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针灸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0560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针灸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针灸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医针灸床。
【背景技术】
[0002]针灸是中医给患者治疗病痛的方法,治疗时病人需要全身肌肉放松、四肢顺势自然摆放,气息匀和、体味舒适,很多时候病人要卧位针灸,常用的卧位有三种,即仰卧位、俯卧位和侧卧位。
[0003]在老年病人中,有些人的膝关节由于病痛已发生退变,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伸直时会出现疼痛,因此,在仰卧位和俯卧位治疗中,腿部不能平伸,既不方便医生治疗,也给病人带来不便,另外,在仰卧位治疗中,病人通常将面部下面垫上枕头,鼻孔被针头堵住,影响呼吸,很不舒适;现有的中医针灸床,患者长时间使用容易感到不适,并且上下床时声音较大;现有的中医针灸床,移动和定位比较麻烦。
[000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中医针灸床进行改进,使得中医针灸床能够结构完善,满足医务人员的工作需求。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针灸床,能够使得患者能够自由呼吸,姿势舒适;能够使得患者长时间使用不易导致不适,并且上下床声音较小;能够方便的移动和定位中医针灸床,增强中医针灸床的安全性;能够在治疗时操作简便,减轻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难度。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0007]所述的中医针灸床包括床板和两个弹性支撑,所述的床板由弹性减震圈中部设置的支撑架支撑,所述床板左右两侧分别左右对称开设有后滑槽和前滑槽,后滑槽位于床板后部,前滑槽位于床板中部,左右两个后滑槽各自前后活动连接有后定位螺栓,左右两个后定位螺栓各自铰接有后连杆,左右两个前滑槽内各自前后活动连接有前定位螺栓,左右两个前定位螺栓各自铰接有前连杆,前连杆另一端和后连杆另一端共同铰接有腿部托垫,腿部托垫的轴线沿床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左侧的后连杆和前连杆铰接在腿部托垫的左端面,右侧的后连杆和前连杆铰接在腿部托垫的右端面,床板上表面前端固定连接有下颚托垫,床板前侧上表面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沿床板的长度方向设置,调节槽内前后活动连接有底座,在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前额托垫,前额托垫与下颚托垫前后相对应,前额托垫与下颚托垫之间留有空隙;
[0008]所述的弹性支撑包括弹性减震圈和支撑柱,所述的弹性减震圈和支撑柱相互焊接连接,支撑柱底部设有万向轮,万向轮上部设有铰接件,铰接件与吸盘连接,所述的弹性减震圈由硬质弹性材料制成,弹性减震圈中部设有支撑床板的支撑架。
[0009]进一步,所述的床板前侧设有可拉伸的用于放置针灸穴位图的固定夹。
[0010]进一步,所述腿部托垫上表面为弧形。
[0011]进一步,所述床板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沿床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腿部托垫与凹槽上下相对应,腿部托垫下落时位于凹槽内。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床的前端设置了下颚托垫和前额托垫,在病人采取俯卧位治疗时,可以分别将下颚和前额放在下颚托垫和前额托垫上,由于前额托垫和下颚托垫之间留有空隙,因此,病人可以自由呼吸,姿势舒适;弹性减震圈由硬质弹性材料制成,弹性减震圈中部设有支撑床板的支撑架,使得病人在上下床时声音较小,并且能够在单独使用床板时,将床板单独移开,增大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万向轮上部设有铰接件,铰接件与吸盘连接,能够方便的移动中医针灸床,使得移动方便,定位安全,增强中医针灸床的的安全性;床板前侧设有可拉伸的用于放置针灸穴位图的固定夹,将针灸图谱摆放在容易看的到的地方,使得针灸治疗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不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性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床板、2-弹性支撑、3-后滑槽、4-前滑槽、5-后定位螺栓、6_后连杆、7_前定位螺栓、8-前连杆、9-腿部托垫、10-下颚托垫、11-调节槽、12-底座、13-前额托垫、14-弹性减震圈、15-支撑柱、16-万向轮、17-铰接件、18-吸盘、19-支撑架、20-固定夹、21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18]如图1-3所示,所述的中医针灸床包括床板I和两个弹性支撑2,所述的床板I由弹性减震圈14中部设置的支撑架19支撑,所述床板I左右两侧分别左右对称开设有后滑槽3和前滑槽4,后滑槽3位于床板I后部,前滑槽4位于床板I中部,左右两个后滑槽3各自前后活动连接有后定位螺栓5,左右两个后定位螺栓5各自铰接有后连杆6,左右两个前滑槽4内各自前后活动连接有前定位螺栓7,左右两个前定位螺栓7各自铰接有前连杆8,前连杆8另一端和后连杆6另一端共同铰接有腿部托垫9,床板I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1,凹槽21沿床板I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腿部托垫9与凹槽22上下相对应,腿部托垫9下落时位于凹槽22内,腿部托垫9的轴线沿床板I的宽度方向设置,腿部托垫9上表面为弧形,左侧的后连杆6和前连杆8铰接在腿部托垫9的左端面,右侧的后连杆6和前连杆8铰接在腿部托垫9的右端面,床板I上表面前端固定连接有下颚托垫10,床板I前侧表面开设有调节槽11,调节槽11沿床板I的长度方向设置,调节槽内11前后活动连接有底座12,在底座12上端固定连接有前额托垫14,前额托垫14与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