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4411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分叉型导管的穿刺针。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的穿刺针只能放置直径较细的直型单腔导管,对于Y型引流导管等分叉型导管,普通穿刺针无法在穿刺完毕后退出。中国专利CN101999922,《侧开口胸腔穿刺引流针》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胸腔穿刺的引流针,其包括穿刺针芯、穿刺鞘,穿刺针芯左半部为手柄,穿刺针芯右半部为长条形针头,穿刺鞘左端为手持部,手持部右侧为长条型薄壁圆筒,薄壁圆筒圆周上一侧沿轴向开有侧开口。该发明目的是解决目前胸腔穿刺针使用不便、增加病人痛苦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侧开口的分体式穿刺针。但是上述发明存在以下缺点:
1、腔隙积液是不明或明确的感染异物,上述穿刺引流针在穿刺置管的过程中,穿刺腔隙积液不可避免地会沿着侧开口渗入或流入人体其他组织内,造成人为污染或感染,如肿瘤细胞、结核菌等其他细菌感染,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2、穿刺成功后将穿刺针芯退出,穿刺鞘留在病人胸壁上,将Y型引流管通过穿刺鞘置入胸腔后再将穿刺鞘退出,上述过程如操作不当,在穿刺针芯退出后由于穿刺鞘的端部外径较小,引流管的置入过程很容易将穿刺鞘过度插入人体组织内,导致穿刺鞘无法从人体组织内退出;3、穿刺针芯退出后,人体组织外没有限位部件,穿刺鞘容易发生移位,导致定位不准确;4、上述装置并非一次性用品,很容易被通过不正当渠道再次利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上述发明在实践中并不能解决Y型管的穿刺问题,需要研发一种安全性能高,适用于穿刺分叉型导管的穿刺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适用于穿刺分叉型导管的穿刺针。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刺针,包括中空的针体、设于针体端部的针座及可移动地填充于所述针体内的针芯,所述针体上设有于外力作用下可形成轴向开裂的第一易裂部,所述第一易裂部贯穿针体两端设置。第一易裂部的设置使得穿刺针不仅适用于普通导管,而且适用于Y型等分叉型导管的穿刺,适用范围更广。
[0005]进一步的,所述针座长度方向上设有于外力作用下可形成轴向开裂的第二易裂部,该第二易裂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易裂部形成开裂。固连于针体上的针座同样设置第二易裂部对针体在进行穿刺时,相对于人体组织产生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穿刺时发生移位。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易裂部与第一易裂部正对设置。第一易裂部与第二易裂部正对设置使得第二易裂部开裂后易于带动第一易裂部产生开裂。
[0007]进一步的,所述针座上设有轴向的开缝,该开缝贯穿针座两端设置。由于针座处于人体组织外部,人体内的积液将不会大量地从针体内流出,针座上可以设置轴向的开缝。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易裂部为连接于针体上的薄壁结构。薄壁结构不仅避免积液流出产生感染,而且易于产生破裂形成第一易裂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易裂部为连接于针座上的薄壁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针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粘合形成所述的第二易裂部。此设计使得第二易裂部易于撕开形成分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针芯端部设有与针座相抵的限位部。针芯具有与针体端部相适配的端部,由于针体端部为斜面结构,因此针芯为了与针体完全吻合,需要以一定的角度插入针座,限位部的设置便于其装配。
[0012]进一步的,所述针体外壁上设有标记部。用于直观地观察穿刺入人体组织内的针体长度。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为一次性使用产品,有效防止二次利用,而且穿刺时人体内积液不会顺沿针体流出,避免交叉感染,安全性能更高,适用范围广,如应用于胸腔Y型引流管的穿刺、鞘内长期输注分叉型导管的穿刺或硬膜外输注分叉型导管的穿刺等各种分叉型导管的穿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针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针体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参照图1-5所示,一种穿刺针包括中空的柱形针体1、连接在针体1端部的针座2及可移动地填充于针体1内的针芯3。针体1沿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易裂部11,该第一易裂部11贯穿整个针体1设置,其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轴向开裂。针体1的外壁上还设有环形的用于直观目测进而起定位作用的标记部12,该标记部12也可以是刻度尺或标记点等便于观察的记号。针体1的端部具有便于穿刺的弯曲段13,该弯曲段13的设置可以将导管送入沿人体高度方向位置。针体1的端面为具有倾斜度的剖面结构。针座2固定连接在针体1的另一端,针座2沿长度方向上设有与第一易裂部11正对设置的第二易裂部,该第二易裂部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轴向开裂,且第二易裂部形成轴向开裂后会带动第一易裂部11形成开裂。具体的,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易裂部11可以是薄壁结构,当然也可以是在初始状态为与针体1呈一体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裂缝的任意结构,如内壁为薄膜,外壁为点断线结构,或形成易于断裂的缺口结构。第二易裂部可以是连接在针座2上的薄壁结构,同样的,也可以将针座2设置为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的分体结构,将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粘合形成上述的第二易裂部,更进一步的,也可以直接在针座2上设置轴向的开缝21,该开缝21贯穿整个针座2,且与第一易裂部11正对设置。针座2位于第二易裂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便于对针座2施加外力的第一侧翼22和第二侧翼23,同样的,该第一侧翼22和第二侧翼23也可以设置在开缝21的两侧。针芯3穿过针座2插入针体1内,且针芯3的外径与针体1的内径适配,由于针体1的端部具有弯曲段13,针体1的端面为具有倾斜度的剖面结构,同样的,针芯3的端部也具有相同曲率的弯曲段,针芯3的剖面也具有相同的倾斜度。为了便于针体1与针芯3的插接配合,在针芯3的端部设有与针座2相抵的限位部31,该限位部31卡设在针座2上与之适配的凹槽24内。
[0021]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时,先将针芯3插入针体1内,并将限位部31卡设在凹槽24内,然后将带针芯3的针体1穿刺入人体组织,到达目标位置后,将针芯3从针体1内拔出,再将分叉型导管插入针体1内,到达目标位置后,左右手分别握住第一侧翼22和第二侧翼23,对针座2施加一个向两侧分离的外力,从而第二易裂部形成轴向开裂,带动针体1上的第一易裂部11形成轴向开裂,然后将针座2从人体组织内拔出,带动针体1逐步拔出,当轴向开裂贯穿整个针体1时,针体1全部从人体组织内拔出,将导管留置人体组织内。
[0022]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穿刺针,包括中空的针体(1)、设于针体(1)端部的针座(2)及可移动地填充于所述针体(1)内的针芯(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上设有于外力作用下可形成轴向开裂的第一易裂部(11),所述第一易裂部(11)贯穿针体(1)两端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2)长度方向上设有于外力作用下可形成轴向开裂的第二易裂部,该第二易裂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易裂部(11)形成开m 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易裂部与第一易裂部(11)正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2)上设有轴向的开缝(21),该开缝(21)贯穿针座(2)两端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易裂部(11)为连接于针体(1)上的薄壁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易裂部为连接于针座(2)上的薄壁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2)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粘合形成所述的第二易裂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3)端部设有与针座(2)相抵的限位部(3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外壁上设有标记部(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刺针,包括中空的针体、设于针体端部的针座及可移动地填充于所述针体内的针芯,所述针体上设有于外力作用下可形成轴向开裂的第一易裂部,所述第一易裂部贯穿针体两端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为一次性使用产品,有效防止二次利用,而且穿刺时人体内积液不会顺沿针体流出,避免交叉感染,安全性能更高,可以适用于各种分叉型导管的穿刺。
【IPC分类】A61B17/34
【公开号】CN205054372
【申请号】CN201520744694
【发明人】邵志辉
【申请人】邵志辉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