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刃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21428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刃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用于神经触激松解术的圆刃针。
【背景技术】
[0002]在神经通过的地方由于结缔组织粘连而使神经根受限或被结缔组织卡压,阻碍了神经的正常活动。劳损或损伤造成的肿胀、炎症而产生的压迫可使神经受压或受刺激,椎间孔处的神经受压或神经绷紧、牵拉过伸使周围神经对触激很敏感。而采用针刀触及到神经即可产生触激反应,针刀对神经鞘的触激借助其应激反应使周围软组织神经的粘连得以松解、卡压得以解除。
[0003]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小针刀由刀体30、针体10、刀柄(图上未显示)三部分组成,刀体30位于针体10前端,刀柄位于针体10后端,刀体30的刀刃20是直线的,刀角锐利,且刀刃20的长度和针体10直径相等,在临床中这种小针刀兼有针和刀两种性能,能将粘连的组织进行剥离,阻滞疏通,又不将皮肉切开,是针和刀的良好有机结合。在使用时,其针刀刺激首先是刺,然后才是出现应激的反应,刺本身就会使机体受到损伤的概率,对于操作中误伤血管造成术后出血等不容易发现,易引起继发感染。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用于针刀医学神经触激松解术的专用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用于针刀医学的神经触激松解术的圆刃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种圆刃针,包括针体和针柄,所述针体为圆柱状,其中,针体的前端为针刃,针刃包括对称设置且逐渐收窄的第一刃面和与第一刃面相连接的第二刃面,第一刃面和与第二刃面的两侧均为钝刃,第二刃面的顶端为刃锋,所述第一刃面、第二刃面以及钝刃均为弧面,第一刃面的弧度大于第二刃面的弧度,第一刃面、第二刃面与钝刃圆滑过度,所述刃锋的长度小于针体的直径。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针体的末端设有加固防转勾,所述加固防转勾预埋在针柄内,以防止针体受较大作用力而转动。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针柄可以为扁圆状、扁平状或葫芦状等。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针体的直径可以为0.5mm、1.0mm、1.5mm、2.0mm、3.0mm、3.5mm等不同规格。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针体的长度可以为30mm、50mm、60cm、80mm、120cm、150mm等不同规格。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针体直径在1.5mm以上时,针体上有或没有刻度标记。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针体直径小于1.5mm时,针体上没有刻度标记。
[0014]本实用新型的针柄采用聚丙烯材料,针体采用食品及医用不锈钢丝。
[0015]本实用新型的圆刃针,其有益效果是:其刃锋的直径小于针体的直径,第一刃面和第二刃面均为圆弧形,两侧的钝刃也是圆弧形,没有切割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圆刃针具有针刺、钝性剥离的功能,只能对神经达到触激和拨离作用,而不能对神经造成伤害,故对神经卡压性疼痛,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的小针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现有的小针刀的刀体的俯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刃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刃针的针体的针刃的俯视图。
[0020]图5为图3的A-A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圆刃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刃针,包括针体3和针柄1,所述针体3为圆柱状,其中,针体3的前端为针刃,针刃包括对称设置且逐渐收窄的第一刃面4和与第一刃面4相连接的第二刃面5,第一刃面4和与第二刃面5的两侧均为钝刃7,第二刃面5的顶端为刃锋6,所述第一刃面4、第二刃面5以及钝刃7均为弧面,第一刃面4的弧度大于第二刃面5的弧度,第一刃面4、第二刃面5与钝刃7圆滑过度,所述刃锋6的长度小于针体3的直径。
[0023]如图3所示,所述针体3的末端设有加固防转勾2,所述加固防转勾2预埋在针柄1内,以防止针体3受较大作用力而转动。
[0024]所述针柄1可以为扁圆状、扁平状、葫芦状等。
[0025]针体3的直径可以制作成0.5mm、1.0mm、1.5mm、2.0mm、3.0mm、3.5mm等不同规格。
[0026]所述针体3的长度可以制作成30mm、50mm、60cm、80mm、120cm、150mm等不同规格。
[0027]所述针柄1采用聚丙烯材料,针体3采用食品及医用不锈钢丝。
[0028]针体3直径在1.5mm以上时,针体3上可以设有刻度标记,也可以不设置刻度标记。
[0029]针体3直径小于1.5mm时,针体3上没有设置刻度标记。
[0030]本实用新型是根据神经根的应激反应原理,用圆刃针对神经根给予适度触激,神经鞘膜收到触激后出现的逃逸反应起到治疗目的,同时对粘连的神经起拨离作用,解决了因治疗出现的医源性事故发生,深受针刀神经触激松解术操作者的欢迎,是针刀神经触激松解两者兼得的好工具。
【主权项】
1.一种圆刃针,包括针体和针柄,所述针体为圆柱状,其特征在于,针体的前端为针刃,针刃包括对称设置且逐渐收窄的第一刃面和与第一刃面相连接的第二刃面,第一刃面和与第二刃面的两侧均为钝刃,第二刃面的顶端为刃锋,所述第一刃面、第二刃面以及钝刃均为弧面,第一刃面的弧度大于第二刃面的弧度,第一刃面、第二刃面与钝刃圆滑过度,所述刃锋的长度小于针体的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刃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末端设有加固防转勾,所述加固防转勾预埋在针柄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刃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为扁圆状、扁平状或萌芦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刃针,其特征在于,针体的直径为0.5mm、l.0mm、l.5mm、2.0mm、3.0mm、3.5mm 中的任意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刃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长度为30mm、50mm、60cm、80mm、120cm、150mm 中的任意一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刃针,其特征在于,针体直径在1.5mm以上时,针体上有或没有刻度标记。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刃针,其特征在于,针体直径小于1.5mm时,针体上没有刻度记 D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圆刃针,包括针体和针柄,所述针体为圆柱状,针体的前端为针刃,针刃包括对称设置且逐渐收窄的第一刃面和与第一刃面相连接的第二刃面,第一刃面和与第二刃面的两侧均为钝刃,第二刃面的顶端为刃锋,所述第一刃面、第二刃面以及钝刃均为弧面,第一刃面的弧度大于第二刃面的弧度,第一刃面、第二刃面与钝刃圆滑过度,所述刃锋的长度小于针体的直径。采用上述结构后,其有益效果是具有针刺、钝性剥离的作用,只能对神经达到触激和拨离作用,而不能对神经造成伤害,故对神经卡压性疼痛,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IPC分类】A61B17/00, A61B17/3209
【公开号】CN205031334
【申请号】CN201520226764
【发明人】许泽福, 崔鹏
【申请人】许泽福, 崔鹏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