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周组织保护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2352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肛周组织保护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肛门周围组织保护器。
【背景技术】
[0002]肛门相关手术非常常见,如会阴肛门成形术、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肛周脓肿切排术、肛瘘切除术、痔疮切除术等等,手术操作成功是重获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更为重要是术后保持肛门周围组织的清洁,避免排便污染。但是传统的管状结构需缝合固定且管道周围粪便容易渗漏,无法使肛周保持清洁,也无法行术后扩肛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肛门处良好固定,有效保护肛门周围组织不受污染的保护器。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肛周组织保护器,包括柱形管、挡圈和底部气囊,挡圈和底部气囊分别设置于柱形管的上下两端,底部气囊呈环形,挡圈、柱形管和底部气囊形成排便通道;底部气囊的周边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圈,底部气囊通过第一充气管连接至挡圈处的第一充气口;当底部气囊充气时,通过限位圈限制其形状。
[0005]作为一种改进,当底部气囊充气时,底部气囊由限位圈限位而向下膨胀。
[0006]作为一种改进,底部气囊向下膨胀时形成上小下大的漏斗状。
[0007]作为一种改进,漏斗状的倾斜角度为15-30度。
[0008]作为一种改进,限位圈的数量为两个,并在底部气囊周边相间隔设置。
[0009]作为一种改进,柱形管和挡圈为硅胶材料制成。
[0010]作为一种改进,柱形管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的周边设置有纵向均匀排列的防滑条,环形气囊通过第二充气管连接至挡圈处的第二充气口。
[0011 ]作为一种改进,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为单向阀,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设置在柱形管的管壁通道中。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底部气囊的充气,形成一个相较于柱形管更大的卡环并由直肠壁自然收缩卡住,良好的将肛周组织保护器整体卡在直肠与肛门外口间,通过底部气囊在直肠内封堵可使粪便朝设定方向即向排便通道流动;设置限位圈一方面增加了与直肠壁的密封性从而防止保护器滑动,一方面限制底部气囊的形状防止其过度膨胀;设置充气管路在外部对底部气囊进行充气,便于保护器插入肛门后充气固定;设置挡圈对柱形管进行限位,一方面保护肛门外部周边,一方面防止保护器滑入直肠。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肛周组织保护器的立体结构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肛周组织保护器的第一向视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肛周组织保护器底部气囊充气形成漏斗状的第二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17]如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肛周组织保护器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柱形管1、挡圈2和底部气囊3,挡圈2和底部气囊3分别设置于柱形管I的上下两端,底部气囊3呈环形,挡圈2、柱形管I和底部气囊3形成排便通道4;底部气囊3的周边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圈5,底部气囊3通过第一充气管31连接至挡圈2处的第一充气口 32 ;当底部气囊3充气时,通过限位圈5限制其形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底部气囊3先是无气状态,在装入直肠之后,通过第一充气口 32和第一充气管31向底部气囊3充气,底部气囊3膨胀开之后形成比柱形管I更大的环状体,由直肠壁自身的收缩性与保护器整体相匹配卡住。保护器装入直肠到位时,由挡圈2限位于肛门外口,一方面保护肛门外部周边,一方面防止保护器滑入直肠。通过底部气囊3的充气,形成一个相较于柱形管I更大的卡环并由直肠壁自然收缩卡住,良好的将肛周组织保护器整体卡在直肠与肛门外口之间,通过底部气囊3在直肠内封堵可使粪便朝设定方向即向排便通道4流动;设置限位圈5—方面增加了与直肠壁的密封性从而防止保护器滑动,一方面限制底部气囊3的形状防止其过度膨胀;设置充气管路在外部对底部气囊3进行充气,便于保护器插入肛门后充气固定。本实用新型与之前的结构相比,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保护器稳定设置不易滑动,有效的保护肛周组织不被污染,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成本较低,便于医疗上的批量实用。
[0018]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当底部气囊3充气时,底部气囊3由限位圈5限制而向下膨胀。上述膨胀方式,底部气囊3将会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结构,在保护器装入肛门之后,较大一头朝向直肠近端,活塞结构增加了底部气囊3和直肠壁的密封性,大头朝内即小头朝外,使排气或者排便不易推动保护器松脱。
[0019]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底部气囊3向下膨胀时形成上小下大的漏斗状。漏斗状为具体的膨胀状态,相对于圆弧的形状,漏斗状的边缘可以充分的与直肠壁接触,从而增大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更有利于保护器的稳定设置不松脱。
[0020]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漏斗状的倾斜角度为15-30度。采用15-30度的底部气囊3侧壁倾斜角度,达到良好的与直肠壁接触,保证保护器的稳定固定;底部气囊3不会撑开太大从而保证使用者的使用舒适。
[0021]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限位圈5的数量为两个,并在底部气囊3周边相间隔设置。两个限位圈5与直肠壁配合,形成了连续的凹凸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摩擦力,增加保护器设置在肛门处的牢固度。
[0022]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柱形管I和挡圈2为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材料无毒无害,并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适当的扩张或者收缩,使使用者更加的舒适。
[0023]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柱形管I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环形气囊6,环形气囊6的周边设置有纵向均匀排列的防滑条7,环形气囊6通过第二充气管61连接至挡圈2处的第二充气口62。柱形管I部分有可能在肛门中转动,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或者会松脱,设置环形气囊6进一步提高保护器整体的固定效果,防滑条7可与直肠的竖褶皱配合避免保护器转动;而防滑条7均匀排列设置,能使环形气囊6均匀膨胀,使保护器在肛门内稳定设置不偏移。
[0024]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充气口 32和第二充气口 62为单向阀,所述第一充气管31和第二充气管61设置在柱形管I的管壁通道中。柱形管I的管壁设置两条通道,将第一充气管31和第二充气管61分别设置在其中,并连接至挡圈2处;通过单向阀的结构,保证稳定充气,橡皮制的单向阀成本低,密封效果好,用于保护器上比较合适。
【主权项】
1.肛周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管(I)、挡圈(2)和底部气囊(3),所述挡圈(2)和底部气囊(3)分别设置于柱形管(I)的上下两端,所述底部气囊(3)呈环形,所述挡圈(2)、柱形管(I)和底部气囊(3)形成排便通道(4);所述底部气囊(3)的周边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圈(5),所述底部气囊(3)通过第一充气管(31)连接至挡圈(2)处的第一充气口(32);当底部气囊(3)充气时,通过限位圈(5)限制其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周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当底部气囊(3)充气时,所述底部气囊(3)由限位圈(5)限位而向下膨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肛周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气囊(3)向下膨胀时形成上小下大的漏斗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肛周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状的倾斜角度为15-30度ο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肛周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5)的数量为两个,并在底部气囊(3)周边相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肛周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管(I)和挡圈(2)为硅胶材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肛周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管(I)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环形气囊(6),所述环形气囊(6)的周边设置有纵向均匀排列的防滑条(7),所述环形气囊(6)通过第二充气管(61)连接至挡圈(2)处的第二充气口(6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肛周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口(32)和第二充气口(62)为单向阀,所述第一充气管(31)和第二充气管(61)设置在柱形管(I)的管壁通道中。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肛周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管(I)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环形气囊(6),所述环形气囊(6)的周边设置有纵向均匀排列的防滑条(7),所述环形气囊(6)通过第二充气管(61)连接至挡圈(2)处的第二充气口(62)。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肛周组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管(I)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环形气囊(6),所述环形气囊(6)的周边设置有纵向均匀排列的防滑条(7),所述环形气囊(6)通过第二充气管(61)连接至挡圈(2)处的第二充气口(6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肛周组织保护器。该保护器包括柱形管、挡圈和底部气囊,挡圈和底部气囊分别设置于柱形管的上下两端,底部气囊呈环形,挡圈、柱形管和底部气囊形成排便通道;底部气囊的周边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圈,底部气囊通过第一充气管连接至挡圈处的第一充气口;当底部气囊充气时,通过限位圈限制其形状。本实用新型通过底部气囊的充气,形成一个相较于柱形管更大的卡环并由直肠壁自然收缩卡住,良好的将肛周组织保护器整体卡在直肠内而挡圈位于肛门外口;设置限位圈增加了与直肠壁的密封性并防止滑动,同时限制底部气囊的形状防止其过度膨胀;设置挡圈对柱形管进行限位,一方面保护肛门外部周边组织避免粪便污染,另一方面防止保护器滑入直肠。
【IPC分类】A61M29/02, A61F5/00
【公开号】CN205235142
【申请号】CN201620048926
【发明人】朱利斌, 李仲荣
【申请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