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用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518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消化内科用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〇〇〇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指一种消化内科用消化内科用胃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医院的医生在对病人进行胃部检查时,一般都会对其插入消化内科用胃管进行检查,一般的消化内科用胃管插入会给人很大的不适,而且不易调节插入深度,洗胃上药过程反复,洗胃效率低,增加病人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管体,还包括设在所述管体内的进液管、排液管和上药管,所述进液管、排液管和上药管的排布为其轴线的连线呈三角形,所述进液管、排液管和上药管的中部位置处均设有伸缩气囊,且所述进液管、排液管和上药管的底部均设有深度传感器,所述深度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进液管的上端设有流量控制阀,下端设有球面型进液头,所述球面型进液头上设有若干进液孔,所述排液管的上端设有抽液栗,下端设有喇叭状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的侧壁与排液管的轴线呈45°夹角,所述上药管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其上端的空腔结构处与药水源连接,其下端设有气囊球,所述气囊球的侧壁为双层结构,气囊球的侧壁与伸缩气囊连通,所述气囊球上设有若干出孔,所述气囊球为椭球形状,所述出孔为圆形,所述伸缩气囊通过连接管与充气皮球相连。
[0005]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控制阀。
[0006]优选的,所述排液口的底部边缘位于所述球面型进液头的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球面型进液头与所述进液管为螺纹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球面型进液头和所述气囊球的内壁设有纳米银层。
[0009]优选的,所述管体采用硅胶制作。
[0010]优选的,所述充气皮球的尾部设有单向阀。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化内科用胃管,采用在管体内设置进液管、排液管和上药管,通过进液管放入清洗液,通过排液管排除,当需要进行上药的时候可以通过上药管进行上药,避免了对患者反复进行插管,产生患者身体痛苦的问题。
[0012]在进液管上设置球面型进液头,使液体可以同时朝向各个面进液,使胃内得到充分的清洗,提高了清洗效果。
[0013]在排液管的下端设有喇叭状排液口,且使排液口的侧壁与排液管的轴线呈45°夹角,使液体排液管与液体的接触面更大,从而更容易进入排液管中以被排出。
[0014]将上药管的气囊球设置为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其侧壁为双层结构,可通过充气皮球对气囊球的侧壁进行充气,而使其鼓胀,然后通过上药管对气囊球内灌入药水,通过气囊球的出孔排入到胃中,即可起到上药的作用,当不需要上药时,可通过充气皮球排出气囊球侧壁内的气体,从而方便了对患者的治疗。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消化内科用胃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消化内科用胃管的管体截面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管体;11、进液管;111、流量控制阀;112、球面型进液头;113、进液孔;12、排液管;121、抽液栗;122、排液口;13、上药管;131、气囊球;132、出孔;14、连接管;141、控制阀;15、充气皮球;151、单向阀;16、伸缩气囊。
[0019]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1]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管体1,还包括设在所述管体1内的进液管11、排液管12和上药管13,所述进液管11、排液管12和上药管13的排布为其轴线的连线呈三角形,所述进液管11、排液管12和上药管13的中部位置处均设有伸缩气囊16,且所述进液管11、排液管12和上药管13的底部均设有深度传感器,所述深度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进液管11的上端设有流量控制阀111,下端设有球面型进液头112,所述球面型进液头112上设有若干进液孔113,所述排液管12的上端设有抽液栗121,下端设有喇叭状排液口 122,所述排液口 122的侧壁与排液管12的轴线呈45°夹角,所述上药管13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其上端的空腔结构处与药水源连接,其下端设有气囊球131,所述气囊球131的侧壁为双层结构,气囊球131的侧壁与伸缩气囊16连通,所述气囊球131上设有若干出孔132,所述气囊球131为椭球形状,所述出孔132为圆形,所述伸缩气囊16通过连接管14与充气皮球15相连。
[0022]在一种实施例中,在进液管11、排液管12和上药管13上设置伸缩气囊16,通过充气皮球15控制,进液管11、排液管12和上药管13从管体1内伸出或收回,从而可适应性调整其长度,避免其长期存在于患者的胃中而给患者造成不适的问题。
[0023]在进液管11上设置流量控制阀111,在排液管12上设置抽液栗121,通过对排入的液体和排出的液体量的监测,从而使进液和排液同步进行,在进液管11、排液管12和上药管13上设置深度传感器,能够准确的检查出插入深度,从而是控制器及时提醒医护人员需要停止插入动作,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也便于了医护人员操作。
[002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14上设有控制阀141。在一种实施例中,在连接管14上设置控制阀141,则可以分别通过充气皮球15对进液管11、排液管12和上药管13的伸出或收回进行调整,因此可以分别使用进液管11、排液管12和上药管13的功能,避免当不需要同时使用进液管11、排液管12和上药管13时候,进液管11、排液管12和上药管13却同时存在于胃中,而给患者造成不适的问题。
[0025]进一步地,所述排液口 122的底部边缘位于所述球面型进液头112的上方。将排液口 122的底部边缘设置为位于球面型进液头112的上方,这样就可以避免排液口 122接触到胃壁,从而避免在洗胃的过程中对胃造成伤害。
[0026]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皮球15与连接管14为螺纹连接。充气皮球15与连接管14为螺纹连接,当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充气皮球15拿出,避免病人无意中挤压充气皮球15而造成不便。
[0027]进一步地,所述球面型进液头112和所述气囊球131的内壁设有纳米银层。在球面型进液头112和气囊球131的内壁设有镀银层,从而使球面型进液头112和气囊球131的抗菌效果更好。
[0028]进一步地,所述管体1采用硅胶制作。管体1采用硅胶制成,从而使其具有质地柔韧、组织反应少、管壁薄、管腔大、半透明易观察、使用周期长的特点。
[0029]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皮球15的尾部设有单向阀151。设置单向阀151,可避免充气皮球15漏气。
[00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1]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主权项】
1.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管体内的进液管、排液管和上药管,所述进液管、排液管和上药管的排布为其轴线的连线呈三角形,所述进液管、排液管和上药管的中部位置处均设有伸缩气囊,且所述进液管、排液管和上药管的底部均设有深度传感器,所述深度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进液管的上端设有流量控制阀,下端设有球面型进液头,所述球面型进液头上设有若干进液孔, 所述排液管的上端设有抽液栗,下端设有喇叭状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的侧壁与排液管的轴线呈45°夹角, 所述上药管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其上端的空腔结构处与药水源连接,其下端设有气囊球,所述气囊球的侧壁为双层结构,气囊球的侧壁与伸缩气囊连通,所述气囊球上设有若干出孔,所述气囊球为椭球形状,所述出孔为圆形, 所述伸缩气囊通过连接管与充气皮球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的底部边缘位于所述球面型进液头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皮球与连接管为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型进液头和所述气囊球的内壁设有纳米银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采用硅胶制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皮球的尾部设有单向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管体,设在管体内的进液管、排液管和上药管,进液管、排液管和上药管的中部位置处均设有伸缩气囊,且进液管、排液管和上药管的底部均设有深度传感器,深度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进液管的上端设有流量控制阀,下端设有球面型进液头,球面型进液头上设有若干进液孔,排液管的上端设有抽液泵,下端设有喇叭状排液口,上药管上端与药水源连接,下端设有气囊球,伸缩气囊通过连接管与充气皮球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管体内设置进液管、排液管和上药管,通过进液管放入清洗液,通过排液管排除,当需要进行上药的时候可以通过上药管进行上药,避免了对患者反复进行插管,产生患者身体痛苦的问题。
【IPC分类】A61M25/10
【公开号】CN205055148
【申请号】CN201520741508
【发明人】王英蓉
【申请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