定,这种方法虽然固定效果好,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感染风险显著增高,严重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在暴露后柱骨折块植入后侧接骨板时,由于紧邻神经血管,解剖结构复杂,增加了手术难度及术中风险。
[0003]综上所述,目前使用的固定后柱骨折块的方法都有一定的缺点,不能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十分有必要进行创新设计,开发新的胫骨平台骨折固定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胫骨平台三柱解剖接骨板,这种接骨板在采用单一外侧切口的情况下即可同时完成对胫骨平台外侧柱、内侧柱及后柱骨折块的良好固定,具有结构新颖、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等优点。
[000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胫骨平台三柱解剖接骨板,它包括接骨板板身、内外侧柱固定板、后柱固定板三部分,接骨板板身为纵向的长条板面,内外侧柱固定板和后柱固定板横向连接在接骨板板身的上端,分别位于接骨板板身的两侧,接骨板板身、内外侧柱固定板、后柱固定板组成的接骨板内表面与胫骨近端前外侧表面解剖结构相匹配,接骨板板身沿着胫骨近端前外侧长度方向由螺钉固定,在内外侧柱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上排列有3-4个锁定螺孔,锁定螺孔的方向朝向胫骨内侧平台,后柱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上排列有2-3个锁定螺孔,锁定螺孔的方向分别朝向胫骨平台后内侧、胫骨平台后侧及胫骨平台后外侧,后柱固定板的锁定螺孔低于内外侧柱固定板的锁定螺孔一个螺孔的距离。
[0007]上述胫骨平台三柱解剖接骨板,所述内外侧柱固定板的中心线与接骨板板身的中心线在垂直方向有60-90度夹角,后柱固定板的中心线与接骨板板身的中心线在垂直方向为90度,在水平方向有夹角与胫骨近端前外侧脊的弧度相匹配,即与内外侧柱固定板不在同一平面,内外侧柱固定板所在平面与后柱固定板所在平面之间呈140-160°夹角。
[0008]上述胫骨平台三柱解剖接骨板,所述接骨板板身与内外侧柱固定板的连接处左右分布1-2个锁定螺孔,锁定螺孔的方向朝向胫骨平台后外侧,后柱固定板的锁定螺孔下方水平分布2个普通螺孔。
[0009]上述胫骨平台三柱解剖接骨板,所述内外侧柱固定板、后柱固定板上分别有3-4个克氏针固定孔。
[0010]上述胫骨平台三柱解剖接骨板,所述接骨板板身上沿着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固定螺孔,固定螺孔为双孔连接结构,双孔分别为锁定螺孔和普通螺孔,锁定螺孔和普通螺孔中分别旋有锁定螺钉和拉力螺钉。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接骨板上端的内外侧柱固定板朝向胫骨内侧平台的锁定螺孔可以实现牢固的“梳状”固定,可同时对外侧柱及内侧柱的骨折块进行坚强固定;同时,后柱固定板的锁钉螺孔及连接处的锁定螺孔置入的锁定螺钉方向分别朝向胫骨平台后内侧、胫骨平台后侧及胫骨平台偏后外侧,这样即可对后柱骨折块的坚强固定。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单独使用一种接骨板即可同时实现胫骨平台外侧柱、内侧柱及后柱固定。
[0013]本实用新型对于伴有外侧柱伴后柱骨折、内侧柱伴后柱骨折或内外后三柱骨折三柱骨折的病人,在单独使用前外侧标准入路的情况下,即可置入本接骨板,置入方式简便易行。接骨板植入后,其结构并未干扰或破坏膝关节周围的神经、血管,大大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及神经损伤的风险。
[0014]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提出分层固定的结构,打破了常规骨科手术使用的“单平面的固定”理念,突破性提出了“多平面、立体化固定”的全新固定模式,并巧妙的解决了胫骨平台三柱骨折这一临床重点、难点问题,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和早期功能锻炼,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0015]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效果同时达到了多钢板所共同达到的固定效果,大大降低了手术成本,为更多患者减轻了治疗压力,同时大大降低了临床医生的手术负担,实现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双赢的局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有极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8]图中标记如下:接骨板板身1、内外侧柱固定板2、后柱固定板3、锁定螺孔4、普通螺孔5、克氏针固定孔6、固定螺孔7、胫骨近端前外侧8、胫骨内侧平台9、内侧柱10、后内侧柱11、胫骨外侧平台12、外侧柱13、后外侧柱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用新型的胫骨平台三柱解剖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板身1、内外侧柱固定板2、后柱固定板3三部分.
[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